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瞎子阿炳,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瞎子”这个称谓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有点侮辱,但对于阿炳来说,已经是他形象中无法磨灭的深刻印记。一首《二泉映月》,让二胡重新登上历史舞台,也让阿炳闻名于世,人们想起他,总是那副既凄凉又坚韧的形象。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瞎子阿炳,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阿炳其实不叫阿炳,他叫华彦钧,他的眼睛一开始也不瞎,双眼失明那是后来的事情。阿炳的少年时期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即他的父亲接他上山前和上山后。阿炳的母亲吴阿芬本是当地望族秦家的少奶奶,只可惜她只嫁到秦家半年丈夫却突然去世。
在办理丧事的过程当中,吴阿芬与一个叫做华清的道士产生了私情。可是,当吴阿芬怀孕以后,华清却回到了雷尊殿上,对吴阿芬不管不顾。怀了孕的吴阿芬在秦家受到的待遇可想而知,就连阿炳,若不是秦家人没有做绝,也早已一命呜呼。
阿炳的童年是凄惨的,身边人都侮辱他,欺负他,不把他当人看。更悲惨的是,阿炳四岁那年,他的母亲不堪受辱投井自尽。阿炳的婶母实在看不下去,便将阿炳抚养。一直到阿炳八岁,华清已经是雷尊殿的道长,他见事情已经基本平息,才下山将阿炳接到山上。不过由于外界的非议,华清没敢告诉阿炳真相,只是收他为徒弟。
华清对于阿炳的愧疚让他极度的宠溺阿炳,不论阿炳想要什么,他都竭力满足。阿炳天资聪慧,尤其是在音乐上,可谓一点就通,加之在华清的教导下,阿炳很快就成为雷尊殿里道教音乐造诣最高的年轻人。
华清去世前,力排众议将雷尊殿传给阿炳,阿炳于是成为当家大道士,执掌雷尊殿。可是,华清的宠溺让阿炳养出嚣张跋扈的性格,加上交友不慎,阿炳又沾染上吸食鸦片的恶习。后来,阿炳不光将雷尊殿的钱财挥霍一空,还染上了眼疾和梅毒,很快双眼失明。师兄弟们早已对阿炳不满,便趁这个机会将阿炳逐出雷尊殿。
被赶出来的阿炳被迫拾起二胡,与寡妇催弟同居,两人在街头卖艺,一个拉二胡,一个收钱。在抗日时期,阿炳作出多首激励抗日,讽刺日寇的曲子,一时间名声大噪,成为民族英雄。但在私生活上,阿炳性情易怒,时常对催弟拳脚相加,但催弟为了生活一直不敢离开阿炳。
年,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找到阿炳,想录制二胡曲。当时已经病重的阿炳坚持着拉完了几首曲子,这其中就有二泉映月。教授问他这首二胡曲叫什么,阿炳说没有名字,随便弄的。《二泉映月》是他人给起的名字。
如今阿炳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张“良民证”上的标准照,照片上的他瘦弱,潦倒,神情严峻,但又透着些坚韧。可能这才是真正的阿炳,他是勇敢的爱国音乐家,是享誉世界的大师,同时也是一身恶习的江湖人。
民国往事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14.7购买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