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前景 >> 正文 >> 正文

周望祖国腾飞的伟大时代,成就了我的艺术人

来源:二胡 时间:2022/10/13

第七届华乐论坛获奖者自述系列展播

祖国腾飞的伟大时代,成就了我的艺术人生

周望

我出生在历史文化古都西安。童年的记忆,首先是这座城市的记忆。

永远记得那古老的城门、爬满青苔的城墙,街巷里、收音机里传出的那古老的秦腔、碗碗腔和迷胡戏,时而也能看到社戏,踩高跷。还有,就是街头饭馆里漫出的浓浓的香味儿,以及小馆子里那粗瓷的大碗,以及那古旧书店摊的线装古籍、书法,热闹的古董市场让人体会到的沉甸甸的历史文化分量,甚至那土的掉渣的当地话里,后来深究,竟依旧含有很多文言文中极为典雅的词语……。

我的童年也是在西安音乐学院浓浓的音乐氛围下长大。父母亲都是西安音乐学院的老师。在这样的气氛中,院子里每个家庭都在让孩子学琴。而古筝在当时还是件几乎没有多少人熟悉的冷门乐器。因此,我最早接触过的乐器是二胡、小提琴、琵琶。九岁,我开始爱上了钢琴。那个年代每个家庭生活都比较拮据,当时家里没有条件买钢琴,刚开始学院还没有招收学生,为了练钢琴我与小伙伴经常去教学楼“打游击”,那时候能学钢琴有多么不容易,今天的年轻人是难以想象的。由于正处“文革”时期,各种运动很频繁,父母还有一段时间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因此,我的钢琴学习总是不得不时常中断。但我对钢琴的热爱却从那个时候一直延续至今。

或许是父亲看到了自己的女儿有很好的音乐天赋,或许父亲早有认真培养女儿的想法,在我10岁那年,父亲开始认真教我学习古筝。我父亲周延甲先生是当时的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也是陕西秦筝流派的带头人,他不仅对自己的事业鞠躬尽瘁,执着追求,对我的培养更是有着梦想与期待,他在技术上严格而细致,在教学上从不墨守成规,我作为他的“试验田”所练习的基本上都是父亲为我编写许多双手弹奏练习曲(后来多已出版),他在忙于自己的事业的同时,从不忽略对子女的培养教育。父亲是山西人,家学渊源,有着较深厚的儒家传统,因此,他的严于律己,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也深深影响着我。

父亲只要有时间就陪着我练琴,他为我规定了严格的练琴时间,如每天放学回家必须抓紧时间练琴,狠抓基本功,记得要求我坚持每天练习大指快速托劈,即北派大指摇指等,虽然苦,但很难忘,这些都使我练就了很扎实的基本功。在父亲去农场的那段时间,他还请了山东筝派老前辈高自成先生给我上课,高老师用钢丝弦筝一遍遍弹奏着《高山流水》、《莺啭黄鹂》、《红娘巧辩》等山东名曲,我默默地用心记,有时高老师打着梆子附和我的弹奏,我感悟到了民间音乐中板眼节奏的灵动与浓郁的山东筝乐的韵律美感。

早年的演奏经历值得提及的还有西安著名的劳武巷学校对我的影响,这所学校是当时西安著名的文艺学校,类似当时南京有名的“小红花”艺术团。在学校里,我们白天学习文化课,晚上经常还有很多演出任务,住宿在这个集体大家庭里使我不仅在舞台上得到了锻炼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得到家庭以外的人生历练,人生的第一场演出,还是在西安音乐学院作为劳武巷的学生表演古筝独奏,回想那时的很多演出生活特别难忘。在那个沸腾的年代,文艺演出非常频繁,这些演出经历也为我日后登上更大的舞台做好了准备。

人生的转折

每个人的生活总有几个关键性的转折。

年,对于我是从艺人生的转折之年,这一年,恰逢“文革”刚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年仅16岁的我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在中央歌舞团里本不缺古筝演员的情况下,竟被破格录用,当时考试的场景依旧难忘,别人考一两首曲子就完了,到我考试时,考官们总是听得不尽兴,让我一弹再弹,就这样准备的两首曲目之外又弹了好几首----或许他们是在犹豫是否在名额之外再多招一位古筝演奏员,最终,我幸运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此成为中央歌舞团的古筝独奏演员,开始了自己在北京的古筝演艺生涯。

