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发展 >> 正文 >> 正文

国风秦韵66音乐教化启鸿蒙感悟大道闻天籁

来源:二胡 时间:2023/1/26

国风秦韵66:音乐教化启鸿蒙感悟大道闻天籁

国庆假期结束了,国庆节期间的所见所闻,却值得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回味。

年9月30日,在西安浐灞雁鸣湖畔,三百多人参与演奏《我爱你中国》的“快闪”活动,是由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组织举办。

年10月5日至7日,在西安东大秋林度假村,30余人参加的“葫芦丝、埙、陶笛行业师资培训”活动,也是由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组织举行。

我们是一群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有中国心就爱中国文化。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们便用行动宣示着铿锵有力的爱国表白:“我们是一群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人!”

9月30日举办的“快闪”活动,由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会长相隋柱、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秦俭、副会长答小年和常务副秘书长董茉莉共同策划。由会长相隋柱亲自带领副会长李同生、答小年、刘明汉、王胜祥、惠敏,副秘书长刘豪、王胜祥、黄建军、詹恒军、杨晔、白阳、王鹤颖等领衔演奏。会员代表及民乐爱好者纷纷响应,成员主要来自于该会理事会,其中有西安书院门演出队、西安小雁塔长安古乐乐团、西安市西苑分会、西安兴庆公园表演队、陕西省老年大学分会、西安市老年大学分会、西安交大老年大学分会、咸阳市秦风埙乐团、咸阳市老年大学和西安市灞桥区湾子小学民族乐团。

此次活动的圆满进行,展现了近几年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在群众性民族乐器演奏传承、推广和公益教学方面的工作成效,并掀起了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新热潮。

经过网闻博报跟踪采访了解到,由于前一天中午才接到通知,很多会员和民乐爱好者都没能来得及准备参加。他们遗憾地表示,如果能够早一天发出通知,参加人数将远不止三百多人。不过,这场只有半天准备时间的“快闪”活动,就能召集到三百多人参加,也恰好体现了陕西省民族管弦乐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超强的组织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国庆假期的爱国行动表达

10月5日,是国庆假期第五天。“陕西省葫芦丝、埙、陶笛行业师资培训班”在西安东大秋林度假村举行。

陕西省民族管弦乐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会长相隋柱在开课前表示,陕西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民族音乐文化大省。从“八音和鸣”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角度来讲,陕西堪称民族音乐文化强省。其中,陕西在埙乐文化发展方面一直居于全国领先地位,这就是实力的体现和证明。

相隋柱同时指出,目前全省群众性民族器乐演奏活动的广泛开展,对于器乐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要求,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普及的规范化也亟待加强。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规范葫芦丝、埙、陶笛的基础教学,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难,诸如讲解不能深入浅出、教学效果不理想、演奏技法不规范和乐曲处理不到位等问题,特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陕西执考委员会主办,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承办“第四期葫芦丝、埙、陶笛行业师资培训”活动。

相隋柱说,陕西省每年一届的“葫芦丝、埙、陶笛行业师资培训”活动,现在已经是第四期,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次同样是聘请陕西省资深教育专家、演奏家,以乐器演奏的基本功训练、乐曲演奏的风格剖析为主讲内容,全程执教,倾情奉献。培训立足传统,锐意创新,通过互动授课答疑解惑,从而使社会基层教学更好地为专业演奏输送人才,并为个人学习和职业生涯开辟新境界。

据介绍,这次报名参加培训的学员,主要包括通过考级具有中级以上或同等水平者;全省各院校、音乐团体及社会音乐培训机构从事教学者;有进修与深造意向的专业学习者;有较高专业基础,并有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完善专业知识结构需求且有意向从事教学的民乐爱好者。培训时间从10月5日至10月7日,学员成绩考核分为现场演奏和理论笔试两部分。经过3天集中强化培训,完成所有课程学习任务、成绩合格的学员,由主办和承办单位颁发《行业教师资格证书》。

