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图片 >> 正文 >> 正文

江中故事我们的那些年

来源:二胡 时间:2023/7/26

-11-:07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潘楚琴

犹记得“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峥嵘岁月,转眼已是“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年华。每忆往昔,总有一番惆怅,然于黯淡中却始终有一片亮色挥之不去,念起就不禁聊发少年狂,对同学、对恩师、对母校的感念如泉般涌起。

心心念念之处

我读初中时的江山中学,是一段青春岁月的“同义词”。她坐落在西山脚下的县河西路。印象中,校园是那么的宽广,或许是因为学校是当年未谙世事的我们心中最大的世界吧!两幢教学楼相依在大操场南侧,在楼上观看大操场上进行的县里的各种大型活动,总会带给我得天独厚的优越感,仿佛这座楼就是我的私人“碉堡”。踩着铃声冲下教学楼,就像弹琴一样跳跃在通往食堂的石子路上,心里冀望午饭的香味,心情永远都是雀跃的。路边除了一棵粗壮的桂花树,还有两棵高大的柿子树。从光秃秃的冬天盼望到挂满红彤彤果实的秋天,最初我们只是回味柿子甜蜜的滋味,现在想来,闻着随风扑鼻而来的桂花香,听着风吹过柿子树的枝丫带来沙沙的低语,想方设法只为摸一下生涩的青柿,这才是最美好温馨的体验……

最忆歌舞青春

加入文宣队的体验是江中生活的精华。每当我翻开珍藏的相册,届文宣队的合影总是占据我最多留恋的目光。看!这是李端贞老师,年轻、帅气,戴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他教我们语文,又是班主任,同时也是文宣队的带队老师,会打篮球,还会拉二胡。他沉着内敛,比较严肃,我们不管“疯”成什么样,一旦看到他,便马上会安静下来。那是濮阳春老师,他教音乐,会作曲,是我们文宣队的导演。梳大背头,穿白衬衣,走起路来总是从容不迫,十足“艺术家”的风范。记得有一次我们排练舞蹈《大刀进行曲》,大家分四排手拿大刀随音乐舞动。当唱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时候,濮阳春老师觉得同学们的动作力度发挥得不够,就大声喝令“砍鬼子要狠!你们朝我砍过来!”紧接着就做了个被砍倒状,顺势躺在地上,根本就没顾及他的白衬衣!同学们见状,忍不住捧腹大笑!濮阳春老师却仍然一本正经给我们示范。瞧,还有邱照华,我们的连长兼宣传队队长,擅长画画,组织能力很强,对班级工作很负责,为同学服务很热心;可别忘了王兰英,我们文宣队的门面——节目主持,她落落大方的台风羡煞我们;坐在第一排右侧第一个的是宣传排排长徐敏华,照片上还有武国庆、张丽莹、蔡春芬、周东红、姜献敏……

我们文宣队员确实比其他同学辛苦很多。除了白天要上好文化课,晚上和星期天,甚至连寒暑假也不休息,不是在学校排练节目就是参加演出。当时,江中文宣队的足迹遍布城乡,不管到哪里演出,来看我们演出的观众总是场场爆满!我们演出的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京剧《红灯记》选段、《智取威虎山》选场、组歌《毛主席的建党路线放光辉》、话剧《唐官信》、舞蹈《唱支山歌给党听》……我们全身心的投入也很快地感染了观众们,他们的脸上、眼中尽是享受和赞许。有一次,我们到部队慰问演出,部队首长赠送给每人一枚圆圆的、带齿边的毛主席像章,我把它佩戴在胸前,心中是满满的骄傲和自豪!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份相当珍贵的礼物!

