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发展 >> 正文 >> 正文

吴冠中的画与话

来源:二胡 时间:2022/8/13
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http://m.39.net/pf/a_5333207.html

文/楚寻欢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伊始,全国绘画界尚以红色革命、传统程式为主流的语境下,吴冠中率先提出“形式美”且推崇创新语言之意义可贵而非凡。

“一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我要是出任主席,头一件事,美协解散!”、“(美院)都是一群不下蛋的鸡”、“美盲比文盲更可怕”、“美不是漂亮,漂亮不是美”、“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笔墨,其价值等于零”......路见不平一声吼,语不惊人死不休,吴冠中的话语总是如一把收割的镰刀,又似无声处听惊雷,犀利而精准。

相较于其语言和文字的辛辣劲爆,吴冠中的画偏甜,缺乏苦涩感,抑或说还有“漂亮”之嫌。不过他画江南民居确有自己别具一格的语言,也算画到了他自身天赋局限之极致。

吴冠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纸本水墨设色中国美术馆藏

吴冠中的画格调不算高,这或许与他人生不够跌宕的生命顺境有关。毕竟是体制内资深前辈,又是建国前民国政府派赴欧洲的最后几位艺术官费生之一,年少得志的吴冠中老来还庆幸喟叹:“没有改革开放,我现在恐怕跟今天宋庄的那些画家一样,生活在城市和艺术边缘。”然福祸本相倚,烧不死的鸟是凤凰,如果真的身处边缘逆境,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只是,人生没有如果,人生容不得一丝假设啊!

吴冠中的画格调不高,或许还与他的雅俗共赏观有关。他力求适应或讨好他的两个观众:“西方大师”和“中国老百姓”(见文末语录第43条),然而二者之间差距太大了,雅俗相悖,真能共享吗?

世事如沙,攥得太紧,流失得会更快。艺术家不是收藏家,艺术家的格局与胸怀在于“万物过眼,即为我有”。然而,把自己的作品攥得生疼的吴冠中又该如何释怀呢?

吴冠中纵横纸本水墨设色浙江美术馆藏

其实画道之难本就难于文学等诸多领域,因为对于一个优秀的中国画家来说,必然是文学家和思想者,其审美通感与综合艺术修养相辅相成。文化思想底蕴是一个艺术家必备的基本修养,除了天赋,勤奋和苦难的滋养,还需天时地利人和,甚至还需长寿等诸多因素和合造化。纵观吾邦千余年来,历朝历代文学大家、高僧大德可谓层出不穷,然绘画大师级人物却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甚至很多时代都是空缺的。同理,大书法家必然是大文人,但大文人未必就是大书法家,没有大文人的时代谈书法不过是扯淡。如是,艺术家是天生的,真正的大师级书画家哪个时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珍种。

作品是艺术家思想维度的外化,吴冠中独立深刻的话语文章与他的画一样是其思想维度的外化,这样珍贵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艺术。

由吴冠中的文章画论还让我联想到石涛的画及“画语录”,《石涛画语录》正是吴冠中所推崇的国宝,是“世界美术发展史上一颗冠顶明珠”。吴石画论影响均甚于其画,两者的相似度何其高!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必然?

吴冠中野草61x91cm布面油彩中国美术馆藏

吴冠中——这个脊梁坚挺的中国文人,尊鲁迅为精神上的父亲,尊石涛为中国现代艺术之父。正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偶像便有什么样的精神世界。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话是画之先声,不能说真话,艺术就不自由。吴冠中先生的话大于他的画,也从某种意义上成就并拔高了他的画。艺术家的生命状态大于艺术本身,这未尝不是一种更大的艺术。

吴冠中(—),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年6月25日23时57分,因病医治无效,医院逝世,享年91岁。

附吴冠中语录50条:

1、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却很多。如今的许多成功人士,包括企业家、媒体人、白领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想必都很出色,然而,遗憾的是很少有人懂得艺术和鉴赏。这些现象的屡见不鲜,其中暴露的不是不懂艺术,而是虐杀艺术,是没有文化的魔幻现实主义。

