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江阴籍著名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刘半农先生留学伦敦大学时写下了不朽的诗作《教我如何不想她》。
诗以寄情,文以咏怀,纪念诗作创作周年江阴发布系列美文刊发推出第三十八篇金啸峰《听见江阴》。
听见江阴
文/金啸峰
听到江阴的声音,在远离江阴的时候。
当北京人听说我来自江苏南部、“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所在的江阴,开始正襟危坐,渴望了解“资本第一县”江阴经济的详情时,我仿佛听到了江阴的声音。
这种声音在北四环尤为明显。
在海淀区学院路的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当听说我来自江阴时,秘书处领导爽朗地笑了起来:“啊——江阴,欢迎来自霞客故里的江阴人!”因为江阴老乡徐霞客的缘故,我几乎是理所当然地被接纳到中国徐霞客研究会。这位年前从江阴马镇出发的伟大的旅行家,在各个时期和各个阶层都有粉丝,激励大家的是他的名言:“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徐霞客故居晴山堂
在中关村南大街的中国国家图书馆,近千人阅读而鸦雀无声的场景仿佛星辰满天,林立的书柜好像让人迷失的森林。抬头间,只见缪荃孙(半身像)平视前方,目光炯炯。这位被称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的藏书家、校勘家、教育家是江阴申港人。这一刻,耳畔响起他的那首诗:“独爱清寒境,来折淡荡人,凄凉今日事,酝酿古时春。”
在海淀黄庄地铁口的咖啡店等朋友谈事情,窗外是北京的严冬,窗内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心里潜藏的漂泊感油然而生。抬头间,“新东方”的招牌闪烁眼前,想起来自江阴夏港的新东方教育集团总裁俞敏洪,他的《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中有这么一句呼喊:“生命在于行动!生命在于自我的呼唤!把自己内心的希望和激情唤醒!”
这种声音,在北京还有很多。新街口外大街北京师范大学的顾明远先生曾教诲“应该像小草那样学习,随处生根,不要埋怨人生,不要浪费时间”,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沈鹏先生曾以“三春桃李经风雨,一曲弦歌唱曙天”的诗句吟诵江阴故里,刘半农曾在北京大学红楼轻轻唱出“教我如何不想她”……
声音,彰显着家乡的禀赋和魅力。游学在外,我也更自豪地归拢起江阴的名片,常用一个“听”字向朋友们介绍老家江阴:
听徐霞客的竹杖声。这位舍弃仕途、“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的江阴人,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经30年考察撰成了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他的竹杖声早已化作江阴人“敢攀登”的精神因子。
听忠义之邦的炮声。霞仙出暨阳,要塞锁大江。明末,江阴义民自发守城抗清81天,破敌24万,城破之日,江阴义民无一投降。阎应元诗:“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壮哉!江阴精神里的“民性刚”可见一斑。
听孙中山的演讲声。年秋末,孙中山先生到江阴考察,在桐梓堂发表演讲。孙先生在演讲中对江阴寄予厚望,号召“叫全国的文明从江阴发起”,至今仍振聋发聩、催人奋进。从此江阴之船勇创一流,县域领先。
▲孙中山先生纪念塔
听刘天华的琴声。作为一位中西兼擅、理艺并长又能会通其间的音乐家,刘天华改良二胡,使这件并不受人重视的民间乐器变成近代专业独奏乐器,他也被视为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基人。有人用刘天华十大二胡名曲标题的首位字纪念他:“良月苦独病,烛光悲空闲。”
听上市公司的锣声。年10月,“江阴板块”迎来第53家上市公司和第5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江阴这片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年GDP高达亿元,工业增加值领跑全国个县级市,被誉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
听远望号的汽笛声。一次次从江阴起航,远望号测量船集成测控、通信、导航定位、气象等系统,以及机械、电子、光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被誉为“海上科学城”。40年“追星揽箭”,远望船队在大洋深处奏响海天交响乐,演绎了功勋船和英雄城的相濡以沫,也吹响了江阴开放进取的号角。
踯躅在外,教我如何不想她,江阴!“出城”下海,从未迷茫,因为:听见你的声音,江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