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资源 >> 正文 >> 正文

别有风味的习村文艺

来源:二胡 时间:2023/7/26
白癜风怎么医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11/6159813.html

1976年春节过后,我随父母从安徽亳州市迁居到河南修武县,落户到王屯乡习村。那年我11岁。当年的春节,就在村大队部观看了几场文艺演出,既感到新奇,又觉得震撼。之后的岁月里,从传统丑喜小剧“二把车”,到七八十年代的豫剧歌舞,再到当今“唱响新时代”文艺队,我们村的乡间文艺别有天地,响誉方圆十里,深受百姓喜爱。

丑喜小剧“二把车”

“二把车”,为习村老一代民间艺人自编、自导、自演的一种民间丑喜小剧。此剧为习村独有,乡土气息浓郁,传承至今历经6代、150余年历史。

“四岁五岁共六岁呀,带我儿到大街看花卉,张千打着伞,李万背着你,骡马穿城过,婶娘恐怕惊吓你;七岁八岁共九岁呀,把我儿送到南学堂,先读孔孟书,后学周公礼,一天两顿饭,婶娘恐怕饿着你......”

“党中央真英明,打罢老虎打苍蝇。反腐败搞得好,腐败分子没处跑;党中央决策对,咱们农民得实惠。种地不缴农业税,看病补助也不贵,上学不缴学杂费......”

这些小剧唱词道白,以农村生活为基调,即兴发挥,和谐押韵,时代感强,既能表达农民丰衣足食的喜悦之情,又能反映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唱腔悦耳动听,曲调优美委婉,易学易会,易引起共鸣。整体风格采用夸张手法,诙谐幽默。塑造的人物憨厚、朴实、纯洁,人物形象丑却耐看,丑中见美。

关于“二把车”的来历,据村里老人讲,清朝同治年间,村民贾玉泰老人进城办事,半路上碰到一帮迎亲年轻人。人群中两个人架着一辆木制的独轮车,一人在后面推,一人用绳索前面拉。车上坐着一位面若桃花、端庄秀丽的俊俏女子,身旁跟着一位英俊潇洒的帅公子。帅公子不时地对俊姑娘眉来眼去,俊姑娘也时不时地向帅公子暗送秋波。这时,顺路一个老和尚看到此情此景,挤进人群与俏姑娘打招呼,姑娘根本不予搭理,老和尚非常尴尬。这一场景令贾玉泰老人深受启发,想以此情景编写排练个丑喜剧,演给人们观看。于是,他趁冬天闲暇夜晚,组织村里几位擅长表演者,每天晚上在自己家的磨坊里反复排编排演练。他将独轮车改为二把车,新增加快言快语、能言善变的老媒婆角色,随心所欲编排唱词,于当年春节向民众公演。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争相观看,“二把车”丑喜小剧便传承下来。

“二把车”登场演员一般为六人,分别为坐轿的二姑娘、公子、老和尚、老媒婆、前轿夫、后轿夫。乐器演员八九人,二胡、箫、笙、笛子伴奏,以及大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等打击乐器。伴唱四人。道具为二把车、扇子、烟袋、樱帚等。

受历史条件局限,“二把车”前五代的演出景况已无法看到。由第六代传承人陈长城、秦录修编导的新版“二把车”,融入了当代农村农民生活,在20世纪80年代全县春节汇演中达到辉煌,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资料。2014年农历正月十二,“二把车”还代表修武县民间优秀传统剧前往焦作影视城参加全市春节文艺汇演,赢得了很高的赞誉。

20世纪80年代,习村“二把车”演员清一色男演员,其中的“二姑娘”扮相俊美,在全县春节汇演中吸引了众多观众,并赢得一位俊俏姑娘的爱慕,成就了一桩好姻缘。

不过,现在的“二把车”演员却是清一色的家庭妇女,年龄又偏大。村干部表示,今年计划在村里物色数名年轻演员,男女演员都要有,从演出内容到表现形式都要进行创新,进一步提高“二把车”的艺术观赏性。

2020年,时任驻习村第一书记范佳佳,了解到“二把车”丑喜小剧后,积极组织村里向文化部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当年12月获得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搭起舞台唱大戏

1974年至1982年大队、生产队解散,习村每年的春节、二月二等农闲时节日,都要连续举办几场文艺演出。每场演出有《朝阳沟》《人欢马叫》整版豫剧,也有歌舞表演唱、快板、小舞蹈。村里人称看大戏,主要是观看整版豫剧。

从少年走向青年的我,那时曾亲眼目睹了村里“挂起锄头唱大戏,队部成了大剧场”盛大景象。每到演出的下午或晚上,习村及附近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要早早到场,占好位置等候演出。开演后,台上演员聚精会神、高亢演唱,台下观众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目不转睛。遇到精彩处,不时爆出热烈掌声和哄堂大笑,其情其景不亚于看春晚。