2、美盲的危害要比文盲更甚,因为文盲可鉴定,美盲是跨界的;文盲坑自己,美盲还祸害别人。

3、通俗与庸俗之间时乖千里,时决一绳,文学修养不等于审美眼力。

4、抄袭是从艺之贼,是创造之敌。

5、绘画,以其独立的视觉美感人,不依赖诗文的辅助,更非文学的注释或图解。

6、作品表达不好一定要毁,古有‘毁画三千’的说法,我认为那还是少的。

7、艺术家有师承的话,我觉得很可耻,如果我教的学生作品都像我的话,那是我教学的失败。

8、美应该是个人的,艺术怎么能‘派’呢?它是很微妙的一种个人感情表达。

9、徐悲鸿可以称为画匠、画师、画圣,但是他是“美盲”,因为他对美完全不理解。

10、美协机构很庞大,就是一个衙门,养了许多官僚,很多人都跟美术没关系,他们靠国家的钱生存,再拿着这个牌子去抓钱。

11、艺术家应该是“野生植物”,不是靠“圈养”就能出成果的。

12、中国没有鲁迅,这个国家骨头要软得多。所以我讲过很狂的话,齐白石是大画家,我说过一百个齐白石抵不过一个鲁迅,当然不好比,但我觉得齐白石少几个对于这个国家关系不是很大,但没有鲁迅,这个民族的心态就不行。

13、你可以调查一下,所有的美术家对美协、画院是什么印象?他们起的作用在哪里?他们为艺术的服务体现在哪里?他们的活动就是搞展览、大赛、评奖。大学扩招成了他们来钱的机会。我每天家里收到的杂志,都是些乱七八糟宣传自己的,这样搞就跟妓院一样了,出钱就给你办。

14、这几年,中国的美术馆、博物馆越建越多,硬件越来越好,但你收藏了很多垃圾,许多东西是走后门凭关系送进去的。现在一些国外美术馆,经常有中国人主动送画,回来就宣传炒作自己。

15、美术界大部分画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的作品情怀和境界上不来;美协和画院就是一个衙门,养了许多官僚……从中央到地方,养了一大群不下蛋的鸡;(人事派别之争)导致几十年里中国美术实际上没有什么发展和创见;有的人左右逢源,既在体制内拥有权力,又享受市场的好处。在这样一个泥沙俱下、垃圾箱式的环境里,艺术家泛滥,空头美术家、流氓美术家很多,好的艺术却出不来了。

16、现在很多大学老师不称职,一定要毫不客气地淘汰。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现在大学都搞综合化,理工科学校都在搞美术学院、艺术学院,老师要评职称,学生要拿文凭,都掏钱在刊物上买版面发作品。全世界很多美术家都没有学位、文凭这些头衔,什么艺术硕士、艺术博士,都比不上作品。

17、“美”不是“漂亮”,“漂亮”不是“美”!漂亮一般是缘于渲染得细腻、柔和、光挺,或质地材料的贵重如金银、珠宝、翡翠、象牙等等;而美感之产生多半缘于形象结构或色彩组织的艺术效果。

18、美,体现于风格。风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见。

19、作品的风格与质量才是作者最权威的签署。严格地讲,作品毋须署名,有水平的观众一眼就认出是谁的作品,真有生命的作品是无法仿制的,如鲁迅的文章和梵高的画。

20、风格之形成绝非出于做作,是长期实践中忠实于自己感受的自然结果。

21、风格是可贵的,但它往往使作者成为荣誉的囚犯,为风格所束缚而不敢创造新境。

22、古代东方和现代西方并不遥远,已是近邻,他们间不仅一见钟情,发生初恋,而必然要结成姻亲,育出一代新人。

23、常常,人更像只会点头和摇头的蛹,天天盼望着酿蜜的天赋...

