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影片上映当天早上,《邪不压正》豆瓣放出来的评分为8.2,这已经是经典之作的水平了。但是别急,让姜文飞一会儿吧,到了晚上,评分就降到了7.2。
文陈令孤
(本文涉及部分剧透)
这一次,姜文没想站着把钱挣了。
《邪不压正》的宣传期,他上了因小女生抢C位而火热的综艺节目《创造》,作为嘉宾宣布成团选手的名单。要知道,姜文基本是不上综艺节目的,连央视的《开讲啦》邀请都没去。但这一次,他放低了姿态,并以雄壮的声音打趣说,自己以后也要参加女团。
姜文在《创造》登场图/新浪电影之后,他就在网上大面积收获了一个昵称——文文。不知他听了是什么感觉,是否会想起小时候父母喊他回家吃饭的时光。
这倒让我想起年,陈凯歌和妻子陈红给影片《无极》做宣传时,观众在下面起哄,让他俩接个吻。陈凯歌说,别急,待会儿我们会接吻的。陈凯歌在北电时的同班同学,上海导演彭晓莲知道后,说:“我心里特别难过,我都想哭。”
她当然不是哭陈凯歌娶了陈红,而是说,做导演怎么能做到这个份上,要通过这样的表演来给自己的作品赚吆喝?
那时,中国导演纷纷陪着笑、低头取悦观众,姜文却宣布:“我要站着把钱挣了。”他给了影迷们一份高贵而纯真的幻想,并就此成了神。
如今,到了年轻就是财富的时代,连最后一个斗士——姜文也弯下腰、沦陷了。他曾在访谈节目中说,要拍一部儿子能看懂的电影,结果儿子说很舒服,所以他觉得拍对了。
还别说,效果不错,7月13日影片上映当天早上,豆瓣放出来的评分为8.2,这已经是经典之作的水平了。但是别急,让姜文飞一会儿吧,到了晚上,评分就降到了7.2。
01
《邪不压正》原本名叫《侠隐》,和原著小说同名。但在定档时,突然改了名。
姜文给的原因是,他把电影介绍给别人时,有人听成了“瞎眼”,还以为是在讲拉二胡的瞎子阿炳的故事,害怕其他人也产生耳误,才改了。
原著小说《侠隐》和青年时期张北海我想,更大的原因还是向“民国三部曲”的前两部看齐,都保持四个字。毕竟,姜文也是部队大院出来的,对军队的步调一致不陌生。但是这一改,用了一句人人都熟知的大白话,就显得太直白,也太简单,少了可供回味的余地。
这或许也是姜文想要达到的效果。以前,他拍电影的标准是自己高兴,不管观众能不能看懂。这一次,由于力求把最简单的东西给大家,他主动背弃了小说原来的基调。
张北海的原著用的“隐”字,是有意味的,小说中的李天然回北京后,相貌和身份都变了,藏在暗处,仇恨也是埋在心底的,只能暗地里去调查仇家的踪迹;同时,仇敌朱潜龙,也藏在暗处。他是便衣队队长,整日不见首也不见尾,李天然花了很长时间,在巧红和蓝青峰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他。
而在电影中,李天然一开始就把报仇的目的亮了出来,并在回京当晚就和朱潜龙见了面,还握了手。之后,“报仇”就挂在他嘴上,急迫而莽撞,一点没有隐藏下来做周全计划的考虑。
姜文和彭于晏对电影的宣传十分卖力就这样,影片把一场谋略加武力的较量,变成了正邪双方的直接对抗。拉伸叙事节奏的悬疑也就此消失,没有了曲径通幽处,也没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观众们的唯一期待,就是这俩人什么时候开始干仗,而结局是显而易见的,邪不压正嘛。至于中间的时间如何消磨,只能靠那些强行加入的段子。
这样一来,电影不是靠人物驱动故事向前发展,而是由既定的结果牵着人物往前走。角色的性格都是模糊的,李天然一边心怀仇恨,一边嬉皮笑脸,像是有人格分裂,同时还有点愚蠢。我实在搞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去偷日本人的印章,还要盖在唐凤仪的屁股上,故意暴露自己。恐怕他自己也不清楚。可能,这只是满足姜文个人的恶趣味罢了。而他的目的,也不过是逗人一笑。
