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一九七六年八月二十日早上五点钟,告别了千叮咛万嘱咐的亲人,带着腿伤和父亲一起拿着行李乘汽车、转火车,几次转换后,终于在下午四点前赶到了我向往的地方——河南省戏曲学校。
办完报到手续,有同学领我们到二楼宿舍,安置好以后,随父亲去学校后面的黄委会商店,购买脸盆、牙具、毛巾等日常用品,父亲带我见过班主任老师之后,当天就赶回去上班了。
河南省戏曲学校创建于一九五八年,文化大革命前已有,五八班、五九班、六零班、六三班几届学生,这些毕业生当时都是全省各个专业院团的顶梁柱,比如:刘忠河、轩宇亭、张月婷、冯明宇、司文和等等。
文革后,各个剧团的人才青黄不接,一九七三年河南省戏曲学校恢复招生。目前,已有七三届、七四届、七五届,三届共计多名学生,师资力量到一九七六年为止,是建校以来最强的师资力量阵容。
学校分为教学区和家属区,两区隔紫金山路(原名:北关大街)东西相望。学生食堂在西院家属区,七五届所有女生宿舍在西院家属区,教学区坐落在郑州市紫荆山路与顺河路交叉口东南角。一九七六年时,从火车站到学校,可乘9路公交车到工人新村下车,走多米即到,也可乘2路公交车至河南饭店下车,步行多米到学校。
学校除教室外,有演员练功房、排演厅、音乐学生练琴房若干间,设备在当时是一流的。随着七五届学生入校后,各类房间顿时紧张,学校扩建计划正在进行中。演员班各行当老师配置比较齐全,大部分是名师或名演员担任,也有部分年轻的新分配来的大学生老师。
手抄乐谱课件当时的河南省戏曲学校是隶属于河南省文化厅的一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招生的对象是小学毕业生,音乐各专业可放宽到初中毕业,招生年龄限制在15周岁以下,正常都在十二岁至十五岁之间。
除了专业课的学习,学校还设有文化课程,但只学习初中和高中语文、政治两门文化课。我入校后,进入高中班学习文化课程,授课的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姚荣庆老师。
姚荣庆老师是“红小鬼”(中国工农红军中的小战士)出身,四川人,解放以后在北京国家财政部工作,后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河大中文系在全国都是叫得响的学术教研基地,比清华大学的历史还早,是当时中国的中文学科代表,父亲和姚老师是校友,姚老师比父亲高了好几届。
姚老师毕业之后便分配到我们学校做文化课老师,姚老师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一切行为皆按学校的规章制度执行,她以身作则,又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她是学校的老教师,学校的全体师生,都很敬畏这位不畏权贵,秉公办事,敢做敢为,富有爱心,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姚老师后来被评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省级劳动模范”、“全国文化教育系统优秀名师。”是河南省文化教育系统的一面旗帜。
她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对中国古典诗词尤其精通,常常能随时大段或整篇,声情并茂地用带有四川口音的普通话背诵出来,听她老人家的课,态度不由自主就会端正,大家聚精会神听她引经据典的传道授业特别享受。
在我所有的老师中,她给我的印象最深也最难忘,做不好作业她会很严厉的批评你,不认真听讲要罚站,毫无面子可讲。对待我们,她是标准的严师,又是慈爱而严厉的母亲,对我们的言行规范特别讲究,有时候刻板起来也非常“可恨”。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有人说,教育贵在一个“及”字,重在一个“小”字,即使天天从小事抓起。而从姚老师身上让我看到了母亲的影子,不纵容,不娇惯,她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在用心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回想起当年姚老师教育我们的画面,仍然历历在目,我发现姚老师身上有一种不懈的教育魂。
学校安排姚荣庆老师和左青义老师做我们七五音乐班的班主任,是对我们这一届学生抱有更高的期望值。
我们在校期间,使用的乐器、教材、学习用的笔记、五线谱纸等等学习用品,都由国家按需发给本人,也可按需申请登记领用。