24、当我在山野写生风景,一步步前行寻找新境,永远吸引我的是新貌,新的神秘。神秘一朝被洞悉,日久生厌,又竭力探索别样的神秘。人的一生就这样为求新而耗尽精力,最终都留下看不到明天的遗憾。

25、人,从躯体到精神,是独立的个体,这个硬道理决定了人的孤独,孤独是人的本分。但人偏偏不本分,爱群体,生活的欢乐和意义都体现在群体活动中,虽然人们也欣赏独来独往的老虎与雄鹰。有了群体,人们才步入创造,个体比之群体,其间差异难以衡量。

26、人生大舞台,人人有谢幕的时刻,真正谢幕了,我所见第一个沉痛的谢幕是鲁迅之死。鲁迅自己没有向读者谢幕,群众潮涌般送丧,沈钧儒大书“民族魂”三字覆盖了鲁迅的遗体,道出了全国人民心头的评语。钱锺书生前明确谢绝一切丧仪,他的谢幕似乎最冷落,但人们一直在读他,他其实永远谢不了幕。无数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艺术家,最后不知所终,无幕可谢,但作品永远在人间闪光。

27、上帝是杰出的悲剧编导者,编演了太多的人间悲剧,洒向人间都是泪。但她是失败的喜剧作者,因她从来就妒忌人生的完美,多少盛开的鲜花被她喷吐毒液,英才早逝,哲人其夭。但我处处碰见我不喜欢的寿字,人们爱寿字,是愿望,并不意识到其虚妄,其欺骗。一位友人给我照了一张相,神情是像的,他在相片下印一排小字:贺吴先生八十五诞辰,又在右页大红底色上书写一个大大的寿字。我剪去那红底寿字,留下了照片。

28、常有人送来一些延年的补品:人参、鹿茸、灵芝......我虽瘦,却顽固地不吃任何补品,并对友人说:羊吃草长肉,生命只靠自身的机能,若用补品来退化机能,何苦呢。显然我的观点经不起科学一击,但我决不吃补药,我将巨大的鹿茸挂起来作装饰品,欣赏其抽象的形线构成。

29、老来仍轻松愉快地作画,熟门熟路的工作,不费劲,还开心,确是养生之道。然而创造性劳动属生死搏斗,呕心沥血的长寿者还是少数。不走重复老路,不抄袭自己,在珠穆朗玛峰上想更跨前一步的牺牲者历来倒不属于少数。

从艺以来,如猎人生涯,深山追虎豹,弯弓射大雕。不获猎物,则如丧家之犬,心魂失尽依托。在猎取中,亦即创造中,耗尽生命,但生命之花年年璀璨,人虽瘦,心胸是肥硕壮实的。

虽行伍出身,老了的廉颇也难跨鞍马,进入老、病,如何度日。我进不了所谓幸福的晚年生活,老牛靠反刍度日。

30、“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二十年前我曾竭力想为鲁迅这句诗作幅画,试研朱墨作春山。诗中画或画中诗,其间关系复杂,恩怨交错,大量的情况是诗作了画的注脚,或画作了诗的图解,简单化了。我首先着眼于绘画的造型本色,用墨线勾绘山水,其间穿插红、绿流动之线,以表现春意,有一幅赠了鲁迅博物馆。这次用朱色块绘山,朱墨作了画面主体,但如缺黑、白、灰块的呼应与拥抱,朱色便失其活力。

31、艺术作品的价值寓于真情实感。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固然须具备才华、功力、经历、素养等等诸多因素,但其出发点,必然是:真情。具备这些复杂而艰难条件的作者不多,真正杰出的作品稀有,古今中外,均不例外。风格之诞生缘于情感之赤诚。虛情假意与装腔作势,绝对伪造不出风格来。

毕加索说:“创作时如同从高处往下跳,头先着地或脚先着地,事先并无把握。”自己无从事先设计自己的风格。

32、月亮与太阳各有自己的半个世界,似无可争,但偏有“醒”与“梦”之争。庄周梦蝴蝶,蝴蝶梦庄周,谁说日光下是醒,月光下是梦?

