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前景 >> 正文 >> 正文

民乐改革这副牌该如何打争鸣西部文明

来源:二胡 时间:2023/3/27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pf/a_4540736.html

钱天华

不久前,又读到一篇关于民乐的传承和改进的文章《民乐复兴,“乐改”须谨慎》,开题的范围很大,意在通过评析“近代以来一系列乐改活动”,讨论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和鼎新,其内容主要是列举了这一系列民族乐器和表演的“乐改”活动的种种不足,得出民乐的“保护和继承为第一要务,至于发展,则越慢越好,越晚越好”的结论。

关于乐器,作者说,不要“以乐器改良的由头盲目干涉传统民乐的生存状态”。他认为,“自年民族乐器16种成品标准的制定始,到年1月原国家轻工业部五种民族乐器部颁标准在全行业试行;再到年,对琵琶、筝、阮、编钟等24种民族乐器颁布了乐器制作技术的‘国家标准’。这一系列基于合奏一体化的革命,无疑使得‘乐器地理学’的概念趋于消弭,那种在地域文化语境中构筑的声响终将走向‘大同’而失了本真的味道。”作者还认为,刘天华是通过对俚俗气息的民间胡琴“从演奏技法到组成部件,再到相对系统化的曲目编写等方面的探索,使这件民间乐器一跃进入‘学院派’的教育视野”,但这类“驯化出的‘新乐器’”,已经与本真“分道扬镳了”。

关于民乐表演,作者说:“不要自作聪明,要尊重传统文化”,“对器乐人文叙事原生环境的依恋与推崇,最能守护原住民的信仰与传统”。而且,“传统器乐声响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因“受西方管弦乐编制思维的影响”而“倒逼着作曲技术的翻新,但已然不是原来的样子”,“和传统之间已经逐渐剥离开来”了。

对上述的看法,姑且不论本文前述二例是否算作“以乐器改良的由头盲目干涉传统民乐的生存状态”。我认为,既然谈到保护本真,就应该由各方面的专家来共同确认民族乐器本真的规范,是否应“仿造古董”?以哪个历史时期的状态作为本真?本真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重要的是,要明确确认本真的作用是什么?

尤其重要的是,确认后,乐器需不需要改进?方法和结果又该如何评定?年颁布的24种民族乐器制作技术的“国家标准”已经过3年,到了修订期。除了制作技术,还应把乐器的产品标准一并考虑。

再之,民乐演出,无论是本真的还是改进的,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属服务类,需要有服务需求的市场和听众的存在,才能表演和发展。而且,一千位听众可以有一千种欣赏、聆听民乐表演的审美、评判标准。恐怕这与作者所说的“不要自作聪明,要尊重传统文化”,“对器乐人文叙事原生环境的依恋与推崇,最能守护原住民的信仰与传统”,没有直接联系。这里,不知作者所称的“原住民”与市场买票的听众有何区别?而“器乐人文叙事原生环境的依恋与推崇,最能守护原住民的信仰与传统”,这需要具体演绎来佐证。不知曾经红极一时的云南丽江的纳西古乐是否属此类?而窃以为,演奏者的技法和风格、演奏的曲目、表演方式等,只要不是本真,则都是“八仙过海”的事。在此,想提及、推荐上海《解放日报》2月5日第12版上《“青春国乐”的一百种可能》的报道供参考。文中提及,“在不久前刚结束的第3季《国乐大典》节目中,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唐俊乔、二胡演奏家陈军、琵琶演奏家方锦龙、唱作人霍尊与64位青春乐手的大胆探索,令观众发出了‘国乐正青春’的感叹”,可有助于讨论。

如果“传统器乐声响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确实因“受西方管弦乐编制思维的影响”而“倒逼着作曲技术的翻新,但已然不是原来的样子”,“和传统之间已经逐渐剥离开来”,只要听众欢迎,能美美与共,又有何不可?如西洋管弦乐作品中,由民乐器独奏的杨立青的《江河水》、郭文景的《愁空山》、刘德海的《草原小姐妹》、朱践耳的唢呐协奏曲《乐天》等作品,都是经历了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恐怕不能算作“以改良民乐的审美与标准,评判乃至指摘传统民乐的坊间诉求”或“基于西方凝视下的顺从和趋近”吧?如果说“西方人吹竹笛总有吹长笛的味道”,用平实的话来说,那是因为演奏者习惯于吹长笛的意境和气息,加上人总觉得他是在吹长笛。

窃以为,在演艺市场表演服务的民乐,只要不是专业人士的考古研究、存档保护或自娱自乐,就不可避免因时代与时机的因素产生变化,其简繁、深浅、高低,是永远难以制定具体的目标。要了解当代听众的需求,如果依靠现有的大数据的手段,可以做些调查研究。

因此,拜读此文后,期待得到解惑的,一是“乐改”为谁而改?是否需要?民乐“复兴”,谁来推动?复兴的“标准”是什么?“本真”的溯源应穷尽到何种状态?意义何在?二是民乐“本真”状态和发展状态的表演如何呈现?由谁来评价,如何评价?三是“乐改”这“非常慎重的系统工程”由哪些部份组成?广大的听众有多少话语权?这些终极之问,自始至终都是论者应该自觉或不自觉居之的制高点。政府文化政策的设计、有关人士所做的每一次努力,都要带着这些问题问自己,然后才能以一种平衡、坚实、多方共赢的举措来推进,才是我们乐于见到的更美好的民乐的状态和发展。

笔者以为,民乐应需而生。本真也好,新创也好,它的哪种状态更加符合当代人的需要,在未来更有希望与前途,都有待于时日来验证。经典民乐作品永远不会过时,永远都会散发出它的光芒,它的生命力是永恒的。这些思考对音乐领域中其他类别的表演也有启迪。借用一位学者的论断模式:与民乐有关的人们,理解听众和社会的真实需求,追求听众的满足与实现自己的满足和幸福,是相一致的。“尽管一声不吭,纽伦堡鞋匠铺里的手艺人往往比巴黎咖啡馆里高谈阔论的百科全书派更能预知和把握未来。”

-THEEND-

“星标”音乐周报

不错过每条推送

作者/来源:音乐周报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0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