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席,这是一个方言色彩很浓的语词。我很孤陋寡闻,不知道除我家乡以外,还有哪些地方在使用这个词。反正我认为,城里人叫“赴宴”,我们乡下人叫“坐席”。
坐席得有由头,也就是为什么事坐席。以前在我们乡下,大概有三类大事,要办席来给大家坐。一是婚丧嫁娶,我们俗称的“红白喜事”;一是“做大生”,“小生”一般是不做的,只有满六十岁以上的整十岁生日,名曰“起一”,大家才去祝寿坐席;再就是修房造屋,新房落成,名为“短水”,也是要办席来坐的。不像现在,什么事都要请人来坐席。小孩出生,满月要坐席,一岁要坐席,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都要坐席。有的甚至连做“散生”也要请客坐席。自己并没有修房造屋,在镇上,在县城买了套房,要搬家,庆祝“乔迁之喜”,要坐席。新婚坐席无可厚非,二婚三婚也兴师动众,大办宴席。这些,就未免有敛财之嫌了。
坐席是去祝贺人家,你不可能空着手去吃白食,总得带点礼物。以前,不管是乡邻还是亲戚,多是提点粮食做礼物,玉米、麦子、大米都可以,送面条的居多。数量也不多,粮食三两升就够了,面条也就两三把(一把一把是两斤)。后来开始送礼金,五元、十元不等,看亲疏程度,送二十元的就算大礼了。不像现在,送一百元基本拿不出手了,二、三百元算“平头礼”,关系近一点的就得送五百,一千了。有时一个月下来,光坐席送礼就得送出去两、三千,很多人不堪重负,怨声载道了。
坐席当然得吃好的。吃什么?以前物质匮乏,主要就是猪肉了。一般一个席一、两斤猪肉。如果主家殷实,一个席用上三、四斤肉,那就会受到客人的啧啧称赞了。那时的席,主要是“八大碗”。最先上的第一碗,是“三心”,也叫“卷子”,现在叫“贺菜”了,是用肥猪肉加鸡鸭蛋和面粉或芡粉调和蒸制出来的,一片一片的铺在豆芽或蔬菜上面,好看也好吃。第二碗是“红墩”,全是大肥肉,一人一小快,下面一般是用胡豆做垫菜。第三碗是“扣肉”,就是烧白,也是大肥肉,下面一般用干咸菜叶铺底。第四碗是“酥肉”,小块的肉,肥瘦均可,外面裹上面粉或芡粉用油炸制而成,上蒸笼大火蒸,就变得酥软了。也有鸡和鱼,鸡也是切成了小块的,碗里铺上糯米,鸡块点缀在上面,也上蒸笼蒸出来;鱼一般是买的干鱼,也剪成小块,裹上面粉或芡粉用油炸后再蒸。再加上一碗豆腐,一碗粉丝或海带丝,就凑足八碗了。待客人酒喝得差不多了,菜也基本吃完。最后再上一碗时鲜蔬菜,一碗咸菜,助客人下饭,席就接近尾声了。
现在不同了,主人家自己请厨师来家里办席的越来越少了,一般都是到镇上的馆子里或者是县城的餐厅里包席。主菜当然还是那“八大碗”,但在“八大碗”上桌之前,要先出八盘、十盘、十二盘凉菜。凉菜以卤味为主,猪舌、猪耳、猪肚,牛肉,烤鸭,鸡脚鸡翅,等等。主菜里的鸡和鱼也都是全鸡全鱼了,甚至开始上海鲜、甲鱼等这些高档菜品了。还有其他各种热炒,七荤八素,不一而足,层层叠叠,摆满一大桌。客人根本吃不完,有很大一部分被倒进了泔水桶,但主家毫不心疼,越是这样越显得主家财大气粗,大方好客。因为虚荣,因为攀比,这样的严重浪费,委实让人接受不了。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坐席,当然少不了要喝酒。我们这一带就有把结婚称作是“过酒”,坐席叫做是“吃酒”的说法。以前席上的酒,一般都是本地酒坊烤制的“包谷酒”或者“高粱酒”,度数高,价廉物美。喝酒也习惯喝“转转酒”,即是桌上用大碗倒满一碗,从“上位”的客人开始喝起,依次传给下一位。这样的喝法当然有点不卫生,但也其乐融融。后来才改成了一人一个杯子,酒量好的多喝,酒量不好的就少喝或不喝。现在的酒席上,已经不仅仅是白酒了,白酒也都是瓶装酒,价位也越来越高。还有啤酒,客人可以敞开喝,不限量。还有各种饮料,什么橙汁,酸奶,雪碧,可乐,都有了。
还有一种越来越奢华越来越攀比的东西,那就是为宴席助兴的节目。坐席多为喜事,以前在开席前放几挂鞭炮,图个热闹。现在鞭炮一放就可能是几十分钟,还兴放烟花。以前整个坐席过程中,主家会花上几十百把元钱,请几个乐师拉拉二胡,吹吹唢呐,多是喜庆欢快的曲子。现在都流行搭起舞台,花几千上万元钱,请专门的演出团队,在台上唱歌跳舞演小品了。也许坐席的人只顾着吃菜喝酒聊天,基本没人看,也无所谓,图的就是个喧闹气氛,以显摆出主家的富豪大气。
坐席的龙门阵还有很多很多,文章篇幅所限,不能再啰嗦下去了。就用我曾经的一段QQ“说说”来结束吧:谁是客?谁请客?谁是谁的客?谁请谁的客?为什么请客?请哪些客?客可不可以请客?可不可以不请客?可不可以不做客?……唉,请客与被请客,好繁琐!真让人烦不胜烦!中国人啊,可不可以少请几回客,少做几回客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