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清明上河图》,揽尽北宋汴京盛世繁华,古色建筑鳞次栉比,画面正中那座横跨汴水两岸的桥梁,桥底下竟无任何柱脚的支撑,凌空飞架在汴河上面。虹桥卧波,令人惊叹。
汴京遗韵犹存,历史跫音方响。世人原以为“汴水虹桥”之后再无相类的木拱廊桥,却没料到,九百多年后,在闽东一隅的偏远山城寿宁,一道道廊桥沿溪临空悬立,依山傍水构筑,让墨画中的桥梁重新映入现实,惊鸿照影,成就一方山野的绝响。
廊桥百年话风雨
一座桥,有什么迷人之处呢?
与山水不期之相逢。
青山架笔,溪谷间桥,潭渊卧波……廊桥寥寥几笔,便将翠微绿意与湖光水色无缝衔接在一起。犹记得儿时,大雨滂沱而至,我在迷迷烟青色中,总会看见一抹灰黑色的廊桥,农作的蓑衣老翁、采茶的斗笠大嫂、嬉闹的顽童……都会在桥中避雨歇脚。我从一扇窗向外看,天地好像被剪成了一寸寸,溪水澄鲜,雨珠乱溅,淅淅沥沥响个不停,那种美景和氛围,见过一次,感受过一次,便难以忘怀。古人称西湖为“西子”,那屹立在风雨中的廊桥,虽然有些已略显斑驳沧桑,然而不也是岁月不败的“美人”吗?
在烟火人家中簇生。
县城里由上游到下游,共有四座廊桥,分别是飞云桥、升平桥、仙宫桥、登云桥,其中,仙宫桥是城里最热闹的地方。行人络绎不绝,坐在桥中观景的人,一坐便是半天。寿宁县城小东门外的仙宫桥,桥下锦鲤翻动清波,廊桥内外老人围坐,或纳凉避雨、或打牌下棋,或饮茶畅谈,拉二胡,吹笛子……乐音纷纷,岁月静好。
一座桥的生命在于其流淌的活力,浸润在人间烟火中,而廊桥恰是这样的活桥。廊桥在寿宁俗称厝桥,厝,在方言中意指房子。廊桥,桥上有屋、有亭、有阁、有庙,这就让一座桥承载了更多元的文化意味。
《建宁府志》载:“大宝桥在小东下,僧惠明等建。”寿宁坑底乡的大宝桥,两端桥堍用块石砌筑,上覆悬山顶加两坡,鹊尾脊。两端桥头檐下至梁上部分施粉墙,有彩绘。桥中立神龛,祀临水夫人。在寿宁,廊桥通常是祀神的场所,每逢祭祀日子,乡民们汇聚桥上,摆猪头,供茶零,上香祈福。供奉的神像,有观音菩萨、关帝爷、文昌帝、财神爷赵公明、黄山相公等。信仰一般是民俗文化的滥觞,信仰之地廊桥更见证了寿宁民俗文化的兴发。
年,桥梁权威专家唐寰澄教授专程到寿宁进行考察,对寿宁廊桥给予了高度评价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