电影《邪不压正》剧照,许晴饰唐凤仪类似对故事的情节发展没什么用的情节处处皆是。片中人物的特点都不是他们在那种氛围里应该有的样子,而是姜文刻意贴上去的。比如,姜文自己扮演的蓝青峰,究竟是个什么人?如果说是美国人的间谍,为什么要帮助朱潜龙反清复明?直到最后,也没见蓝青峰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成了个模糊的存在。
电影《邪不压正》剧照,姜文饰蓝青峰当姜文这么设计的时候,他心里有纠结吗?我想是有的。因为影片中有一个重要的改编,就是朱潜龙口口声声说,是李天然杀了师父,还把他雕成一条狗,跪在师父面前。即使俩人打到高潮时,朱潜龙也没有改口。
此刻,要是有个大转折的话,姜文就还是那个给人惊喜的姜文了。
可惜没有。这只成为一个毫无意义的幌子,留下的,是不变的剧情轨迹,和毫无期待的结局。
02
十年前,姜文去买《侠隐》的改编版权时,高晓松也看上了这部小说。但迟了一步。相信高晓松看了影片后,放心多了。高晓松最喜欢的部分,是小说中对北京市民生活的描写,姜文竟然没有拍,那么高晓松就可以再拍一部。
高晓松提到很喜欢《侠隐》在内务部街胡同长大的姜文,为什么不想着还原一个过往的北京面貌呢?这与他的审美取向有关。他渴望表现的,是一种梦幻的真实,而不是实在的生活。他的电影画面总是很干净,通过人物的戏剧化言行来营造气场,而不是靠摇煤球、捏糖人这些街景来烘托气氛。
但要讲述这样一个武侠故事,又离不开大量的外景和场面,姜文于是就让主角跑到房顶上去。瓦片看起来是整齐又纯粹,在飞檐走壁的高手脚下,更像是一览无余的操练场,而且要比展现街景容易得多。如此,复杂的问题就简单化了。哲学上讲“形而上”和“形而下”,前为虚,后为实,姜文用“屋顶上”和“屋顶下”来对应,聪明着呢。
在《侠隐》中,李天然只是在夜深人静时,穿上夜行衣,上到屋顶去探查敌情。而在《邪不压正》里,他大白天就往屋顶上跑,丝毫不害怕被人发现,同时,也看不出对李天然的复仇起到什么作用。
比如,医院看到朱潜龙后,立马追着他去了行刑现场,而朱潜龙几枪杀完人后就走了,知道这个地点又有什么用呢?说白了,就是让李天然有一个跑酷的机会,让画面好看点。你可以说这是姜文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可以说是不讲逻辑。
巧红(周韵饰)俯看李天然(彭于晏饰)当李天然在屋顶时,姜文也安排妻子周韵上了屋顶,并且高高地站在天际线上,俯视着下面的李天然。这不是姜文第一次这么做了,《太阳照常升起》中的疯妈也是如此,动辄就跑到树上去。不过,在那部片中,周韵抬头看的是她的儿子房祖名,到这部影片中,看的对象变成了彭于晏。但给人的感觉是差不多,他们像一对母子,或者婶婶和侄子,就是不像情侣。
廖凡曾在采访中评价姜文电影中的周韵而一旦离开了飞在半空的梦幻,当姜文想要表达实在的内容时,又会产生一种令人不适的生硬感。从影片一开始,日本人一刀砍断师娘的头,她的身体却依然像服装店里的塑胶模特一样站立着,这种生命如尘埃的不适感就有了。后来,蓝青峰被拔牙,一颗颗牙齿落地,像啤酒瓶盖子被揭起来,影院里阵阵惊呼,这是一种残忍的刺激。
这个时候的姜文,成了昆汀塔伦蒂诺,成了三池崇史。可他并不是以暴力美学为标志的导演,何必如此呢。
在最后的结局中,唐凤仪从围墙上纵身跳下,就像当年王国维跳湖,用生命为逝去的时代和城市殉葬。但是,她落下来时,恰恰砸在一个兴高采烈的日本人身上。于是,一个悲剧的故事,就变成了无厘头。当观众哄堂大笑时,又会突然惊醒:不是有人死了吗?不是应该悲伤吗?
