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是用闽南语泉州腔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它起源于福建泉州,形成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流行的区域包括闽南、台湾地区、东南亚等广大闽南语系的地区,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保留了宋元南戏的诸多形态,被学术界誉为“南戏活化石”,也是戏曲中仅次于昆曲的首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场内座无虚席,粉丝还是很多的,梨园戏分成“上路”、“下南”、“小梨园”三大流派。这次上演的《朱买臣》是属于上路流派的传统剧目,在宋朝时,地方的行政最高区域称为“路”,泉州人习惯于把临近的、偏北方的的区域称为“上路”,上路流派的剧目大多搬演的是忠孝节义的题材,风格十分古朴,它保存了宋元南戏的很多古剧目,历史价值非常珍贵。
演出前,还放了一段十几分钟的老艺人们教戏排练的纪实影像,这是剧团按照老艺人口述残本复排的,文化遗产薪火相承。
乐队也在舞台边,传统乐队由鼓师、副鼓、中吹、弦管、副笼5人组成。乐器有鼓、板鼓、方梆、锣仔、马锣、北锣、钟锣、双音、大钹、小钹、碗锣、响盏、小叫以及品箫(笛)、嗳仔(小唢呐)、大嗳(大唢呐)、三弦、二弦,后来乐队扩大,乐器增加了琵琶、洞箫、高胡、中胡、二胡、扬琴、大提琴等,前排这位南鼓鼓手让人印象深刻,因为这鼓有个很有趣的名字,压脚鼓,是泉州戏剧表演中独有的文化元素。
鼓师翘起右脚跟压在鼓面上,这可不是休息,而是用脚在鼓上不同位置施压,与鼓槌配合击打,来控制音量、音色的高低强弱变化,发出各种音效,贯穿着整场的表演,能渲染气氛、烘托剧情,是全国其它剧种所未有的独特击鼓方法,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泉州梨园戏、提线木偶、掌中木偶等戏曲演出后台的一种重要乐器,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梨园戏《朱买臣》讲的是西汉年间,书生朱买臣时运不济、贫寒交迫。其妻赵小娘耐不住清贫,在妗婆与媒人钱大姐的唆使下,不听耆老张公的劝告,逼迫朱买臣写下休书,欲行改嫁。后来,朱买臣做了太守,衣锦还乡。赵小娘悔恨难当,赶忙托付张公,代为求情说合。此时,朱买臣虽已另娶倪尚书之女为妻,但以“覆水难收心可收”为由,念及旧情原谅了她,夫妻重归于好,团圆收场。
梨园戏《朱买臣》最后的“大团圆”不同于其他剧种“马前泼水拒妻”的结局,在戏曲界别具一格,演赵小娘的曾静萍是国家一级演员,曾两度荣获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项梅花奖。
扮演钱大姐的演员吴幼清已经近80岁了,依然演得活泼刁蛮。
甚至和张公上演打斗戏,整剧风格古朴风趣,生动诙谐,保存了许多闽南古谚语,令人捧腹大笑,而且舞台边有字幕显示,让我这个外地观众也能体会到其中的趣味。
妗婆在夫妻两人之间挑唆,终于让朱买臣写下了休书。
妗婆贪财,硬是要说合瘸子董成和赵小娘,结果遭到叔叔董和阻拦。
地保遇到正在扫街的小娘,告诉她太守要衣锦还乡了。
此时归来的朱买臣意气风发,终于熬出头了。
给赵小娘的打击也不小,她羞愧不已,但务实和机灵的她也开始寻找破镜重圆的机会。
赶紧拉上老好人帮忙,张公仁厚善良,赵小娘灵活机智,两人对手戏很精彩,小娘没钱还要忽悠请张公喝酒,留下了一个在当地流传至今的“张公请张公”的典故。结局皆大欢喜,而真正活在历史上的朱买臣的遭遇并不相同,他出身贫寒人家,喜欢读书,不爱务农,有点好高骛远,和想过踏实平静生活的妻子分道扬镳,改嫁后的妻子还接济过他。
朱买臣当了会稽太守之后衣锦还乡,见到他前妻和现任老公正在为迎接他而整修道路,对他们以礼相待,还把他们带回太守府供养着,也回报了所有对他有恩的故友旧识,可一个月后,他前妻突然上吊自杀了,原因不明,后因他平叛有功,而位列九卿,但晚年由于陷害他人遭诛,其实这样的小人物在历史上毫不起眼,但正是由于这出戏,让他几乎家喻户晓了。
再看一眼老戏骨吴幼清,谁能想到刚才还在台上演着活泼的钱大姐。
在泉州熠熠生辉的梨园戏,文化价值珍贵而独特,不仅是这历史文化名城的艺术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泉州玩,千万别错过哦!作者简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自媒体认证专家,携程签约旅行家摄影师个人摄影、旅游、体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