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资源 >> 正文 >> 正文

大师李可染这幅画山水画,40年前仅仅卖了

来源:二胡 时间:2023/1/28

艺术天地至广,而于山水匠心独运。峰恋隐显,云烟吞吐,乃古人所未逮;岚影树光,以墨胜彩,创境界以推陈。——吴作人评价李可染的画作

有这样一位画家,一生勤勤恳恳为画。在特殊的时代,在自我否定的年代,用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国画的表现力。

他,就是李可染。他的画作《万山红遍》用通透热烈的朱砂描摹出成片的红,彰显了时代背景下的“别样情怀”。年“中国书画珍品之夜”拍卖会上,李可染这幅年创作的《万山红遍》,拍出1.84亿天价。

天价来源于画得美。可45年前,荣宝斋买这幅画仅仅花了80元。

这样一组画究竟有多美?画家画出这样一组画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为什么在当时画筹如此微薄?跟随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国画的表现力

刚刚解放的中国百废待兴,经过战火洗礼的动荡社会,新鲜事物带来的冲击往往很大。当时的画界推崇西方油画,普遍轻视国画。李可染的学生孙美兰在回忆中说到,当时的国画被视为“文化鸦片烟”,很多画家改行,摆摊卖画为生的画家甚至两三块都卖不出一幅。

甚至李可染先生十分尊重的董希文老师,也给出了诚恳的感受:我看中国画的表现力还是比不上油画。

是的,油画写实,色彩细腻,层层堆画出的画更加真实生动。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关卡,中国画的发展存亡,面临着一个重大变革。

李可染先生无论如何不会放弃的中国画,在面临“表现力”的挑战时,要如何发展?如何自处?

突破困局的方法无非是:多看,多学,多思考,下功夫。

于是在年,李可染先生在长江两岸进行了8个月的写生,在年出访东德进行4个月的写生,成效卓著,世界轰动。他用浓墨重彩,彰显了碰撞人心的表现力。小提琴家马思聪曾评价他的画作“黑得透明”、“黑,是为了亮”,给了李可染极大的鼓舞。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段小插曲。大师说过一句话:“我不一定是好人,但确实没有时间去做坏事。”写生之前,李可染在一间杂志社预支了元稿费。这几个月来,他衣服破了鞋子破了,回到家时,人已经不成样子。但是带去的钱,他们还没有花完,是因为忙着画画没时间花。钱省下了,人憔悴了,画却成了。

细看画中笔墨,疏密相间,浓淡有序。他的中国画浓墨重彩,在第一眼就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表现力不输油画,还带有中国画独有的文化底蕴和情怀。

褒贬不一的评价犹在耳,但他成功带着国画走向了新的突破。

李可染画牛

李可染画的牛,有位名人爱不释手,那就是老舍。老舍在文章《看画》众曾写道:大约在五年前吧,文艺协会义卖会员们的书画,可染兄弟画了一幅水牛、一幅山水,交给了我。这两张我自己买下了,那幅水牛今天还在我的书斋兼客厅兼卧室里悬挂着。我极爱那几笔抹成的牛啊!

到底几笔抹成的牛有怎样的魅力呢?

画作中我们能看出,李可染的牛与前人的完全不同。他的牛带着惬意、自在、闲适的乡野气息,是在牧童身下不紧不慢悠然吃草喝水的牛。少了三分戾气,多了五分恬淡。或观山,或引吭,或竞渡,寥寥数笔,水墨田间风情跃然纸上,让人不禁感慨,这才是生活本身。

后来他师从齐白石。齐白石曾高度评价他的画是真正的“大写意”。

我想,乡野出身的绘画大师齐白石赏识他的原因,技法先且不论,或多或少有一部分是被他画作中的质朴心态所打动吧。

一颗出尘、忘我、苦修、追求,却带着人间烟火气的赤子之心。

后来,李可染的儿子李小可回忆起父亲,曾说过这样的话:“我父亲让我们最为受益的是他对待艺术和人生的态度,他的故事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他对艺术的态度。”

他对艺术的态度是什么?

是他戒了拉二胡和听京剧两个爱好,在最艰难的时候磨练书法,一门心思投入绘画创作里,也是他对发自肺腑的热爱,是他持之以恒的不懈坚持,是他一颗跳动的赤子之心,是他勤勤勉勉的朴实品质,是他孜孜不倦的求学信仰。

他以浓墨胜重彩,以勤勉的姿态、昂扬的态度赋予国画生动的表现力。

如果再看一遍开头吴作人的评价,你会发现句句中肯。

没错,这就是李可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