来自全省各地市的30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期培训。培训按照葫芦丝、埙和陶笛3个专业分班,聘请专家轮流进行授课。聘请授课的资深教育专家和演奏家,包括相隋柱、秦俭、惠敏、马骁、詹恒军、张安平和王胜祥等。

10月5日,网闻博报在西安东大秋林度假村,现场观摩了培训班的专家讲课。

据了解,中国民族管乐演奏家相隋柱,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陕西省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会长,陕西省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一级演奏员。在不同报刊、杂志上发表数十篇音乐评论及论文,先后创作歌曲及不同类型器乐曲近百余首,出版有陕西风格民族器乐系列《笛子曲集》、《葫芦丝大教本》。辞条辑入《中国民间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在当天培训班葫芦丝专业的课堂上,相隋柱特别强调,文以载道,术亦载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道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要想教好学生,自己首先必须要通中国音乐文化之道,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大道至简万法归一,法术万变而道不变。中国民族乐器的大道是相通的。不能只局限于自己掌握的乐器演奏技法,要善于融会贯通相互借鉴。其次,要在专业技法上精益求精,教学生之前先备好课做足自身功课。

相隋柱还告诫学员,音乐本身就是人类心灵沟通的语言,体现着人们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旋律。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希望在青少年,而他们正处在身体发育和人格成长阶段,心灵比较敏感脆弱,情绪自控力不强。因此,在教小孩子学习乐器演奏时,更要注意情绪疏导和心灵关照。要从事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工作,必须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

无独有偶,在当天培训班埙专业的课堂上,秦俭也强调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重要性。

据了解,中国民族管乐演奏家秦俭,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出版有《竹笛初级教程》、《竹笛入门教与学》、《竹笛与钢琴伴奏艺术作品集》、《陶埙音像教程》和《高明民族器乐曲选》等5本音乐专著。

在讲解埙的发展演变史时,秦俭告诉学员,地球人都知道,中国拥有世界上唯一连续承传的古老文明,也有“上下五千年”的音乐文化史。从被称为“流星石”的石质埙,到骨制埙、骨笛、陶笛、陶哨和陶制埙的演变,埙和笛就是中国“上下五千年”音乐文化史的见证。

秦俭说,他自己收藏着一个“流星石”,大约是亿万年前天然形成的,后来就成了先民们娱乐把玩的石质埙。西安半坡文化时期的临潼姜寨遗址,出土过距今七千年前的陶哨,这便是陕西埙乐文化连绵传承的考古实证。因此,现在陕西又成了中国埙乐文化强省,这绝非偶然巧合。

在当天陶笛专业的课堂上,秦俭再次阐述了骨笛、陶笛、陶哨和陶埙的关系。他说,我们也可以把陶笛视为一种陶埙。现在国际主流观点认为,陶笛是产生于意大利的西洋乐器。如果在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以前,古罗马帝国的陶瓷制造技术比中国发达,就可以认定陶笛是原版正宗的西洋乐器。否则,就应承认陶笛是沿着“丝绸之路”输出又回流故乡的中国民族乐器。

秦俭在讲解“十二律”和“十二平均律”等乐理知识时,对中国“文字谱”和西方五线谱进行了分析比较。他指出,中国人由来就有“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系统思维。我们古代的天文历法和乐器音律,都有非常精确的计算。现代教育的学科专业越分越细,使人们很难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特别是高等音乐学府的西方化倾向,导致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体缺位”,从而使中国音乐人不能识读“文字谱”,甚至产生了中国音乐“十二律”形成晚于西方的文化自卑感。

秦俭认为,在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以前,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应该是各自独立发展的。最起码,中国音乐的“十二律”和宫商角徵羽“五调”及“七音阶”文字谱,绝不是“西学东渐”的舶来品。如果不能恢复中国音乐文化的民族自信,又何谈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

在当天培训班埙专业的课堂上,王胜祥也对学员详细讲述了埙的发展演变史和发声原理。

据了解,制埙大师、原陕西埙乐振兴会首任会长王胜祥,现任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年,他与冯柄中等人创制“冯氏陶埙”。由他设计定型调校的子弹头系列陶埙,至今生产超过十五万枚。在陕西省第一届民族器乐大赛中,他用自己设计制作的三腔埙吹奏自己原创的埙曲《汉城谣》,获得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年至今,他已成功研究出四个系列的音域超过两个八度的专业演奏用埙。

