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北宋神宗熙宁年间,一日,风和日丽,皇帝为庆贺生日,在宫中摆宴请客。宴桌上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宫廷内,鼓乐声声、轻歌曼舞。神宗喜爱音乐,酒过数巡,命人奏乐助兴。
这时上来一位演奏者,他叫徐衍,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嵇琴演奏家。只见他上堂拜过皇上和众宾客后,盘腿坐于地上,将嵇琴搁于腰胯之间。演奏开始,他左手扶着琴杆,手指在弦上按着不同的位置,右手持着竹,在两根弦间来回轮流摩擦,立刻,一阵阵优美的乐声从弦间流出。这乐声时而铿锵激昂,时而委婉低沉,皇上与来宾们听得入了迷,他们个个神态陶醉、赞叹不已。正演奏到精彩处,急然听见轻轻的“嘣”地一声,一根弦断了。怎么办?徐衍不由得头上渗出了汗,乐曲奏到一半,启禀皇上说断弦换琴,岂不扫了皇上的兴?倘若皇上知道断弦,那是不祥之兆,自己恐引杀身之祸。
“不能停!奏下去!”徐衍在心里默默地说着。他
凭着自己平时练就的高超演奏技艺,不露声色地用剩下的另一根弦,将曲子顺利地演奏完毕。
这则故事记载在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
故事中的嵇琴,它在我国唐代就已经出现。因它最早流行于北方奚族地区,即现在的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一带,故原名奚琴。到了宋代,奚琴在民间广泛运用,并进入上层社会,常被称作“嵇琴”。从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当时嵇琴的演奏技术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此后,我国北方的游牧部落胡人又创造出一种“马尾胡琴”。其发音原理与奚琴相同,不过用马尾代替竹片擦弦发音,琴筒是瓢形的。“马尾胡琴”的出现初步确立了后来广泛流行的“胡琴”类乐器的形式,“胡琴”的名称就因此而来。当时有一首军歌记录了“马尾胡琴”流行的情景。歌词说:“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马可·波罗纪行》中也讲到公元年蒙古军队排队伍等待打仗时,士兵们唱歌、拉奏胡琴的情景。后来“马尾胡琴”传入内地,与嵇琴相互融发展成为一体,就逐渐变成现在的胡琴。以后,一直到明清两代,胡琴的形式已没有多大变化了。
至于“胡琴”被称作“二胡”那是近几十年的事。20世纪20年代,我国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将一种流行于江南地区,常用于江南丝竹和民间小戏伴奏的叫作“南胡”的胡琴,带到北京。他在制作上进行了些改革,并为此创作了许多乐曲,使它演奏的表现力更为丰富,从而成为一件独奏乐器,取名为二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胡普遍采用金属镍质弦代替以前的丝弦,使音量扩大,音质改进,在制作上日趋完善,成为民族乐队里的专业乐器。以后,随着我国各地区戏曲、曲艺音乐的兴趣以及小型器乐演奏在民间的普遍流行,胡琴出现了多种变化。包括二胡在内,今天我们常见的板胡、京胡、坠胡、高胡、中胡等等都是胡琴的家族。凡用马尾弓控奏的中国民族拉弦乐器,都被笼统地称胡琴。但胡琴家族中,最为常用的还是二胡。
二胡造型朴实,结构简单。西洋的弦乐乐器小提琴有4根弦,吉他有6根弦,而中的二胡只有2根弦。但是在演奏技巧和吉他。二胡发音丰满、柔和、优雅,并富于变化,音色接近人声,强弱变化自然,发音持续不断,适合于表达各种情感。不管是激昂、明快或热情、舒展的乐曲。如刘大华的《光明行》《良霄》;还是悲愤、叹息、辛酸断肠的乐曲,如华彦多的《二泉映月》等。二胡都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令听者回肠荡气,欲罢不能。更绝的是,若用一些特殊演奏手法,二胡还能柳暗花明仿大自然中的各种音响,如鸟叫、马嘶、马啼声、锣鼓声以及人的说话声,几乎能达到以假夺真的效果。
刘天华在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中,你可欣赏到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仙境。在现代的二胡独奏曲《赛马》中,你又可听到那用手指色弦演奏出来的清脆的马足声以及用滑奏手法演奏出来的马嘶声,展示了草原上“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热闹的赛马场面。可见二胡确是一件历史悠久、表现力丰富、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古老乐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