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到用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时大为震惊,听完一曲才发觉早已泪流满面,他说:“这种音乐应当跪下去听,坐着或站着听,都是极不恭敬的。”
这首被誉为最能代表中国传统音乐之一的《二泉映月》是由阿炳所做,整首曲子凄切哀怨,凄厉欲绝,是对他半生凄凉的最好诠释。
原本他身怀绝学,十八岁时吹拉弹唱样样拿手,人人见他都要称一声“小天师”,但在25岁时,阿炳走上了不归路,一朝行差踏错,后半生便是无尽的黑暗,最终灯尽油枯,留下《二泉映月》弹唱至今。
身世坎坷,三岁丧母
阿炳,原名华彦钧,年出生在无锡一户富贵人家,虽是如此,但他的出生并不为世俗伦理所容,私生子的身份注定他从小命运坎坷。
阿炳的母亲吴氏刚结婚不久,丈夫就因病去世了,所以吴氏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机缘巧合之下,吴氏与无锡洞虚官道观偏殿雷尊殿的一位名叫华清和的道长相识,并互生情意,后来生下阿炳。
在那个礼教森严的社会,私生子的身份见不得光,包括吴氏也会被族人不容,被世人唾弃,后来在阿炳三岁那年,母亲吴氏郁郁而终。
身份的特殊让华清和与阿炳无法相认,于是将他送到乡下一位族人手里抚养,阿炳唤她婶娘。
在阿炳八岁那年,他去到了华清和身边生活,名为师徒,实为父子。
但年幼的阿炳并不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也从未想过华清和是自己的父亲,他一直认为自己只不过是道长身边的一个小道士,蒙受好心人照料的孤儿而已。
虽不能相认,但阿炳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华清和还是想尽力弥补他,让他过上好生活,于是阿炳有了去私塾读书的机会,三年后,又回到华清和身边跟着他学习。
华清和虽为道士,但精通音律,擅长演奏乐器,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手到擒来。
可能是从他这里得到了遗传,阿炳从小就极具音乐天赋,对音律极为敏感,而为了能让阿炳有一门手艺,华清和对他更是倾囊相授。
年,阿炳开始在华清和的教导下学吹笛子,为了增强腕力,加强基本功,华清和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且在笛尾上挂铁圈,后来索性将铁圈换成了秤砣。
阿炳在学二胡的时候,更是下了极大的功夫,手指常常弹得血肉模糊,连同琴弦上都挂上了血痕,时间长了,手指上结了厚厚的茧,便就不那么疼了,常年的练习让他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弦粗壮得多。
在这样高强度的练习下,十二岁时阿炳已经能够演奏多种乐器,十八岁时,他便可以参加道教音乐吹奏,因为长相一表人才,外加一副好嗓子,阿炳被人称为“小天师”,一时风头无限。
年少成名外加华清和有意无意的偏袒放纵,养成了阿炳肆意妄为、骄傲自满的性格,若是没有后来的变故,他也是人人称赞的风流少年,也不至于一蹶不振,消沉度日。
又赌又抽败光遗产,染梅毒双目失明
年,华清和因病去世,阿炳成了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临终前,他将阿炳叫到床前告知了他的身世,将隐藏了二十多年的秘密托盘而出,并告诉阿炳他有名字,叫华彦钧。
他原以为告诉阿炳身世可以弥补二十几年来缺失的父子之情,却不知道正是此举成了阿炳后半生苦命的开始。
在得知身世的那一刻,阿炳感觉自己一直都生活在谎言里,三岁时母亲留下他撒手人寰,好不容易有了师傅的教导和慈爱,如今却告诉他师傅是他的父亲,十多年的隐瞒、欺骗让他再也无法直面这个世界。
原本凭着香火钱以及做法事、演奏乐器得来的收入,他完全可以过上养尊处优,下半辈子不愁吃喝的生活,但经历身世的打击之后,阿炳性情大变,一改往日作风,后来因交友不慎,染上酗酒、吸食鸦片、逛窑子等恶习。
又赌又抽,很快父亲留下的遗产便被他败光,而且因长期的自甘堕落,阿炳染上了梅毒,患眼疾导致双目失明,成了一个身无分文的瞎子。
眼睛看不见以后,阿炳无法再从事法事活动,慢慢地道观就被别人霸占,他失去了对道观的控制,往日那些好友也纷纷离他而去,一时之间阿炳穷困潦倒。
幸好阿炳还有手艺傍身,可以卖艺为生,不至于到饿死的地步,在经历很长一段时间失明带来的不便以后,他也逐渐适应了独来独往,摸索前行的日子。
经历过人间冷暖,大起大落,阿炳开始觉得人生不过如此,那些曾经不能释怀的身世,人人推崇的金钱、虚名都已成过眼云烟。
后来在无锡的街道,路人总能看到一个坐在路边戴着墨镜拉二胡的人,不管有没有人愿意为他的琴声停留,他都一个人独自沉浸在黑暗的世界里,一旁的喧嚣与他无关,只有二胡的琴声陪伴他渡过一个又一个黑夜。
那时的他完全可以用这样一首诗概括:“凄凉的琴声拉长了一下午,半天寻找不到一个主顾,于是抱着胡琴向黄昏诉苦,空走一天只赚到孤独。”