当时的演员和乐队全为村上的“泥腿子”,自编自导自拉自唱,没有任何专业老师指导。每年进入腊月,由村团支部组织牵头,从各生产队抽调三四十名有一定基础的文艺爱好者,昼夜排练。所有演出只挣工分,没有任何加班补助。那个时期,村里农业生产形势大好,粮食已有剩余,大队两个副业队,村办队办企业红红火火,能吃饱饭的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一下子高涨起来。每次演出,演员们都倾注了极大热情,昼夜排练,不知疲倦,从不叫苦叫累。

没有导演,两任团支部书记王保国、陈守强,就跟懂乐谱的陈长城、秦录修,主要演员赵长富等在一起互相切磋,充当兼职导演。排练时,大家经常为了一个动作一句唱腔争执得面红耳赤。戏谱的抄写、刻印、装订,谱架的制作,背景布的画写等,都是陈守强、陈长城、赵有才、冯小桃等几位年轻人自告奋勇夜晚加班完成的。乐器、汽灯、背景布、演出服装、化妆品、小道具等演出用品,也是他们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坐公交车前往新乡购买的。必需的费用开支,大队主要干部赵德祖、陈海生,大队两任会计陈邦昌、秦丁林,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演出地点一般在大队部。几年里村大队部从村西头搬到村中间,再搬到村东头,演出剧场就跟着走。也在村西南的大坑里演出过几次,那里的场地更为空旷,前来观看的群众自然更多。演出舞台都是临时用石磙、木板或找来的废旧门板临时搭建的,简陋而实用。

在《朝阳沟》剧中,村里赵长富饰栓宝,吴英、陈爱云饰银环,陈桂兰饰栓宝娘,徐小英饰银环娘,王菊香饰二大娘,冯小桃饰老支书,付灵芝饰巧珍;在《人欢马叫》剧中,赵长富饰吴广兴,吴英饰吴大娘,秦录修饰刘自得,陈爱云饰爱勤,刘三群饰队长。这些主要演员,平日里参加队里劳动,没有受过戏曲知识训练,却在几位业余导演和老师的指导下,一句句唱词唱腔、一个个动作表演,把整版戏演唱下来,真是不简单。长得端庄秀美、身材高挑的陈桂兰,担任每场演出的报幕。

除了《朝阳沟》《人欢马叫》两部整版豫剧,演出队还先后排练了《半篮花生》《紫花袄》《两张发票》《我为革命下厨房》《买箩筐》《审椅子》《园丁之歌》等12部小剧,编排《送水瓶》《让座》等快板书和《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歌唱焦裕禄》《洪湖水浪打浪》《赤脚医生向阳花》等表演唱,丰富了演出内容,满足人们对演出节目多样化的需求。

演出乐队齐全,人才济济,多专多能。陈红祥,既会拉二胡、板胡,还会吹一口好唢呐,并会自制二胡、板胡和唢呐引子。陈长城,懂乐谱、会导演,专长吹笙、拉二胡。秦录修专长拉二胡、小提琴,与陈长城演双簧,与其他演员搭档演小品和说快板。秦批修专长拉板胡、京胡,敲边鼓。陈金刚、陈红新、赵宝林、付宗顺、冯小桃、赵有才等,有的拉二胡,有的敲梆子、打锣鼓。

那些年,习村的文艺演出在周边十里八村出了名。在没有电视、电影极少的年代里,人们对这些身边人的表演感到更为亲切,更加喜欢,因为这些演出就在家门口,形式活泼,大大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不少演员提及当年充满热情的演唱,还会眉飞色舞,激动不已。陈长城就曾无限感慨地说:“那时候不知道哪来的劲儿,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从不知疲倦。”

之后的岁月里,从这些组织者和演员中,走出了许多优秀人才。团支部书记王保国,百泉农专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后来当上了修武县农业局局长。退休后又苦练书法,成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团支部书记陈守强,当兵退役后考上郑州大学。历史系毕业的他,长期从事河南省地方志编纂工作,担任省志办工作处处长多年,成为县处级干部。陈长城从小队保管转任人民教师,直至退休。秦录修一直在村里从事医疗卫生事业。赵长富担任大队纸厂销售员多年,经常为客户来上一段《朝阳沟》选段,赢得满堂喝彩。

20世纪70年代末,村里的文艺演出也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那些年,农村文化娱乐匮乏,从没有面对面看过文艺演出,最多是在本村或邻村看场电影,且看来看去就是那几部。所以,村里每次唱戏演出,我是天天必到,场场必看。最喜欢的,还是豫剧《朝阳沟》,以致大部分唱段都能哼下来。1982年我高中毕业后,曾有几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或村办、队办企业做工,闲暇无聊,就一个人小声唱起《朝阳沟》选段,来打发寂寞时光。时至今日,有些段子唱词仍记忆犹新,栓宝、银环的形象犹在眼前,只是岁月如梭、韶光易逝,当年的年轻演员们有的已显老态,有的已经去世而活在记忆中。

