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介绍 >> 正文 >> 正文

农村的年俗文化通渭社火,为何如此受当地

来源:二胡 时间:2023/3/29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5.html

大家好,这里是小天的生活足迹记录点!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小天家乡的年俗文化-通渭社火。

社火这一年俗文化对于很多北方人来说不算陌生,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的期待,但对于南方人可能就很悬乎,是什么让一个小地方的春节活动传承了这么长的时间?对于这个问题,小天只有一个答案:除了“社火”本身的魅力,离不开当地老百姓的支持。

舞狮

社火在甘肃省通渭县这个小县城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据史书记载,炎帝的部族以炎为大火。炎帝族之所以称“炎”,即与他们是一个善于利用太阳与火,并崇拜太阳与火的民族有关。人们为了庆祝炎帝的功德,在除夕那一天的夜晚架起篝火,到处张灯结彩,让人们在火光的照耀下可以尽情的狂欢,时间长了,相传沿袭,便简称为社了。在明代郑晓的《今言》中也有记载:“火者,一烘而过也,过年后就散了,故称社火”。每逢春节元宵之际,不管是偏僻的小村庄,还是热闹的县城,全县人民都会“耍社火”,以此来表达人们对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求,和太平年里庆丰收的喜悦之情。

旱船舞

社火源于古代社庙的祭祀活动,在《尚书·尧典》《周书·洛诰》中就记有有关迎新年辞旧岁祭祀社稷的活动,宋书中把民间艺人合伙演唱称为“杂场”,合伙为戏称作“社火”。在今天的社火表演中,社庙祭祀这一传统文化一直传承着,每年的第一场社火表演一定先去当地的庙宇。也因为是跟祭祀有关系,很多老人认为亲手做的东西更能向神明表达诚意,所以在农村,社火所需要的道具和服装等大多数表演所需都是村里人亲手做的。

社火的准备过程时间稍有点长,一旦哪个村决定要“耍社火”,从正月初三开始就要做准备了,人们称之为“出马”。要做准备的还有“乐队”,他们由村里喜欢拉二胡、打快板和唱民歌的人组成,快板和二胡就是他们唯一的乐器,配上震天的“打鼓声”,社火的“乐队”就产生了。有了乐队,必不可少的就是“表演者”,她们由上小学初中的小朋友组成,在十天时间里,要学会走“十字步”和唱“十杯酒”。

过街社火

正月初七、初八是社火在各个村子转着表演的时间。乡村社火大都在晚间活动,走村串户,由村长先跟别的村打好招呼,规定晚上在谁家“耍社火”,主人就会收拾院子里面的杂物、备好酒席等着社火队的到来,大人带着小孩早早的等在主人家看社火表演,春官、跑场子、纸马舞、蜡花舞、杂耍、小曲、旱船舞、狮子舞都是老百姓的最爱。锣鼓声敲天震地,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冲不淡大家的热情。

围观百姓众多

正月十四和十五就是社火最红火的时候了,阵容庞大的社火队来到了镇上表演,表演形式较前几天更为丰富,高台和高跷都是我童年时候最喜爱的社火表演,演员踩着细细的木跷,笔直地走在每一条街道,体现了通渭人民千百年来不断努力、奋发向上的地域精神。“过街社火”是这两天的一大特色,社火队耍闹在商铺,单位门前,向他们讨要红包。最好笑的是通常会有一个“老妖婆”,穿着社火服装,在裤子里往屁股那块塞一坨棉花,弓着腰,一扭一扭地向过路的司机讨要红包,惹得周围群众哈哈大笑。

踩高跷

一般情况下社火在正月十六的时候就结束了,在每一年的春节,社火的存在为通渭人民带来了不少喜庆欢乐。看完小天的分享之后,大家是不是也心动了呢?对于社火你又了解了多少?广受通渭人民喜爱的春节是否引起了你的好奇心?欢迎大家留言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