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传这样一个段子: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曲终人散,人走茶凉。唢呐一响,万人敬仰,伴你出生,送你死亡。”
还有“十年笛子百年萧,一把二胡闯云霄。千年琵琶万年筝,唯有唢呐陪一生”。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能够陪我们一生的乐器。
可能看到这有点懵,我也不学唢呐呀,咋就唢呐能够陪我一生呢。其实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唢呐好像已经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但是在早先年间,社会的发展水平还是很低的时候,唢呐作为一种乐器,的确是陪伴了人们的一生。
当出生之时,这是全家人的喜悦,一些生活条件比较好的以及一些大户人家就会请来一些乐手进行庆祝。而在人死亡之时,也会有乐队进行演奏,告知乡亲父老人已去世,以及对前来帮助的乡邻表示感谢。这就是为什么说唢呐是陪人一生的乐器,陪一生并不是说真的陪伴一生,而是指出生之时以及死亡之时都有唢呐的演奏。
虽然唢呐现在是中国民族吹管乐的一种,但是他并不是一出生就在我国的,而是在公元3世纪的时候从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的。而且西晋时期,在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中就已经有了唢呐的形象了,在金元两朝的时候,唢呐由偏远地区传入中原,而且由于地域语言的不同,唢呐曾经还被译为“销呐”、“苏尔呐”、“唆哪”等等。
到明代的时候,在古籍中就开始有了唢呐的记载。比如明代武将戚继光的《效新书。武备志》中的“凡章号笛,既是唢呐”,意思也就是说,在军队中,凡是需要乐器演奏的,都是唢呐。在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中也详细的描写了唢呐。即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每种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高潮,而唢呐的发展的高潮就是在明代。但是已经是在明朝的后期了,到了清代,唢呐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但是这时的唢呐不叫唢呐,而是苏尔奈。到了近现代之后,唢呐就成了中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多的一种乐器了。而且在06年,唢呐还被纳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可能大多数人对于唢呐没有什么印象,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唢呐到底是啥。唢呐是由五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哨、气牌、侵子、杆和碗。碗就是唢呐后面的一个部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充当扩音器。后来,在年的时候,郭雅志先生发明了活芯的装置,所以,使传统的唢呐吹出了半音阶、十二音体系,丰富了唢呐的表现力。而活芯唢呐与传统唢呐不同的是这样的唢呐能够自由变换长度,进而吹出不同的调调,使得一个唢呐就可以顶替三个唢呐的使用。
唢呐也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可以根据唢呐的音高进行分类,分为高中低三种。也可以根据唢呐的长短进行分类,分为小唢呐,它的特点是音色柔和,多用来独奏或者合奏。还有海笛,虽然名中带笛,但是并不是笛子,而是唢呐。
他小巧玲珑,但是发音却尖锐响亮。还有中唢呐、大唢呐、以及加键唢呐。另外,按照地域进行分类的话,有客家唢呐、周加班唢呐、子长唢呐、闽西大唢呐、沁阳唢呐、大竹竹唢呐。
虽然唢呐只是民间乐器的一种,但是他也有很多自己的代表作品,首屈一指的还是《百鸟朝凤》,而且百鸟朝凤还被拍成了影视剧供人们观赏。它是由吴天明先生进行导演的,讲述的是李岷城和陶泽如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师徒情、父子情和兄弟情,同时也展现了唢呐的传承、衰落等等。
而且他在我国的北方各地还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后来唢呐名家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华彩乐句,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的长音演奏技巧,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除了百鸟朝凤之外还有全家福、抬花轿、六子开门、杜庆,这部作品在年的时候在“为农村服务的音乐作品征稿活动中获选由音乐出版社出版并收入《建国三十年器乐作品选》,录制唱片并被艺术团体带到日本、韩国、美国、尼泊尔等国演出。
一枝花、凤阳歌绞八板,另外还有山村来了售货员、怀乡曲,这部作品还是很有台湾特色的一部作品,他采用了台湾地区的地方戏曲《歌仔戏》的曲牌“哭调子”、“七字调”为素材进行创作的。豫西二八板、黄土情,而且这部作品还曾经获得过我国第三届民族演奏作品的一等奖,而后又被灌入了演奏者的专辑之中。
天乐等等一些或欢快或哀伤的唢呐曲。唢呐除了伴人出生或死亡之外,他还参与了很多的人生大事,比如结婚。总之,在老一辈人的心里,唢呐一直是取代不了的乐器。
唢呐虽然不是由我国发明并创造的,但是他在我国的乐器发展史上也留有一席之地,同样也是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极强的民族管弦乐器。在一些娱乐社交软件上也经常会出现关于唢呐的“传说”。
比如现在能开心一天是一天,多年以后,唢呐一响,布一盖,亲戚朋友等上菜,走的走,抬的抬,后面跟着一片白。虽然是带有娱乐性质的,但是,依然能够体现出唢呐的重要之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