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物质文化遗产有34国家级的,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鸿山墓群;2、泰伯庙和墓;3、惠山镇祠堂;4、东林书院;5、昭嗣堂;6、天下第二泉庭园及石刻;7、阿炳故居;8、荣氏梅园;9、寄畅园;10、薛福成故居近代建筑群;11、京杭大运河;12、阖闾城遗址;13、大窑路窑群遗址;14、惠山寺石经幢;15、小娄巷建筑群;16、无锡县商会旧址;17、秦邦宪旧居;18、茂新面粉厂旧址;19、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20、佘城遗址;21、兴国寺塔;22、适园;23、黄山炮台旧址;24、刘氏兄弟故居;25、江阴要塞司令部;26、国山碑;27、骆驼墩遗址;28、宜兴古窑址;29、西溪遗址;30、蜀山窑群;31、周王庙及碑刻;32、宜兴徐氏宗祠 明;33、荡口华氏老义庄;34、江阴蚕种场。
1、鸿山墓群。鸿山墓群实际为春秋战国时期吴越贵族的墓葬群,对越文化及越国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泰伯庙和墓。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鸿山镇鸿山西坡,泰伯庙和墓是为纪念周太王长子泰伯而建。
3、惠山镇祠堂。惠山镇祠堂,历史上自唐、宋至民国末期,共有记载的祠堂及祠堂建筑物总数在一百二十处以上。
4、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5、昭嗣堂。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硕放街道孙安路,始建于明朝嘉靖七年,是无锡的一座较为完整的明代楠木厅,对研究明代的建筑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
6、天下第二泉庭园及石刻。位于惠山古镇景区文物古迹区内,指惠山泉所在的庭院及刻有“天下第二泉”的石刻。因唐代茶圣陆羽认为”惠山泉居天下第二“而得名“天下第二泉。
7、阿炳故居。位于旧城区的中心,即为原雷尊殿道馆,阿炳不仅出生于此、逝世于此,而且其传世名曲也大都创作于此。
8、荣氏梅园。为民国时期无锡著名民族工商业人士荣德生抱着“与众人同乐开创园囿”的宗旨择地、创建的江南名园,为“小桃园”故址。
9、寄畅园。地处无锡市西郊东侧的惠山东麓,毗邻惠山寺;始建于明正德十五年,兴盛于明万历至清康乾年间,是江南地区山麓别墅式古典园林、无锡市唯一的明代古典园林。
10、薛福成故居近代建筑群。整组建筑气势雄伟、特色明显,体现了清末西风东渐的时代特征,填补了中国建筑史上的空白,有“江南第一豪宅”之称。
11、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横贯于无锡市的古运河段以吴桥经西水墩、南门至清名桥这长约6公里的河段最具江南水乡风情。
12、阖闾古城遗址。为春秋时期城池遗址,是扼守太湖北部的军事战略要地。
13、大窑路窑群遗址。为明朝至清朝的砖瓦窑遗址,是中国古代砖瓦的重要原产地之一。
14、惠山寺石经幢。惠山寺石经幢是现今无锡地区保存最为完好,且年代最为久远的佛教石刻艺术遗珍。为研究我国古代佛教艺术和无锡地方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5、小娄巷建筑群。小娄巷历史街区始于宋,盛于明清,虽历经风雨、战火,但久经不衰。它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延续,育人的摇篮。
16、无锡县商会旧址。无锡县商会旧址自建成至年,始终作为无锡工商业的智慧联络中心,与附近街巷组成近代街市的剪影,是无锡近代民族工商业的重要遗产。
17、秦邦宪旧居。秦邦宪故居位于无锡城中崇宁路,故居原是无锡地方名流、秦邦宪的族叔秦琢如的家宅“既翕堂”,建于清光绪末年。
18、茂新面粉厂旧址。茂新面粉厂是无锡第一家机制面粉厂。它由民族工商业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等人在清光绪二十六年筹资创办,次年建成。
19、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位于江苏省江阴市马镇南旸岐村。徐霞客是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其故居建于明代,三进院落式住宅,现存古建筑五栋十七间,均为硬山式建筑。
20、佘城遗址。位于无锡市江阴云亭镇花山东侧,为一座规模不小的从夏至周时期古城,其建筑和使用年代距今约三千多年。
21、兴国寺塔。坐落在江阴市区南街和中山南路相交的西侧,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是一座古塔。
22、适园。江阴适园位于江苏江阴市区南街,占地七亩有余,为邑人陈氏金于清咸丰四年就宅旁隙地所建,本名适园,俗称“陈家花园”。
23、黄山炮台旧址。位于江阴黄山风景区内,又称江阴要塞。黄山炮台享有“江河门户”,“镇航要塞”之称,自古为军事要地。
24、刘氏兄弟故居。位于澄江街道西横街,是江阴“刘氏三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文学家、语言学家刘半农;民族音乐家、现代二胡学派奠基人刘天华;民族音乐大师、作曲家、教育家刘北茂三兄弟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处所。
25、江阴要塞司令部。江阴国民党要塞司令部旧址为一组中西合璧建筑,建有前、中、后房屋三进及二侧厢和花园、天井。
26、国山碑。刊刻于孙吴天玺元年的一方碑刻,由中书东观令史、立信中郎将苏建书丹,属篆书书法作品,现位于江苏宜兴张渚镇善卷洞国山上。
27、骆驼墩遗址。骆驼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宜兴市新街镇夏姜村唐南村,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骆驼墩遗址分南北两区,南区在名为骆驼墩的自然岗地。
28、宜兴古窑址。宜兴古窑址主要分布在丁蜀、西渚、新街等镇(街道),由小窑墩遗址、涧众唐龙窑、真武殿窑群、筱王村窑群、前墅龙窑、前进窑遗址等组成。
29、西溪遗址。位于宜兴市芳庄镇溪东村西溪自然村,是新石器时代遗址。
30、蜀山窑群。位于宜兴市丁蜀镇蜀山的东南至西北方向山麓。蜀山窑烧制的陶瓷品种繁多,几乎涵盖了明清时宜兴窑的所有品种。
31、周王庙及碑刻。坐落在宜兴宜城镇南大街东庙巷底,是奉祀晋代改恶从善、射南山虎、斩长桥蛟之周处的庙宇。是江南屈指可数的唐碑。
32、宜兴徐氏宗祠。是明代首辅徐溥的家族祠堂,位于宜兴宜城街道溪隐路。
33、荡口华氏老义庄。由华进思、华公弼父子于清乾隆年间所建,其后华氏子孙陆续修建,是明清时期规模较大、存续时间较长的义庄之一,有“江南第一义庄”之称。
34、江阴蚕种场。江阴蚕种场蚕种场内的两间蚕室都是地下一层、地面两层半的建筑格局,以风雨廊连接,其间小院错落,深邃幽雅,既体现了江南水乡民居的建筑风格和时代特色,又科学合理地实现了蚕种培育的特色工艺流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