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发展 >> 正文 >> 正文

二泉映月,一把二胡拉断腰,盲人阿炳用两根

来源:二胡 时间:2022/8/11
只看白癜风的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当把时光的镜头拉回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这个各路风云人物齐聚的大时代中,有人一掷千金就有人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有人抛头颅洒热血为国为民,也有人在强权面前表现出一副,卑躬屈膝的奴才相。

歌舞升平难掩时代悲歌,万家灯火不抵家书一封。在波谲云诡、风起云涌的大环境中,人们为了生存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终究挡不住时代洪流的冲击,以及灯红酒绿的诱惑,很多富甲一方的豪门子弟,转瞬间就能成为街边的流浪汉。

也有很多善于钻营的小人物,逮住机遇一跃而成为社会名流。在兵荒马乱、思想混沌的年代,根本不可能置身于事外。很多小人物为了生存不得不随波逐流,作为社会最底层的蝼蚁,除了生存还能渴求什么呢?

瞎子阿炳就是当时社会中,众多为了填饱肚子而不得不,上街卖艺的小人物代表。现在或许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了,因为他应去世71周年了,想必骸骨早已经化作一抔黄土,但他独具民族意蕴和个人魅力的音乐,却像一个永恒的文化符号一样流传至今。

了解阿炳的人都替他惋惜,他是不幸的因为生在了动荡年代,作为一位民间卖唱艺人,他失去了最宝贵的眼睛,从此人生也陷入了一片黑暗,最后因为贫病交加离开了人世;但阿炳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的音乐得到了认可和传承,时至今日《二泉映月》依然动人心弦。

瞎子阿炳和艺术人生

世人只知道瞎子阿炳,却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作为一位以拉二胡为生的民间艺人,或许也根本不值得大众去记住他的名字。因为出生于晚清成长于民国的阿炳,就像一颗饱受北风吹袭的小草一样渺小,人生听他拉二胡只是一种消遣而已,谁又会在乎他是谁呢?

年8月17日,阿炳出生于江苏无锡市,雷尊殿旁的“一和山房”。他的父亲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道士,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样样精通。受到父亲影响的阿炳,自幼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他后来从事民间音乐演奏埋下了伏笔。

阿炳四岁时生母去世,虽然他当时尚未懂事,但没娘的孩子就像一根草。虽然后来同族的婶娘可怜阿炳年幼,将其带回自己家中抚养,但幼年丧母给阿炳的心理,也造成了很大的隐形创伤。由于缺少母亲的呵护和管教,其成人之后放荡不羁的行为可能与此有关。

阿炳八岁那年在父亲的授意下,成为了雷尊殿里的小道士,并开始了三年的私塾读书生涯。十二岁的时候父亲开始传授他民族乐器,由于阿炳的音乐天赋极高,再加上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恒心,使他在笛子、二胡演奏方面突飞猛进。

阿炳曾在去世前将自己的学艺往事,分享给了自己的好朋友,他回忆当年父亲教自己乐器的时候非常严厉,为了训练他吹笛子的气息,不仅让他迎着风口用力吹,而且还要在笛子的尾部负重,目的就是为了增强腕力,而这些对他来说都受益匪浅。

当年,阿炳学二胡时更是吃了很多苦,由于二胡的琴弦特别细,而且拉二胡的时候需要反复用手去找节奏,所以他的手摸出了很多老茧,但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习得一身本领,并成为了自己讨生活的手艺。

年刚满十七岁的阿炳,在父亲的介绍下成为了一个专职的道教音乐吹奏者。由于他自幼苦练基本功,并且对民族音乐有特别独到的理解,所以这个职业对他来说得心应手。由于阿炳的模样十分俊俏,并且还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所以被时人誉为“小天师”。

而“小天师”美誉的由来,除了和他在音乐方面的素养,以及生的一表人才有关之外,还与他是一为正一派道士有关系。原本以为生活会这样平淡如水的一直过下去,但让阿炳意想不到的是唯一的亲人,也于年撒手人寰了。

而此时的阿炳虽然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但由于缺少了人生的领路人,所以他的生活开始变得没有目标,并且开始和不三不四的人交往,最终导致他走上了人生的不归路。他在朋友的引诱下开始吸食鸦片,并且经常流连于花街柳巷。

他的大好年华就这样被浪费,并且因为吸毒而导致家财散尽,甚至还被毒瘾折磨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由于他经常出了烟馆就奔窑子,所以染上了一身的脏病,最终因为没钱治病耽误了病情而导致双目失明。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正常人想要好生活都非常困难,更何况是一个双目失明的残疾人呢?芭比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甚至还曾几度流落街头,幸好他的父亲教会了他一技之长,为了生存瞎子阿炳走上了街头卖艺为生之路。

从年开始一直到年阿炳去世,在长达32年的时间里,瞎子阿炳的生活一直都处于困顿之中,虽然在街头卖艺也能勉强为生,但也只是能填饱肚子而已。作为幼年丧母,青年丧父的苦命人,阿炳的一生犹如戏剧一般,充满了跌宕起伏的人生咏叹。

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瞎子阿炳的眼睛瞎了,但是他的心却不盲,虽然年时的他放浪形骸,但也遭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四十岁的阿炳在历尽千帆之后,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在中国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老百姓的生活愈加难捱,阿炳和同居的寡妇催弟的生活,几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但是作为底层百姓阿炳只能依靠卖唱艰难度日,而催弟则给被人洗衣缝补赚取微薄的生活费。但当抗日的星星之火烧到了阿炳的家乡无锡时,他也深受感染并用二胡演奏革命歌曲。