-年的中央歌舞团可说是国家最重要的文艺演出中心之一,因此我在中央歌舞团的八年演出生涯,是我从艺人生的重要阶段,这时期,我有机会作为古筝独奏演员代表中央歌舞团、国家艺术团频繁演出,足迹遍布国内各地,而且,在丰富了舞台演出经验的同时,也从其他著名演奏家那里得到了很多音乐的熏陶与可贵的影响,这对我日后的音乐修养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年的演出经历,印象最深的是经常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接待外事任务,我作为中国演奏家多次为来访的世界各国领导人演出古筝独奏《秦桑曲》、《将军令》等有浓郁传统中国风格的曲目。接待了来自美洲、欧洲、非洲、亚洲等多国领导人。记得在一次接待美国前总统卡特来华访问时,卡特先生对古筝这个古老的弹拨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谢幕时,卡特先生上台与演员们合影后,特意告诉翻译想再看一下古筝,我从后台搬来古筝,他上前仔细地观看这个具有两千多年的古老乐器,频频点头赞许。我作为中国古筝音乐文化的阐释者,感到非常自豪骄傲。

演奏八年的演出经历令人难忘的还有在外地的巡回演出,条件极为艰苦,印象最深的是在南方的梅雨季节,衣服、床被,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乐器因受潮开胶,演出严重受到影响,当时,尽管演出非常辛苦,吃住条件艰苦,演出几乎没有经费,但我们仍然坚持下来,克服一切困难,努力用最好的演出质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遍访名师

中央歌舞团8年演艺生涯不仅是我演出最活跃的时期,同时也给了我遍访名师的机会。

进入中央歌舞团后,我在古筝的演奏上有了锻炼与提升,演艺上渐入佳境。但也许是年纪小的关系,20岁左右的我不断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那时,首先是北京大的艺术环境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在没有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之前,我就经常到中央音乐学院听课、欣赏各种演出和音乐会,我开始对古筝以外更广阔的音乐世界产生了很大兴趣,并且疯狂地喜爱上了西方音乐,包括交响乐、管弦乐、钢琴音乐、以及各种协奏曲、室内乐,我经常在北京红塔礼堂聆听中央乐团交响音乐会。记得一次著名法国大提琴家保尔托特里(PaulTorteller)来北京演出,我蹬着自行车,顶着六七级大风去中央乐团看指挥家李德伦排练,深深被法国大提琴演奏家的演奏音色所吸引,那“金属般”的音色,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我领悟到,任何乐器演奏的高级追求,往往是对音色的精微掌控,回到团里我还去特意找了一把破旧的大提琴,自己一遍一遍在琴上找那种“金属般”的磁性音色。每每周末没有排练安排的时光,我总是坐在钢琴前,把刚买来的钢琴谱、交响乐总谱不厌其烦地视奏翻看,一坐就是一天,完全忘记时间,专注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

当时,恰逢时任中央歌舞团团长程云特别鼓励年轻人钻研业务继续深造。北京又是古筝各派名家齐聚的地方,我抓住机会,开始跟随很多前辈学习,如浙派筝代表项斯华、范上娥、张燕、潮州筝代表杨秀明、以及中央歌舞团的史兆元老师。项斯华老师是典型的南方人,温婉、优雅。她对音色的要求严格而细腻,即使弹奏一个最简单的“花”指,她也要求做到音色要达到像珍珠般的光泽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的本科期间我跟随范上娥老师学习,范老师温和、慈祥,教学时给学生留出充分的空间与自由度;杨秀明老师是广东潮汕人,我开始了解学习潮州筝,杨老师注重音乐的艺术情境,每次上课,他都用一把琵琶跟我合乐,他的艺术感悟不仅扎根民间的土壤,更带有古老的中国传统人文气质,他非常喜欢绘画,不大的房间里挂满了他的书画,房间里总是有一股股的墨香。我们团在沈阳演出时,我特意去沈阳音乐学院拜访了山东筝派代表人物赵玉斋先生,赵老师非常热情地为我介绍演奏了他创作的上世纪六十年代风靡全国、成为古筝史上划时代的代表性作品《庆丰年》,从此,与赵老师结下了师生情缘。

而给予我古筝艺术指导最重要的一位老师是著名古筝艺术家、理论家曹正老师。曹正老师是中国古筝艺术从民间走向学院专业化道路的关键性人物,也是我研究生阶段的导师,他给予我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他让我更深刻地领会到古筝与中国人文历史传统之间的密切联系,他使我不仅认识到要做一位古筝演奏家,更要做一位拥有深厚人文传统浸润的传统文化人。

