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哪吒之魔童降世》爆了!一方面,是口碑“爆”了——自来水的口碑好评,从各大平台如潮水般蔓延出来,形成了全民推荐的局面。另一方面,票房也“爆”了。首日票房1.39亿,之后直线递增,截至8月6日晚22点,已达成累计票房超26亿的好成绩,预测票房攻破40亿+,很有可能成为国产票房前三的重要一员。这部取材自大众耳熟能详的封神题材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大玩创新,毫不意外地成为了这个暑期档实力最强劲的“黑马”,被直言是中国国产动画的标杆之作、国漫新希望,甚至这几年最棒的动画电影之一。在“哪吒”这部电影里,四家公司出品,超70家公司参与制作,几乎是动画电影制作的最高水准。电影导演饺子虽是新人,但以完全颠覆性的创作手法和独特审美将哪吒塑造成了一个叛逆的、有血有肉的混世魔王。他可以是不可一世的“魔童”,出身即肩负必死的命运,村民见了他就跑,人人畏惧且恨不得诛之;但实际上,在他孤独的个人世界里,需要被理解和认同的同时,“我命由我不由天”,孤身一人的哪吒,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陈塘关百姓对它的偏见。这个哪吒,本质上已完全区别于《哪吒闹海》,它是一个丑丑的、且不受人搭建的人物形象。反礼教和反传统审美的表达,又加入了方言、鬼畜暴漫风的玩性大发……电影的视效形成了一种审美的对冲感,告诉了我们哪吒也可以是其他样子的。同时,在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从制作到故事、画面到角色,甚至思想都有着惊人的表现力,看得人又燃又感动。而美术、剪辑、动作设计,乃至于配乐等,都处处都是亮点。尤其是配乐,它所秉持的创新精神,势必可以成为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最不容忽视的一环——先说时长,在分钟的动画电影里,配乐就占据了分钟,按照超过普通动画大电影的规模和顶配去制作,打造出一个浩大的中国神话宇宙观——音乐随剧情流动,配乐随人物情绪变化而变化,兼具市场性和人文性。其次,在“哪吒”中,配乐也贯彻了创新理念,贯穿中西,动用了包括中乐团、西乐团、合唱团、摇滚乐队等人的队伍来灌制音乐,因地制宜了多种配乐氛围,选择了包括二胡、唢呐、箫、铜管、弦乐等乐器为配饰。涉猎之宽泛,参与人数之多,配乐之隆重,也最大限度地放大电影的魅力。最突出的一个地方,便是哪吒在变身后,配乐由中乐和唢呐为主陡然变成了电吉他和西乐演绎,过往的童真烂漫一下子变成气势嚣张的烈焰,情绪上霎时完成了更迭。正因如此,当我们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