虽然他只是一个贫弱的苦难百姓,但是却用手中的二胡,为宣传抗日尽一点绵薄之力。无锡被日军占领之后阿炳和催弟赴上海避难,为了生活他继续在上海街头卖艺,但收入根本不尽如人意,他们的生活依然肘襟见肘。

想必当初阿炳能够想到人到中年的不易,想必也就不会成为纨绔子弟,更不会因此而双目失明、疾病缠身。但世上没有后悔药,为了生活阿炳一边拉琴卖艺,一边寻找可以落脚之地。后来他曾在昆曲班仙霓社担任琴师,主要负责弹奏三弦,也算是重操旧业吧。

在上海旅居的几年中,阿炳更加感受到了生活的疾苦,一边是霓虹闪烁的花花世界,一边是连饭都吃不饱的现实,让阿炳对当时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二胡独奏曲《听松》,表达了不愿做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热情。

这首曲子以二胡独特的琴音和韵味,以豪迈的气魄和充沛的情感,挥洒着阿炳对祖国的一片赤诚。此时的阿炳已经蜕变成了一个,有思想、有方向的民间音乐家,并不断尝试在道教音乐的基础上,创作更多可以体现社会现实的音乐。

阿炳回到故乡,开启了创作生涯

年阿炳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虽然依然像从前一样以卖艺为生,但此时的他却在闲暇之余构思创作。他的眼睛虽然看不到光明,但却可以用心去体会人间百态。他最常去的卖艺地点位于崇安寺茶馆门前,因为在这里可以更接近生活,也可以让他的曲子更接地气。

阿炳是一位饱经沧桑、战乱之苦的普通老百姓,更是一位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民间音乐家,他为了能将父亲流传给自己的音乐发扬光大,所以不断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摸索、创新。他每天上午都去茶馆搜集各种见闻,然后融入自己的创作思路中。

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在街上拉二胡,一声声琴音打破了夜空的寂静,而这份弥足珍贵的孤独这只属于阿炳。在这期间他演奏创作的《寒春风曲》,从这首二胡曲名中,虽然可以感受到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意境,但乐曲本身却更有深刻的寓意。

每当阿炳演奏这首二胡曲子的时候,很多曾经的往事都没见过他的脑海中,当曲子随风飘荡于人来人往的街道上时,仿佛在每个人的耳畔都绽放出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被压迫的沉重叹息和生活苦难。

阿炳的一生都是苦难的代名词,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而且幼年时丧母青年时丧父的经历,都在他的心上刻下了深深的伤痕。阿炳苦难坎坷抗争的一生,都随着凄厉、婉转、动人心弦的曲子而飘荡。

后来他又相继创作出了,传世名曲《二泉映月》,以及它姊妹篇《梵音》,虽然阿炳本人说这是道家失传了的曲调,但却充满了阿炳的曲风。听过阿炳拉琴的人,都无不佩服阿炳琴艺之高超,仿佛听着他的曲子就能感受到无尽的凄凉之感。

二泉映月,一把二胡拉断腰

民间流传着一副非常经典的对联,上联为“二泉映月,一把二胡拉断腰”;下联则是“百鸟朝凤,数把唢呐吹一生”。如果说唢呐代表的是民乐中最声情并茂的演奏技巧,以及最能体现人心的慷慨苍凉,那么阿炳的《二泉映月》就能直击人心中最脆弱的情感。

如果用一首曲子去代表阿炳的一生,想必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认为是《二泉映月》。因为每当听到这首曲子的时候,仿佛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阿炳拉胡琴的影子,当曲子从娓娓道来进入跌宕起伏时,阿炳的形象也逐渐浮出了水面。

阿炳生平唯一留存下来的影像,是一张日伪统治无锡时期,给每一个当地老百姓颁发的“良民证”。在这个充满屈辱的证件上有一张标准照,照片中的男人带着一顶破毡帽,一副黑色的墨镜下是消瘦的脸庞,形容枯槁的身体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走。

阿炳虽然是民间卖唱艺人,但是他的琴艺十分高超,不仅可以用二胡模仿人们说话、叹息、欢笑,还能模仿鸡鸣狗叫等声音。甚至还有人看见过他将琵琶放在头顶弹奏,可见阿炳在二胡方面的艺术造诣,已经超越了他的民间艺人身份。

抗战胜利之后由于阿炳的身体越来越差,并且久治不愈的肺病发作,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过吐血的症状。由于身体的原因所以阿炳从此不再上街卖艺,为了生活他又不得不替人修胡琴为生。这样的生活让他的病情雪上加霜,并且成为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年9月25日是阿炳人生中最后一次演出,或者也可以将这次演出成为阿炳的人生谢幕表演。幸运的是阿炳的很多二胡曲,都得到了抢救性的保护,尤其是《二泉映月》更是由他本人亲自演奏。

并由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教授,使用进口钢丝录音机录下了,这样的阿炳用一生的时间和个人的苦难,创作出来的《二泉印月》,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依然被人们所喜爱。《二泉映月》可以称得上是阿炳,作为街头艺人卖艺生涯中,最动人心弦、最具有共鸣的乐曲。

而且这首乐曲不仅紧扣时代脉搏,以及阿炳个人的凄凉身世和坎坷经历,而且还蕴含着很多让人闻之落泪的故事。也许命运给阿炳的磨难,也成就了他动人心魄的乐曲。阿炳作为父亲华清和的私生子,或许人们只知道他是瞎子阿炳,却不知道他的原名叫华彦钧。

结语

瞎子阿炳作为上个世纪苦难老百姓的代表,以及街头卖唱的民间艺人中的翘楚,虽然已经离开我们70多年了,但他创作的很多经典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昭君出塞》等,却依然飘荡在他的故乡无锡的上空,并飘进了每一个人的耳朵和心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