杨永林老师撰写的教材国家配置给每个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是十八元五角钱,医疗费用两元五角钱,合计每月二十一元整。
学校配置有卫生医疗室,两名校医,设有:教务处、总务处、行政处、财务处、音乐教研组、声乐教研组、唱念教研组、形体教研组、表导演教研组、文化教研组。
河南省戏曲学校是一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但我们授课所使用的教材和课程安排,都是采用大学本科的教材进行授课的。乐理、视唱、和声、作曲专业的理论课程,选用的是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湖北音乐学院的教程。
课程安排合理,教学规范,老师讲课都很认真,学校当时的学习风气很好,乱七八糟的事情和人,在学校没有市场。
戏曲学校是河南对外的开放学校,基本上每周都有外宾来观摩教学,做学术性的文化交流,也有外国的学生,来体验生活观摩学习,他们良好的艺术素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学习到了很多很有意义的东西,这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也是在书本中学不到的。它使我明白: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八月二十日至八月二十三日,是新生安排生活,熟悉环境,整理班务的时间。二十日下午六点,有老师带我们新生去西院食堂吃饭,餐具自带,大厅里摆满方形的餐桌,按班排列每一桌八人,人员是提前分配好的,每桌指定一个组长,领过饭后给大家分配。由于新生都互相不熟悉,男女在一起,大家都不说话,老生很热闹,新生拘束又沉默。
第二天上午全班集合,同学们相互自我介绍认识,男同学有一半来自城市,一半来自广阔天地的农村,大家从衣着、言谈、举止各方面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女同学有三个来自县城,其余十一人都来自城市,基本上讲的普通话,只有我们这些从农村来的孩子,每次和大家交流用家乡话时,显得很老土,语言上的差异让我内心非常不自信。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在语言上我没有优势,我只能用高尔基的话鼓励自己: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我想起父母告诫我的话,要少说多做。
会后,全体团员留下成立临时团支部和班委会,我从小一直做班干部,也就剩下最后这一点点自信了。可是,现在全班二十多人都做过班长,并且大多数还都是城市里见多识广的班长,这也给我带有一定压力。上戏校时,我在学校见到的女同学都很漂亮。演员像是选美选出来的,除非你有很强项的专业特长。男生演员基本上都是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在九月六日全校的开学典礼之后,同学们领教材、领乐器,正常上课。
豫剧音乐创作课程教材这时候,我们新生还没有宣布分到哪位老师门下学习专业,但领过乐器之后,水平高低就显示出来,四个二胡新生中,两男两女。
通过简单接触后,大概了解了各自的情况,我们这一班不管专业课功底或者家庭背景,都比我这个从农村出来的强太多,我有些自卑又有些茫然,但那股不服输的劲头促使我勇往直前。
七三届音乐班,有三位二胡专业学生;七四届音乐班,也有三位二胡专业学生;在全校十个二胡专业学生中,我当时的专业技术水平,排列在倒数第一。
不会说普通话、眼睛小、单眼皮、个头低、腰宽一尺七、专业技术差,没有一样让人高兴的事情,原来的阳光少年不见了,鱼跃龙门后的喜悦在几天之内消失贻尽。
塞内加说:缺乏信心并不是因为出现了困难,而出现困难倒是因为缺乏信心。
是的,我承认在入学之后,我有一种自卑感,心态上变化很大,以前在县城时,大家的家庭背影和语言表达都差不多,一旦来到省城上学每个人的情况高下立判,我身上的优势反而变成了弱点,我该怎么克服,如何面对呢?
让我惊讶的是,全体团员会议上,指定我为班级的学习委员,那一刻我特别震动,我的专业课这么差,越来越觉得很讽刺。这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我在忐忑不安又满怀希望中,开始了我在省城,在河南省戏曲学校的新生活、新征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