从刚开始的指指点点到后来的习以为常,人们开始慢慢遗忘那个鲜衣怒马的“小天师”,存在记忆里的更多是这个衣衫破烂的民间艺人,瞎子阿炳。
旧中国无锡有个老记者曾这样评价过阿炳:“好端端的当家道士不做,非要自甘堕落,做讨饭叫花子似的流浪艺人。”
悲欢自渡,他人难悟,一句“自作孽,不可活”就以为自己看透了阿炳,若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世界就会少许多说风凉话,看笑话的人。
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若是他忽略这些世俗对他的羁绊和命运对他的捉弄,他本可以有一个大好前程,但是正因为他放不下,他过不了这个坎,他才用自我损毁的方式去无言的对抗这个他所厌弃的世界。
《二泉映月》成绝唱,一身绝学成黄土
年,阿炳的族人不忍看他在流落街头,居无定所,于是找了一个名叫董彩娣的寡妇去照顾他,两个苦命的人相依为命,彼此也算有了依靠。
就这样,董彩娣成了他的眼睛,搀扶着他外出卖艺,一个吆喝,一个弹唱,挣来的钱勉强维持两人的花销。
幼年时的丧母,少年时的勤奋,青年时的意气风发,壮年时的颓废堕落再到中年时的失明卖艺,这演戏一般的人生铸造了后来世人吁叹的阿炳。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正是他非同一般的经历让他有了非同常人的感悟,他才著作出了广为流传的曲子。
《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和《听松》,是他即使生活在社会底层但依旧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他身为中国人的骨气。
《寒春风曲》和《大浪淘沙》是他对不平人世的感概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些酸和苦都是生活给他的产物。
在他的作品中,最能概括他终生的还是要数《二泉映月》,而围绕《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还流传着许多故事。
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黎松寿幼童时期和阿炳是邻居,小时候他喜欢拉二胡,阿炳时常会在演奏技法上点拨他,二人由此有了渊源。
后来黎松寿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民乐系,一次偶然间,他随手拉了一曲阿炳教他的曲子,被中央音乐学院的杨荫浏教授听到,询问他这首曲子的名字,黎松寿说这首曲子是家乡一个民间艺人教他的,不知道是什么名字。
杨荫浏教授当时正在收集民乐,听到这首曲子后便想把这样好的民间音乐用录音机收录下来,于是他们约好一起回到家乡无锡。
等到阿炳拉完一曲后,杨荫浏教授询问他这首曲子的名字,阿炳说如果要想一个名字的话,就叫《二泉印月》吧。
但杨荫浏教授觉得这名字和广东音乐重了,无锡有映山湖,要不叫《二泉映月》,阿炳说:“好,你的学问大,就听你的。”于是《二泉映月》这一名曲由此产生。
在黎松寿先生的回忆里,他们去找阿炳录音的时候,阿炳的身体不是很好,所以手劲不够,而且琴也不是阿炳常用的那把,所以录音保存下来的《二泉映月》远不及阿炳巅峰时期弹奏的水平,但得以延续保存也足够幸运。
阿炳第一次在大场合演出也是最后一次演出,是年9月25日,也就是录音后的第23天,那时阿炳病得很重,由于身体不适,他走得慢,到会场时演出都快结束了。
阿炳一开始是弹琵琶,后来台下有人叫着要阿炳拉二胡,但是黎松寿想让阿炳注意身体,不要拉,但是阿炳说了一句:“我给无锡的乡亲拉琴,拉死也甘心。”接着就拉起了他不知拉了多少遍的《二泉映月》。
那时满场都是人,连窗户上也站满了人,演出结束的时候,台下掌声和叫好声不断,阿炳听见就脱下头上的帽子点头示意,那次是他最后一次弹奏此曲。
年12月,阿炳病逝,享年五十七岁,一生的肆意、潇洒、不堪、堕落最后都归于尘土。
阿炳去世后,《二泉映月》成了最能代表中国传统音乐之一,流传至今,他的艺术成就以及他所遭受的磨难让一些人很容易将他和贝多芬相提并论,然而这些迟来的荣誉和赞美对阿炳来说早已是枉然。
年,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到用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时大为震惊,其中饱含的人间辛酸和痛苦让他情不自禁流下眼泪,一曲终了,小泽征尔给予高度评价:“这种音乐应当跪下去听,坐着或站着听,都是极不恭敬的。”
这世间人生百态,阿炳不过是其中一种,让他痛苦一生的是他的身世,而也正是这种种痛苦成就了他,让他有了“苦难”的成功,也许命运给阿炳的磨难,正是成就他那些动人心魄乐曲的缘由。
人生正是有好有坏才叫人生,阿炳的的人生我们无法评价,也无权评价,但是他所留下的成就需要我们去传承和铭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