这种无所适从,正是《邪不压正》的基调,也是姜文的电影总能引发争议的原因。
他始终没变,一边故意挑逗观众的感受,挑逗成功后,又开始制造冲突和不适。本质上,他和影片中的李天然一样,总想跃上屋顶飞奔,观众则变成他脚下的一片片瓦块,被他踩来踩去,踩得真痛。
03
由于叙事上的这些漏洞,《邪不压正》不能看整体,甚至当你追问姜文到底想表达什么时,会发现无法找到答案。如果还想有所得,就要把影片打碎、分解、挑拣着看。在一个个的片段里,藏着他的私货。他自己也曾说过,导演有私货,才叫创作。
电影中老北京城的面貌如同电影本身的梦幻气质,姜文要展现的,不是北京城的面貌,而是要明确历史的概念。影片开头,当李天然回到北京时,发现很多人在拆城墙。那时候大清已亡,紫禁城也没人守护,很多人把砖拆了,抱回家。懂点事的,当做古董保存;不懂事的,就砌猪圈了。很多人批判是建国后毁了北京城,实际从民国就开始了。
知道了城墙是怎么没的,还得交代下城墙是怎么来的。所以,姜文在叙事中,加入了一个朱潜龙和朱元璋相貌对比的画面,相似度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这是观众第一次笑疯了之处,但在搞笑的背后,姜文想说的是,北京城是明朝皇帝建的,现在还得朱家人来管。
朱潜龙(廖凡饰)和朱元璋相貌对比图还有蓝青峰和朱潜龙在吃饭聊天时,说蒋介石这个人不可信,因为他是个写日记的人。这种让人会心一笑的段子,与剧情本身没多大关联,就是姜文拿自己的所思来逗贫。但是仔细想想,的确是这么回事。如蒋介石、胡适等人,年轻时就知道自己以后会进入史书,日记也会被人研究,所以不可能将太多真心话写到本子里。说谎是有可能的。
在原著中,李天然回北京后,职业是报社编辑,但在电影中,变成了医生,而且是妇产科医生。这个身份对他的复仇没产生任何作用,为什么要改呢?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接那句台词:我不是回来送死的,我是接生的;再一个医院所供奉的肾的段子。
妇产科医生李天然能给凤仪打“不老针虽然影片没有指名道姓,但这个肾显然就是梁启超的。流传的故事是,当年他得了病,去医院做手术,结果医生治错了,把好的肾割掉,留下了坏的那个肾。但梁启超推崇西医,害怕别人趁机排斥西医,医院,因此病逝。这是一个荒诞的故事,但又有一种大名士献身科学的悲情感,就像姜文电影的感觉,戏谑中有悲凉。
在影片里,姜文不但杀死了《侠隐》的风格,还在剧情上杀死了向他推荐这本小说的人:著名编剧史航。姜文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影评人捧起来的,但他其实又看不起对他的影片指手画脚的人。于是,在这部影片里,史航扮演的华北第一影评人,被戏弄成潘公公。有位叫图宾根木匠的影评人曾说过:影评人评电影,就像太监谈做爱。最后,这个潘公公被插了两枪,死了。
这似乎代表了姜文对影评人的轻蔑和不屑,但是潘公公又是为了救人而死的,有种舍身赴义的悲壮感。到底哪一个才是姜文的意思呢?也只有他知道了。在他的影片中,许多类似的细节之处,都会产生这种让人模棱两可又忍不住去解读的感觉。
因此,至今多数人对《邪不压正》的评价只有三个字:很姜文。这是典型的姜文风格的电影,总在天上飞,有种狂欢恣肆的酒神精神。他也经常把拍电影当作酿酒的过程。可在这部片里,他家的祖传好酒,被李天然给喝光了。接下来该酿什么酒了,这是个问题。
不过,姜文在一次访谈中说,还可以拍一部讲述国足夺得世界杯冠军的电影,但要按科幻的手法拍,一定是最好的科幻片。显然,这是中国足球至今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原著小说《侠隐》作者张北海简介年出生于北平,年随家人迁往台湾,年定居纽约,在联合国担任翻译和审校,同时,以敏锐的观察、幽默的笔调描绘美国社会,著有《美国:八个故事》、《人在纽约》、《美国邮简》等书,陈升称他“老嬉皮”,王德威、陈丹青盛赞为“纽约客”。他也是著名电影人张艾嘉的叔叔。60岁从联合国退休后,张北海的写作对象从纽约转到北京,从现代美国社会转向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他花了6年多时间,写出武侠小说《侠隐》。
火星试验室
博雅天下旗下产品
《博客天下》、《人物》等媒体鼎力支持
本文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转载或商务合作请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