没有演出任务的晚上,通常我们都在学校排练。偶尔空闲的时候,我们几个女生会在校园边县河的八角亭里或站或坐,三两组队,亮嗓子秀一回……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在学校排练室里排节目。排练室西傍县河,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的排练才开始,嘹亮的歌声、悦耳的器乐声,不时飘荡在县河上空……

说到唱歌,那曾是我的最爱。但文宣队里不乏能歌善舞的好手,和他们在一起,我总是感到羞怯,特别放不开,老是担心自己表现不好会拖了大家后腿,为此曾非常苦恼。细心的李老师发现后,就鼓励我多尝试几次,同学们也不断地给我加油。有一次,李老师安排我担任《不忘阶级苦》节目的幕后领唱。演唱前,我暗暗给自己打气,你行的,你行的,你行的……一曲终了,当观众热烈的掌声响起来时,我知道,我成功了!兰英同学后来悄悄告诉我,李老师对同学们说,今天的潘楚琴真不错,这么有激情,这么奔放啊!我的脸腾地红了……现在回想起来,激昂青春,勇敢无畏,能和这么多同伴共同歌颂岁月,这才是少年独有的浪漫之事啊!

友谊天长地久

除了文宣队的活动,日常学习生活也是弥足珍贵的经历。那时除文化课学习外,兼有学工、学农活动,许多时间是在社会实践中度过的。记得在电机厂学工时,上午的课堂就在食堂餐桌上;下午则下车间钉打稻机的齿轮;在陈家安学农,教室是农户的泥瓦屋,七八个同学住宿在一户农家,睡的是从学校运来的上下铺。我和徐敏华、张丽莹、姜献敏等成为临时舍友。我们一起下农田,一起收割,一起学做各种农活,真正是“做中学”。李老师带班有方,同学们都能自觉遵守组织纪律,房东门前的桃树、李树、熟透的蜜桃挂满枝头,色香诱人,也绝没有一个人偷摘,嘴馋了想吃就向房东买。呵呵,体验艰苦生活的过程也有大饱口福的时候。有一次曹建华、郑建生等男同学从城里带回一斤蝴蝶酥,来找我们商量宣传队的事情,就慷慨拿出分享了。七八个同学围坐在一起,谈着,笑着,不知不觉地就把它吃了个精光。在那个糕点品种极少的年代,蝴蝶酥可是稀罕物哦!舌尖上的记忆无比香甜。

唯一的一次夜行发生在军训时,那是一次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夜行军拉练。晚上七点,同学们在学校操场集合,目标是步行到大溪滩,路程有十多里。出发前大家都被告知口令,半道上不断有同学传来口令“阳光”,我们争先恐后地回应“普照”!压抑着的声音掩盖不住高涨的情绪,新鲜的刺激让大家都激动无比。突然,听到前面有同学在尖叫!……一番打听才知道原来他卧倒时竟扑在牛粪上了!大家都觉得又好笑又同情,最后还是连长邱照华脱下了外衣给这位同学换上,这才解开了他的尴尬。之后,行军路线改往山坡上行走。顶着漆黑的夜空,走着,走着,山道两旁不时有绿悠悠、蓝莹莹的亮光出现,有同学说这里有坟堆,是鬼火……原本就胆小的我听后毛骨悚然,把并排的张丽莹的手抓得紧紧的。丽莹安慰我说:“你不用怕,哪里是鬼火啊?这亮光肯定是坟地里的尸骨腐烂后,从骨头里跑出来的磷,遇到空气而发生的自燃……”听了丽莹的话,我慢慢地鼓足了勇气,不停给自己暗示,这不是鬼火,这是萤火虫发出的亮光!这次夜行军直到深夜12点才折返,回家的路上,老同学、老邻居何迎建一直护送我安全到家。一生中唯一的夜行军,那份好奇又刺激的心情和迎着微醺的山风而行的感觉,成了我一生最难忘的回忆。

50年光阴倏忽,留下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年轻时的经历。我们共同在江山中学走过的那些年,用激情吟诵青春,这是我人生的珍宝,是我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

谨以此文纪念我们的那些年!

作者简介:

潘楚琴,女,年江山中学初中毕业。曾担任江西南昌铁路局生活段第五幼儿园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