从弘扬陕西筝派到吸取各传统流派所长

筝,始于秦地,盛于唐代,史称秦筝。但历史沧桑的变迁曾使秦筝在秦地的传统几近断流,为此,建国后,我父亲周延甲先生毕生致力于“秦筝归秦”的陕西筝派的发展事业。

然而“秦筝归秦”之路并非坦途,由于西安地处西部,相对封闭,对秦筝的传播受到地域的限制。年我进入中央歌舞团后,把父亲的事业带到了全国的文化中心北京,将父亲的事业推向了全国,由于我一直活跃于国内外乐坛,这为我弘扬秦筝传统文化创造了条件,70年代后期,作为最早在北京奏响秦筝的第一人,我不遗余力地在国内的各重要音乐会上坚持宣传、演奏陕西流派代表作品,年,我在中央广播电台录制《秦桑曲》,由中国唱片社出版发行此曲,成为振兴陕西流派标志性的先声。在年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比赛中,我演奏《秦桑曲》《将军令》荣获最高奖,我的这些努力,为振兴陕西流派走出了关键的一步,从而奠定了秦筝在日后繁荣的基础。我个人也于年荣获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民族器乐演出比赛”最高奖,并于年荣获文化部主办的“首届江南丝竹创作与演奏”小组演奏一等奖。

一首优秀的作品需要时间来打磨。其实父亲的很多曲目都留下我演奏中二次创作的痕迹。如我演奏的《秦桑曲》经过了多年的演出实践,从曲名到乐曲结构、技术表现都进行了不断的完善与充实,多年的反复演奏,也是艺术加工消化作品的过程,比如,我在引子和尾声加入了左手弹奏技巧,使音乐在张力表现不断加大,充分彰显出陕西秦筝那种“慷慨激越”、“繁音激楚”、“热耳酸心”的独特艺术魅力,甚至《秦桑曲》的曲名也是在北京最后定夺。

后来,尽管我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对陕西秦筝的演奏与推广传播,我先后首演了《凄凉曲》《姜女泪》《道情》《百花引》等30余首陕西筝派乐曲,90年代,我录制了《中国筝曲——陕西篇》23首,并整理编辑后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秦筝归秦”——周延甲筝曲选》,撰写发表论文《秦筝秦人秦声》,大力为秦筝张目。

从西安到北京,那沉甸甸的历史文化感一直放在我心上。这促使了我更多的去学习、了解祖国南北各派的古筝传统。或许是家学的养成,我对各地域传统风格极感兴趣。我从来认为,祖国厚重丰富的传统才是古筝音乐文化发展的最坚实的根基。尽管后来古筝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尽管西方现代音乐技术对古筝日后的发展影响很大,但我从来没有动摇过对传统重视的信念,除了陕西秦筝流派筝曲外,我曾先后演奏录制了大量的其他传统筝曲专辑,如《渔舟唱晚——北派筝韵》周望个人专辑、《中国名曲——古筝名曲欣赏》CD盘《高山流水——周望古筝独奏》等。

多年来,我不仅在国内,而且在的港台、以及国外的频繁讲学中,也一直不遗余力地努力介绍、宣传古筝丰富、古老的传统文化。如台湾文化大学的讲学、香港科技大学的讲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弗大学的讲学、普林斯顿大学的讲座、丹麦的演出讲学等,我都是把介绍宣传我们古筝的古老传统放在第一位。我希望这些努力,让更多的西方人,以及海外华人了解热爱古筝,热爱中国的传统。

在继承传统流派方面,我从附中到研究生的教学计划中,首先将传统流派作为基础教学来抓,从掌握北派扎桩夹弹,到左手韵味学习,安排了大量南北古筝传统流派丰富的曲目,力图将自己扎实的传统技术及演奏风格传承于后人。我的学生们以扎实的基本功和纯正的左手韵味多次在国家级重大比赛,如:金钟奖、文华奖、CCTV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民族乐器大赛,以及全国古筝传统曲目比赛中摘金夺银。

教学视野需要开阔

古筝这门乐器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建国后的发展情况一直处在从民间乐器逐渐进入学院系统化教育的专业化之路。