高歌唱响新时代

受多种因素影响,曾经一度繁荣的习村文艺,在农村生产责任制后烟消雾散。只是每年的县、乡春节汇演,村里才搬出传统的“二把车”亮一下相,或组织妇女们扭扭秧歌应付一下。但文艺繁荣时期埋下的“种子”,终归是要发芽的。

时间来到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被高速、高铁、车站、公园“围猎”,并列入城区规划的习村,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愈来愈强。阔步走在奔小康路上的他们,好想大声歌唱,来抒发对新时代农村的赞美。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年的“巧珍”付灵芝,与当年的文艺骨干陈长城、秦录修、陈小梅、薛拴劳等人一拍即合,自发组织文艺“沙龙”。初始时只是七八人,约定每周二、五晚上,在村西地陈长城家停办的养殖场平房内自娱自乐。后来参加者越来越多,很快达到二三十人,习村“唱响新时代”文艺队应运而生。除自娱自乐,每逢重大节日,文艺队还为村民呈上一台台精彩演出。

随着文艺队名声的日益扩大,参加县城“云台之声”合唱团的村民徐东全、徐春芳加入了进来。出嫁到江旁庄,退休后学会了吹葫芦丝的老教师陈红英等也加入了进来。为不影响每周二晚上“云台之声”合唱团的活动,文艺队将活动时间改为每周三、周六晚上。人员的增加,陈长城家的平房显得狭小起来。文艺队又将活动场所搬到了东邻的村供水站院内。供水员薛拴劳自费搭起了宽大的彩钢棚,用帆布将四周围起来挡风遮雨。冬季天气寒冷,他经常将煤球炉先在室外燃烧,等煤气少了再掂到屋里为队员们驱寒。

两年多来,在习村党支部和“唱响新时代”文艺队共同努力下,分别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2018年春节、2019年春节、2019年七一、毛主席诞辰126周年纪念日,纪念建党100周年,2021年重阳节,为村民呈上了7台精彩文艺演出。

为提高演出质量,文艺队从县里聘请文化馆退休干部蒋平、原县造纸厂文艺队员薛庄元、老教育工作者都长喜担任指导,对演出节目从内容、形式、艺术等方面严格筛选把关,既要健康向上,又要有一定的艺术水准。懂乐谱、擅长乐器的他们,同时带来十几名乐器手。文艺队在原有拉二胡的陈长城、秦录修,拉小提琴的付灵芝,吹葫芦丝的陈新河等人的基础上,阵容更为强大。

县委宣传部工作队驻村后,看到习村文艺气氛浓郁却没有一个像样的演出舞台,便向县文化部门争取了1万元的文化扶贫资金,后来又通过带领村两委干部到外村参观学习,统一思想,就在村西南空旷的场地上建起了一个非常气派的演出大舞台,并将空旷的场地全部硬化,为全村群众观看文艺演出提供了基础保障。

作为习村人,我曾两次观看了“唱响新时代”演出节目,内容丰富,纷呈多样。舞蹈《欢聚一堂》,大合唱《我爱你中国》,薛拴劳、王让妞演出的小品《老两口学毛选》,陈红英、陈新河等人合奏的葫芦丝《翻身农奴把歌唱》《阿瓦人民唱新歌》,陈小桂的歌曲《山路十八弯》,徐东全的歌曲《我爱你中国》《大森林的早晨》,范素艳的歌曲《红梅赞》,古小娥的歌曲《绣金匾》,徐春芳的歌曲《太阳出来照四方》,陈新文的歌曲《最美的歌唱给妈妈》,赵海星的歌曲《驼铃》《又见山里红》,薛海玲的歌曲《人间第一情》,陈长城、秦录修表演的双簧等等,都非常精彩。

徐东全是我的二弟,今年53岁。以前不知道他热爱唱歌,嗓音又那样的嘹亮、浑厚、纯净。2018年参加全县歌咏比赛,拿到了二等奖。如今,无论在县里的“云台之声”合唱团,还是村里的“唱响新时代”文艺队,都是骨干演员。

县委宣传部为保障“唱响新时代”的每次演出顺利进行,从音响到灯光再到背景喷绘等,给予了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文艺队牵头人付灵芝也是慷慨解囊。陈长城爱人付松珍,也是文艺队队员,经常在深夜或演出时,为大家做出热腾腾的饭菜。没有任何报酬、热爱文艺的他们,对所做的这一些无怨无悔。

习村文艺对我来说既是文化启蒙,又是艺术熏染,伴随着我度过了难忘的少年时光,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满满的温暖和幸福。作为一支轻骑兵的习村文艺,源远流长,土生土长,风味独特,人才辈出,恰似春天里那一朵朵一片片金黄灿烂的油菜花,盛开在乡间的大地上,芬芳馥郁,沁人心脾。

作者简介:徐东风,河南省修武县人,1965年1月出生,就职于国网修武县供电公司,河南省作协会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