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学堂的同学们:大家好!
伴随着炎炎的夏日,又一年暑假即将来临。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暑期因为国内外依旧严峻的疫情形势,大多数家庭的出游计划将被搁浅。为此,本期青苗学堂特别策划了一场奇妙的音乐之旅,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袁晓楠老师一起开始我们的旅程吧。
旅行的目的地是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向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勤劳的湖北人民世代生息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音乐文化,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是保存在湖北省博物馆被国际学者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
四十二年前的6月,随着湖北省随县擂鼓墩一号墓——曾侯乙墓葬发掘工作的完成,在地下沉睡了多年的曾侯乙编钟重见天日。编钟共计64件,总重达多公斤,出土时依旧保持着悬挂的状态。整套编钟音色明亮、悠扬,音质良好,可以演奏十二律俱全的半音阶,音域宽达五个半八度。举个例子,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可以演奏七个八度的十二律半音阶,这套两千多年前的编钟之比钢琴的音域少一个半八度,在键盘上也就是少了十多个音,在当时的铸造工艺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钟体上刻有铭文字,记录了许多古代的乐律学术语,部分律名在文献中已经失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编钟南架
编钟西架
钟架下层铜人立柱
编钟悬挂在造型精美,结实巨大的三层钟架上,演奏它需5人,其中2人各持1根撞钟棒,撞下钟,另外3人各持2件钟槌,击中层和上层钟。
相信很多小朋友都在电视里听过新年的钟声,那钟声浑厚、悠远,久久不能停止,非常的好听。但试想一下,如果用这样的钟声演奏旋律会怎样呢?答案显然是不行。把钟作为乐器,最大的障碍就是如果让声音既优美又不能共振的时间过长,这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在编钟制作之时就已将奥秘藏于乐器之中,使它自带止音功能。并且为了节约造钟的成本(编钟的制作材料在当时是贵金属,极不易得)工匠们还研制出了一钟双音的功能。请看左图中钟体正面写有“正鼓”和“侧鼓”的错金铭文,敲击这两处就可获得两个不同音高的乐音。如此精湛的工艺,如此庞大的规模,被誉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
钟体正面
钟体背面
和编钟一起出土乐器的还有编磬、建鼓、琴、瑟、笙、萧、篪,共计件。
编磬
建鼓
编钟置于墓室的西壁和南壁,呈曲尺型。编磬置于墓室北壁。建鼓置于南壁钟架的东侧,瑟、笙、篪、排箫、短柄鼓在钟磬之间。这是一个典型的符合“诸侯轩悬”规制的钟鼓乐队。根据周代的礼乐制度规定,编钟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象征着等级和权力,是一种重要的礼器。对于不同社会等级可以享用的钟鼓乐队规模的大小,《周礼》中有明确的记载:“正乐悬之位,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意思是说,王所使用的乐队钟磬可排列成四面;诸侯三面;卿大夫两面;士只能排成一面。
游览的最后,请同学们欣赏一首由湖北作曲家编创的《楚商》,感受来自远古金声玉振的锵锵乐声。
楚商04:25来自小团老师简介
袁晓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教师,大学生艺术团民乐团指导教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音乐学方向的教研工作和民族器乐演奏,主讲《中国音乐经典》、《中国音乐地图》、《民族器乐合奏》等课程。
自幼学习音乐,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民乐系二胡专业,年获学士学位。同年任教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期间攻读艺术硕士,获硕士学位。曾先后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音乐学、音乐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学习中国传统音乐与音乐教学法等课程。年因在文化服务社会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被厦门市政府授予“优秀文化志愿者”称号。年组建福建省当时第一个“弓弦乐团”,并特邀鲍元恺先生为乐团作曲,与台南艺术大学弓弦乐团举行联合首演。年起任职于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年9月至年7月在中央音乐学院做国内访问学者,导师袁静芳,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参加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西安鼓乐演奏人才》培养项目。参与策划并演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承·华韵》民族器乐专场音乐会。先后于年、年作为主要策划与实施者成功举办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届音乐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三届大学生音乐节”。
图文来源丨公共艺术教育中心
编 辑丨赵家明
审 核丨曹方方
终 审丨高 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