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这么久海淀妈妈,我亲眼见到过不少厉害的家长和牛娃,自认为对鸡娃的路径还是比较有了解的。
不过最近看了一部讲中产教育的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里面几个华人妈妈的鸡娃路线还是让我有点意外。
这些家庭都相对富足,有的在洛杉矶、新加坡,走了国外赛道,也有人住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国内一线城市。
她们选择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各不相同,有的走了竞技体育,有的搞音乐艺术,还有人是走佛系育儿路线。
她们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焦虑和烦恼。我看完心里其实是五味杂陈,也想讲给大家听听。
洛杉矶:
那个想把女儿培养成
奥运冠军的妈妈
是一厢情愿吗?
其实提到中产家庭,无论国内国外,都很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烧钱。
花费多少精力和资源,似乎都心甘情愿。
在这方面,住在洛杉矶的妈妈静涵,就很有代表性。她是UCLA和牛津两所名校的教育学硕士,丈夫也是耶鲁毕业,现在是律师合伙人。虽然夫妻俩都是“读书人”,他们却给女儿规划了一条体育路线:通过花滑,改变命运。他们的女儿茉莉,今年6岁,学花滑已经2年了。每天早上6点多,别的孩子还在睡觉,茉莉就要起床准备训练了。像这种竞技项目,伤痛磕碰再所难免,拍摄时,茉莉的下巴上就有一块淤青,看着就让人心疼。孩子辛苦是一方面,它对家长的要求也非常高。茉莉的教练一分钟收费2美金,每天训练分钟,估算成人民币,就是一节课块左右。偶尔出去打比赛,还得承担教练的吃、住、行,其中花费可想而知。当然为了培养女儿,静涵付出的不仅金钱,更是精力和时间。她原本在一家私立中学教中文,作为拥有UCLA和牛津两所名校的教育学硕士文凭的学霸妈妈,她的年薪保守估计是6位数,收入非常可观。但是为了培养女儿,她果断辞职,心甘情愿的当起了全职妈妈。然而她的工作远比普通全职妈妈艰辛和复杂。一周训练6天,静涵要开车往返公里接送,教练不在的时候,她还要督促、指导女儿训练。就像静涵自己说的:不打不骂,但每一天都在熬,熬孩子,更是在熬家长。付出了这么多,是因为女儿有天赋,适合走这条路吗?答案跟大家想得不一样,静涵说:学体育,是生孩子前就决定的。可以理解为,无论孩子有没有天赋,都要学体育。因为从功利角度看,竞技体育是美国名校的敲门砖,将来考学更有优势。更重要的是,静涵认为,体育本身让孩子学会吃苦、坚持等精神。不过美国崇尚的是鼓励式教育,这让她非常担心,害怕这样长大的孩子遇到挫折,容易一蹶不振。
比赛一定会有输赢,只有早点学会了输,孩子将来才能赢。乍一听,这样的教育理念也不错是不是?但想是一回事,真正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尤其父母投入太多,沉没成本太高,就难免会希望得到一些回馈。平时训练,静涵对女儿非常严格,动作出现什么失误,她就急忙拿起对讲机指挥。一次参加比赛,茉莉动作不连贯,坐在观众席的静涵立马叹了口气,念叨着:完了,完了。这次比赛,孩子只拿到了最后一名,心情难免低落。爸爸安慰孩子:你只是今天没滑好。
静涵立马纠正:你平时动作也不是很干净,你一直都没有划好。虽然嘴上跟女儿说“不要关心名次”,但一转头,她又开始念叨哪里失误、还是不够努力。其实从客观来看,一个6岁的孩子,肌肉协调没发育完全,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容易了。静涵身上的矛盾,可能并不是因为孩子不努力,而来自于自身。她在采访时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会焦虑,因为这条路不是她选的,是我选的。
每一天把孩子推到极限,不应该因为自己决策失误,让一个很努力的小孩,接受失败的结果。所以在花滑之外,她又给女儿投资了许多的方向。从体操、编程、广告拍摄,到抓紧学业……都是为了避免将来后悔。同样是当妈的,静涵的心态,我其实非常能理解。现在总说:父母一步错,孩子就会步步错。诚然,父母对孩子的人生有不可逆的影响。我还是觉得,孩子的人生是她自己的,路要靠自己走。我们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固然好,但更重要的,还是维持不焦虑的心态。新加坡:
内卷之下孩子不快乐
还要坚持吗?
