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三北古乐非遗传承人韩新高四竹四弦

来源:二胡 时间:2023/4/4
擅长白癜风诊治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724/5567161.html

韩新高在吹笛子。

  在慈溪观海卫,有一位宁波、慈溪两级非遗“三北古乐”传承人,他叫韩新高,今年85岁,13岁拜师学艺,7年苦学,精通有多年历史的古乐演奏“四竹四弦”8种乐器中的7种。

  “三北古乐”已有多年历史

  “三北古乐”因最初流行于慈溪、镇海、余姚的三县北部一带而得名。在明朝洪武年间进入观海卫,历代相传至今已多年。演奏乐器主要由笙、箫、笛、管、阮琴、四胡、三弦、碗琴8件民族乐器组成,俗称“四竹四弦”。

  古乐分为三大类,包括古船曲、车子灯、十番大调。古船曲有《桃柳争春》《将军令》《三弄》《快乐》等10多首曲调;车子灯专用曲有《门倚栏杆》《寄生草》《炮打》《离京》《渔儿调》等上百首曲子,它是明清民国时期三北传统音乐代表作;十番大调是观海卫城隍庙庙会不可缺少的一大行当。

  年出生的韩新高从小喜欢音乐,13岁就跟着老师学会了二胡。那时,他白天上学,晚上就跟着戏班子到处演出。在一次演出中,个子小小的他被“三北古乐名师”施良坤先生相中,成为其关门弟子。

  而后的几年里,韩老从看谱、背谱学起,一本编纂于年的蓝布封面工尺谱进入了他的生活。“以前的艺人怕别人偷师,曲词全是口口相传。那时,师傅倾囊相授,将几十首古曲一首首教给我。我就将这些曲子的节奏、强弱、长短全部牢牢地记了下来。”韩老说,“你别看这几排工、尺、凡、六、五、乙等字符,看起来简简单单,但只有声调,没有节奏、强弱、长短的标识,没学过的,根本看不懂。”

  学艺7年,韩老学会了除笙之外的其余7种乐器。之所以不会用笙演奏,是因为师傅当时用的笙难以修复,没法教他了。

  退休后组建承古轩古乐队

  为了了却师傅“不能让古乐失传”的心愿,年,韩老退休后,用一年时间,走遍观海卫全镇,和两位师兄弟及10位志同道合的老人一起,组建了承古轩三北古乐队。轩是以前三北古乐队的一种雅称,“承古轩”的意思是继承清朝、民国时期观海卫“月桂轩”“荫逸轩”“月荫轩”三代人十番队的香火。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承古轩已拥有16名队员,“三北古乐”也入选了宁波、慈溪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受疫情影响不能聚到一起,平时每周五乐队成员都会在一起进行2小时左右的排练。

  为了让队员们能更好地演奏,韩老还将83首“三北古乐”由工尺古谱翻译成了现代简谱,成为有史以来将“三北古乐”译成简谱的第一人,为古谱不失传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三北古乐”已重新绽放光芒,但承古轩的老乐师们还有一桩心事未了,那就是乐队许多成员年事已高,急需更多青春力量加入。“我们乐队成员平均年龄66岁,80岁以上有3位。虽然这几年有几位年轻人加入,但我们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来接班承古轩,让‘三北古乐’找到更多知音,一直传承下去。”韩老说。

  宁波晚报记者吴震宁通讯员岑唯一沈波文/摄

编辑:杜寅纠错: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