王胜祥告诉学员,年举办的“埙颂中华”高端论坛和全国大赛,彰显了陕西引领中国埙乐文化复兴的时代风采。尽管如此,高质量高标准“平民埙”产品供给和群众性埙乐文化普及,在陕西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胜祥回忆说,十二时辰看长安,陕西埙乐文化复兴的实景剧,是从书院门开始的。年以前,书院门文化街旅游市场的工艺埙很多,但物美价廉的乐器埙却很少见。当时,在书院门经销乐器的冯柄中和黄建军等人就一起商量,自己来制造物美价廉的“平民埙”,并请他负责技术把关和调音。于是,就有了以王厚臣为形象代言人、王胜祥为技术总监、黄建军为埙乐教师的“冯氏陶埙”问世。

王胜祥指出,陕西向市场上供应了最多物美价廉的“平民埙”,也培养了最多的埙乐演奏群体,但却没有形成可持续性循环的埙乐文化经济产业链。直至今天,“冯氏陶埙”品牌创始人冯柄中,依然没有走出负债百万元的经营低谷。“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在培育更多埙乐文化传承人的过程中,不能忘记物美价廉的“平民埙”究竟是从哪里来,更不能忘记“冯氏陶埙”克己奉公的传道者和殉道者。埙作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载体,本身就传递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天籁之音!

在陶笛专业和葫芦丝专业的课堂上,具有“民乐进校园进课堂”丰富经验的惠敏,向培训班学员详细传授了吹管乐器的用气方法和技巧。

据了解,中国民族管乐演奏家惠敏,现任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陕西省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省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优秀指导教师;陕西音乐奖优秀指导教师;陕西省首届民族管乐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在授课间隙,鲁宗仿对网闻博报表示,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搭建这个平台,进行集中的强化培训,使学员们能够排除平日里的生活纷扰,静下心来学习和思考,自然就会有最大的收获。对他自己来讲,这也是非常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

据了解,陶笛音乐教育专家、演奏家鲁宗仿,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陶笛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省宝鸡陶笛之友学会会长;中国陶笛艺术委员会陶笛高级指导教师;首届中国(北京)陶笛之星展演大赛评委。

除此之外,培训班聘请授课的资深专业授课老师和演奏家,还有马骁、詹恒军、乔小双、张安平、刘明汉、李同生和答小年等。其中:

中国民族管乐演奏家马骁,现任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竹笛专业教师,器乐系民族器乐教研室主任,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陕西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近年来不断有新作品问世,在社会上影响较大。多次受邀出访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国新春音乐会系列展演并担任独奏,受到一致好评。

民族管乐演奏家詹恒军,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在年陕西省文化厅举办的首届民族器乐大赛中获笙独奏一等奖;在年陕西第二届民乐大赛中获笛子独奏的一等奖等。年8月受台湾詹氏宗亲协会邀请,同上海音乐学院著名笛子演奏家詹永明教授,参加了大陆台湾一家亲文化交流演出。目前担任众多艺术培养培训机构及社团指导教师,热心进行民族乐器的传播、传承和普及。

青年唢呐、陶笛演奏家乔小双,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现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曾受邀参加中美大学音乐交流音乐会、CCTV10套节目组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节目录制。荣获中国“陶笛之星”西北赛区成人组金奖、全国赛区独奏组银奖等陶笛大赛奖项。

葫芦丝音乐教育专家、演奏家张安平,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陕西省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省老年大学特聘教授,同时兼任西安音乐学院金花艺术培训学校和西安交大老年大学的葫芦丝教学工作。编著出版了适合老年大学专用的《葫芦丝巴乌吹奏技法》教材,独创了一套葫芦丝吹奏理论和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灵活,通俗易懂,深受葫芦丝爱好者的欢迎。