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还有一位叫秀玮的妈妈。
她叫秀玮,祖籍福建,从小学钢琴,20岁考上了新加坡的艺术院校,然后结婚定居,育有一儿一女。之前聊分流的时候,咱们就提到过,新加坡比国内“卷”得更厉害:小学三年级开始GEP考试分流,只有1%的孩子能被选入天才班。到了六年级,第二次分流,孩子会分成3、4个梯队,前5%的孩子可以直升高中。秀玮的大女儿SaSa今年8岁了,马上就要面临第一次分流。作为妈妈,秀玮觉得自己唯一能帮女儿的,就是走音乐特长的路线。她让女儿学了两种乐器:钢琴用来打基础,二胡是未来发展方向。不过,当音乐特长生也是有要求的,所以她规划:女儿要先拿下二胡奖学金考试,这样以后学音乐学费都省下了。10岁的时候,再进新加坡华乐团,这样升理想学校就有了优势。理想很美好,真正实施起来却遇到了一重又一重的困难。首先是经济上的,新加坡是半日制小学,专门留了半天让孩子上课外班,课外班得分高的孩子,升学能加分。为了将来考试有优势,秀玮不得不给女儿报了一个又一个课外班,从武术、舞蹈,到作文……对前几年刚刚买房的秀玮一家来说,这笔支出无疑是昂贵的。为了给女儿挣学费,秀玮开了钢琴班,从早忙到晚,吃饭都来不及。另一重矛盾,则来自女儿SaSa。在纪录片中,SaSa说:(考进好学校)那是妈妈的梦想,不是我的。因为兼职实在太忙,秀玮很久没能好好的陪女儿了。唯一的相处时间,就是教女儿练钢琴、学二胡的时间。但看到女儿练琴不认真,她又难免跟孩子发火。可以想象,8岁的孩子很难忍受练琴的枯燥,也无法理解妈妈的苦心。这一点,秀玮也心知肚明,但她又觉得自己小时候学琴,也是这么过来的。等到孩子大了,就会明白自己。秀玮的这段自白,可能很多父母会有共鸣。孩子这么小,学习的黄金时间就那么几年,现在竞争又那么激烈,等到她将来懂了就晚了。只是光靠咱们生逼硬拽,不仅会让孩子厌学,还会影响亲子关系。父母最重要的责任,其实不是像老师一样教给孩子知识,而是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通过抚养和教育,在日常点滴中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的成年人。
秀玮想把最好的给孩子,却为了赚钱对孩子缺少了陪伴。又在仅剩的陪伴时间对孩子发火责备。这何尝不是一种得不偿失。
另外我也觉得,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所谓内驱力,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简单来说,就是:自主感:让学习变得有趣,还要给孩子一定的选择权。
胜任感:任务拆分难度,让孩子觉得我能做到。
联结感:及时反馈,多鼓励,少打击。只要这样,孩子才能持之以恒,变成终身学习者。北京海淀:
3岁寄宿,
真的能娃独立吗?
说起海淀父母,大家印象可能是特别会鸡娃,升学信息特别灵通。但是海淀妈妈Lia可能有点“另类”。她出身教育世家,外公建立过两所大学,妈妈是大学教授,自己也曾是两所公司的CEO。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在孩子的教育上,lia却显得非常佛系。纪录片有一幕特别逗,Lia和其他妈妈聊天,这才知道自家学区就在“全宇宙最牛初中”,有很大几率能上“六小强”。对孩子的学习,她也没什么硬性要求,连作业都不会看。在Lia看来:“他对哪一件事情有特别强的欲望和信念,会自己驱动自己。”“对知识本身有兴趣,听得懂,但考试要技巧,要反复记忆、训练、刷题,那不值得。”能做到这样泰然处之,一方面是因为Lia良好的心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早给儿子找到了一条相对轻松的路。乐然上的海淀外国语,是一所十五年一贯制寄宿学校,一路直升到高中,没有升学压力。儿子很小的时候,Lia就决定了走国际教育路线。后来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又选了高考班型,同时考虑留学德国。现在儿子12岁,已经开始学德语,不仅留学有帮助,将来高考考外语,竞争也小。对Lia来说,相比学习成绩,她更看重的是孩子是否坚强独立。其实到这里为止,我觉得Lia的教育规划和理念,是相对很开明的。但有一点我觉得大家也可以讨论一下,就是她培养独立的方式,是把孩子送进寄宿学校。
而且不是初高中、不是小学,是从乐然3岁开始,那恰恰是孩子最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
连周末见面,Lia还是会要求儿子自己做饭、洗碗。表面上看,如她所愿,乐然非常懂事,像个小大人一样,母子相处也算融洽,完全没有其他有娃家庭那样鸡飞狗跳。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少了点亲密感,多了点客气和疏离。采访者曾经问乐然:你习惯住宿吗?乐然说:当时觉得我妈,挺绝情的。短短4个字,说尽了自己的无奈。开始他也非常抗拒,但胳膊拧不过大腿,也就被迫适应寄宿生活。为什么有条件陪伴孩子,却依然选择了这样的方式?用Lia自己的话来说:我自己就是在寄宿学校长大的,最大的收获就是自信与坚强,也希望能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孩子。她和自己的妈妈之间,也是这种相处模式,就连Lia妈妈患上肺癌,也坚决不愿意麻烦儿女。这位老人说:小的时候不要让孩子粘着你,长大后老了后也不要粘着孩子。可是家人之间,不就是应该相互依赖,彼此守望吗?高中之前把送孩子去寄宿学校,父母就很难在生活中与孩子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结。
我也并不认为,过早寄宿,就一定让孩子变得成熟懂事。有项调查《寄宿制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其中显示:有44%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重度为3.4%,中度为8.0%。因为孩子越小,越需要亲密关系的滋养,对父母的爱也越多。如同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的:孩子长时间和父母分离,会使家庭伦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坏。
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弥补寄宿生活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成功养育一个孩子,不仅要讲理念,做规划,更需要很多很多的爱。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有底气,去看这个世界的风雨。因为篇幅有限,只把纪录片中几个我印象最深,最有代表性的家庭摘了出来。大家对几个家庭的教育理念和规划怎么看,欢迎在留言区讨论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