33、我把四季用来等你。

34、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我国传统绘画大都用笔、墨绘在纸或绢上,笔与墨是表现手法中的主体,因之评画必然涉及笔墨。逐渐,舍本求末,人们往往孤立地评论笔墨。喧宾夺主,笔墨倒反成了作品优劣的标准。

35、消亡前,人往往苦于孤独感;消亡后呢,孤独感也消亡了?或开始永恒的、真正的孤独。

36、“等待”寄寓于”希望“,“希望”依偎着“等待”。

37、“我一生只看重三个人:鲁迅、梵高和妻子。鲁迅给我方向、给我精神,梵高给我性格、给我独特,而妻子则成全我一生的梦想,平凡,善良,美。”

38、正值那感情似野马的年龄,为了爱,不听父亲的劝告,不考虑今后的出路,毅然沉浮于茫无边际的艺术苦海,去挣扎吧,去喝一口一口失业和穷困的苦水吧!我不怕,只是不愿父亲和母亲看着儿子落魄潦倒。我羡慕过没有父母、没有人关怀的孤儿、浪子,自己只属于自己,最自由,最勇敢。

39、代沟不是以时代来划分的,而是以思想来划分的

40、我这一辈子啊,很孤独。我有亲人,但一步步往前走时,亲人渐渐不理解,你走得越远,中间距离就越远。亲情,我并不很看重。至于朋友,只能某一段同路而已,过了这一段,各走各的路。一辈子的同道,几乎没有。这时代有太多的虚假,与我们那个时代比,垃圾更多,人心更虚伪,所以更难求知音。

41、人生只能有一次选择,我支持向自己认定的方向摸索,遇歧途也不大哭而归,错到底,作为前车之鉴。

42、常常,人仿佛是一只爬行者的小甲虫,被挤压在生活的巨石与巨石之间,剩下的可供爬行的缝隙窄而小,细而长...

43、我有两个观众,一是西方的大师,二是中国老百姓。二者之间差距太大了,如何适应?是人情的关联。我的画一是求美感,二是求意境,有了这二者我才动笔画。我不在乎像和漂亮,那时在农村,我有时画一天,高粱、玉米、野花等等,房东大嫂说很像,但我觉得感情不表达,认为没画好,是欺骗了她。我看过的画多矣,不能打动我的感情,我就不喜欢。

44、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不分东方与西方,好比爬山,东面和西面风光不同,在山顶相遇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毕加索能欣赏齐白石,反过来就不行,为什么?又比如,西方音乐家能听懂二胡,能在钢琴上弹出二胡的声音;我们的二胡演奏家却听不懂钢琴,也搞不出钢琴的声音,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视野窄。中国画近亲结婚,代代相因,越来越退化,甚至变得越来越猥琐。

45、画家走到艺术家的很少,大部分是画匠,可以发表作品,为了名利,忙于生存,已经不做学问了,像大家那样下苦功夫的人越来越少。

46、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香港举办了一个现代中国画展,媒体突出宣传两个重点主题:黄宾虹代表传统,吴冠中代表创新。他们评价我是叛逆的师承,“代表了一股巨大的超越传统的创新力量,令国画艺术焕然一新。”我在艺术上要求太严格了,考虑到百年以后的中国画前途,只是苦了自己……

47、整个社会都浮躁,刊物、报纸、书籍,打开看看,面目皆是浮躁;画廊济济,展览密集,与其说这是文化繁荣,不如说是为争饭碗而标新立异,哗众唬人,与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之朴素心灵不可同日而语。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

48、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感情有真假,有素质高低的不同,有人有感情,但表达不出思想。我现在更重视思想,把技术看得更轻,技术好不算什么,传不下什么。思想领先,题材、内容、境界全新,笔墨等于零。

49、我的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我把“女儿”都嫁掉了,我希望普通人能够在各大美术馆里看到我的画,我不希望我的画藏在收藏家和银行的仓库保险箱里。

50、我负丹青!丹青负我!

-END-

楚寻欢

寻欢论艺,随艺寻欢

楚国人,南蛮北漂客,业余艺评人。喝尽欢的酒,唱流浪的歌,凡此种种皆为随艺而行的一种寻欢。

推荐阅读

吴冠中:美不是漂亮,漂亮不是美

艺术扯淡断想

楚寻欢

听到所谓书法硕士、书法博士与博导,我就笑了

自古从书画家走到艺术家者凤毛麟角——闲话曾宓与尉晓榕

当代大师们的底裤——从蔡志忠到范曾、黄永玉、崔如琢

时常装逼身不知,大声笑问我是谁?——从老师到大师、网红的登台

楚寻欢:文人风骨的缺失成为艺术界发展的软肋

楚寻欢:守住艺术批评的底裤

丑陋的中国职业艺评家续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