也许是与我对音乐的认识有关,我在教学视野方面,从不拘泥于古筝,甚至不拘泥于民乐,因为科学化、专业化教学一个重要的影响还主要来自西方音乐文化。我从小学习过钢琴、二胡、小提琴、琵琶等多种乐器,在我的教学上也经常与曾经是钢琴专业的我的爱人进行探讨和交流,我在古筝教学上借鉴了很多钢琴的科学演奏技术方法,从而,在完善自己的演奏技术与古筝教学系统构划方面都有了有益的帮助。因此,在我的具体教学中,最重要的特点体现为科学的严格训练。在我看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选材,是第一步,要善于发现好苗子,之后,就是科学、系统的严格训练,而在严格的训练中,我不仅强调对学生们技术基础的培养,更强调对学生治学态度的培养。此外,我非常重视视唱练耳在古筝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要求我的学生必须要在视唱练耳上达到较高的水平,鼓励他们要与作曲、理论专业、钢琴专业的同学看齐;我还要求我的学生要练钢琴,以我的学习经验,我认为通过学习钢琴不仅可以接触到更多丰富的西方音乐,广开眼界,而且也能切实地了解西方乐器演奏技术上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同时对视奏能力和训练双手弹奏能力,特别是建立起对丰富的和声色彩概念有直接的帮助。我认为大量地听交响乐可以丰富对音乐的想象力。而在中国传统基础积累上,我非常注重包括京剧等各地方戏曲音乐的学习与感受,这些戏曲、民间音乐才是中国传统之“源”。而在这些传统音乐的感悟中,我注重音乐韵味的细腻感受的培养,这对古筝掌握好左手按滑颤揉技术,更好地表现扑捉细腻味道非常有益,因为古筝的传统流派基本上是来源于各个地域的地方戏曲、说唱音乐,我一直认为,只有具备中西两个方面的广泛视野的学生,才能有可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民族的音乐之本,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古筝演奏者。

在系统的教材建设上,多年来我也一直努力,我编写的教材包括:《古筝速成演奏法》、《古筝考级演奏教程》《古筝基础教程》、《中华筝教程》(合作)(上下册)。目前,受孔子学院委托,正编写海外古筝教材。

演奏教学四十余年来,我认真负责、充满热情地投入我所热爱的古筝教学工作上,我同时也一直坚持克服自己的健康因素的影响,给学生们细致地上课,为此,我曾多次荣获学院颁发的荣誉证书。如、年连续获得中央音乐学院“BOB拔尖创新人才”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奖,年荣获文化部颁发“园丁奖”,荣获年教育部“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年荣获“TOP10亿阳杯拔尖音乐人才计划”优秀指导教师奖,年荣获中央音乐学院颁发“金校徽”奖。

频繁的演出与学术活动

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之后,我的演出实践活动一直没有中断。30余年来,我的演出、讲学除国内演出外,还出访美、德、法、丹麦、日、韩、新加坡及港澳台等世界各地演出讲学。

这里我只提及比较重要的演出与讲学活动,如年随国务院侨办主办的“中国青年艺术团”赴美国13个城市巡回演出,年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年作为“中国十大民乐演奏家”代表国家赴港、澳、台巡回演出,年随文化部主办国乐大师艺术团在台湾十多个城市巡回演出,与深圳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周望师生音乐会,

年,我应中央电视台CCTV音乐频道邀请连续三年每周在《音乐告诉你》主讲古筝教学节目,这个讲座在国内乃至海外产生广泛影响,很多地方各省的古筝学生都是通过电视熟悉我的。

此外,年我应邀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讲学《中国古筝传统流派》,年8月在澳门举办《周望古筝师生音乐会》,年作为中国古筝代表参加《中、日、韩、越古筝音乐会》,年应邀在台北举办《西北筝峰》古筝音乐会,年在美国卡纳基艺术中心举办《中国古筝》专场音乐会,应邀参加“普林斯顿中国音乐节”,举办讲座《古筝现代音乐作品》,年8月再次受邀在麻省理工学院参加《波士顿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演出,年8月应邀在美国哈弗大学举办题为《中国音乐走进哈弗---中国传统筝乐魅力鉴赏》古筝讲学。年9月应邀在香港举办《筝乐情--名家名曲演奏会》,年1月28日赴美参加巴德美、中音乐研习院,并在《MusicFromChina:EastMeetsWest》专场中国民乐协奏曲音乐会上演出古筝与乐队《凄凉曲》等。

结语

人常说,一时的努力拼搏,容易;但一辈子不懈地坚持认真做好一件事则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用心做事,是我的人生态度,而倾毕生精力做好一件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这算是我人生的经验吧。平心而论,我之所以能坚持不懈地把一件事做好,就是凭着这种难以割舍的对祖国筝音乐文化的情怀,凭着那种虽付出很多却仍乐此不疲的执着。

不过,最重要的还在于我的从艺人生40年,正值祖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40年,同时也是中国古筝事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的40年。我幸运地恰逢这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春天。在这春情激荡的年代,筝,这个具有多年历史的古老乐器成为中国发展最活跃的民族乐器,我有幸赶上了这火样的年代,并幸运地深处祖国古筝演奏与教育发展的中心。

因此说,是祖国腾飞的伟大时代,成就了我的艺术人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