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刘明汉,现任咸阳秦风埙乐艺术团团长。曾任陕西埙乐振兴会副会长,咸阳陕北信天游协会副会长。多年来,以积极传承弘扬民族埙乐文化为己任,努力开拓陕西埙乐秦韵新格局,在埙乐器调音监别,开展培训交流,埙乐演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公认的明显成效。曾获陕西省首届民族器乐大赛个人二等奖。年9月,获中韩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演出一等奖、优秀园丁奖、赴台湾文化艺术交流演出个人一等奖、集体一等奖、港澳文化艺术节演出一等奖等奖项。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陶笛艺术委员会理事李同生,现任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年元月15日,他首倡并组建成立了我省第一个葫芦丝群众组织“西安葫芦丝巴乌爱好者联谊会”,任副会长;年4月24日该组织升格、更名为“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年4月20日该组织换届、更名、成立新的“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任副会长。会刊《三秦陶丝韵》执行主编,曾在“中国民乐”、“陕西民乐”上发表过数篇文章,并担任全国最大的葫芦丝网站“少数民族乐器网”《葫芦丝论坛》中《三秦竹韵》版块版主。

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答小年,现任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年元月15日,与李同生、赵建国等老师首倡并组建成立了我省第一个葫芦丝群众组织“西安葫芦丝巴乌爱好者联谊会”,任副会长;年4月24日该组织升格、更名为“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任副会长;年4月20日该组织换届、更名、成立新的“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任副会长。

积极组织推动“民乐文化进校园进课堂”

相隋柱对网闻博报表示,除过举办面向社会大众的“葫芦丝、埙、陶笛行业师资培训班”,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也一直关心校园音乐文化教育。他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民族音乐文化薪火传承同样寄望于青少年。近年来,他们组织会员率先行动,积极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和“民乐进校园进课堂”活动。

据了解,从年开始,身为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的惠敏,就先后在西安市青少年宫、高新一小和经开五小等学校,参与了“民乐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目前,仅笛子班就有8个班。几年来,接受培训的学生累计已经超过人,并且了基本上全部通过了考级。其中,达到10级的学生已超过60人。

身为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的鲁宗仿,近年来在宝鸡市开展的“陶笛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已经树立起了陕西全省的标杆。

曾经是陕西埙乐振兴会创建人之一,现任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的黄建军,也是“非遗文化进校园”和“民乐进校园进课堂”的积极推动者。

年9月29日,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西安市碑林区文化馆、西安市碑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了“年新学期非遗进校园”活动。

这场以“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为主题的非遗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动,就包括黄建军的“古埙吹奏艺术”。

西安市碑林区铁五小学三年级2班的同学们,很幸运地迎来了第一堂“陶埙演奏课”。

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会长相隋柱,则亲自带队在西安市灞桥区湾子小学开展了“民乐进校园进课堂”活动。

据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答小年介绍,年3月,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培训基地湾子小学正式挂牌。截止目前,已在该校开设了葫芦丝、笛子、唢呐、笙、阮、二胡和打击乐等多个专业。相隋柱带领惠敏、于鑫雅、张建军、冯苗苗、毋帅云和冯朝伟等多名老师,先后参与了这场“民乐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接受培训的学生已逾百人,各个专业都参加了考级。其中,有4名学生达到了葫芦丝10级。该校组建的民族乐团,在西安市教育局和灞桥区组织的大赛上,曾经屡屡获奖。

据介绍,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是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并在民政部注册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家一级社团。该学会成立于年8月6日,是由致力于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事业的音乐家组成的社会学术团体。学会现有二十个专业委员会,会员遍布在全国各地的民乐表演、教学、研究等专业领域。其中,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成立于年4月8日,是该领域在全国起步最早的省级社会学术团体。年,正式组建了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截至目前,在册会员人数已经超过了人。

“我们是一群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人!”有中国心就爱中国文化,由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团结带领的一群人,就是一群肩负着神圣使命的文化播火者。他们正是用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的行动语言,坚持不懈地向世界传播着来自汉唐长安的“中国好声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