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唢呐协奏曲《大风歌》作曲:张晓峰指挥:瞿春泉演奏:左翼伟协奏:九歌民族管弦乐团、洛杉矶中华国乐团时间:台湾“大手牵小手”《花好月圆Ⅲ》音乐会一曲《大风歌》,一段壮怀情。在台湾桃园中历艺术馆音乐厅(座位),由台湾九歌民族管弦乐团主办、美国梅拉诺文化演艺公司协办的台湾“大手牵小手”《花好月圆Ⅲ》音乐会上,共同完成了唢呐协奏曲《大风歌》世界首演。在中国著名指挥家、国家一级指挥瞿春泉的指挥下,中国国家一级唢呐演奏家左翼伟将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家张晓峰新作唢呐协奏曲《大风歌》完美地呈现于世。这首压轴曲目,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唢呐协奏曲《大风歌》,时长约13分钟,由“鼓乐齐鸣,恭迎圣驾”“一曲大风,横空鸣世”两个章节组成,融入了秦腔、梆子腔等韵味,乐曲高亢有力,节奏富有张力,谱写了王者维护江山一统叩问天下的赞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曲仅有三句构成的整首诗,这在中国历代诗歌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惜墨如金、高度凝练的三行诗句,体现了西汉皇帝刘邦内心的复杂心境,那就是流露出对当时国家尚不安定的浓郁惆怅。公元前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刘邦亲自出征。他很快击败了英布并将其杀死。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而且还慷慨起舞,伤怀泣下。著名民族音乐家、作曲家张晓峰,对中国古典诗歌有着深刻而独到见解,擅长把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融入于民族音乐作品,且在优美的旋律中表达诗文的意境。为了创作《大风歌》,张晓峰专程前往徐州沛县,寻觅刘邦故里,进行创作交流。伫立在刘邦塑像前,张晓峰内心久久难以平复。《大风歌》抒发了刘邦远大的政治抱负,体现了其对国事忧虑的思想感情。徐州沛县采风回来后,张晓峰一直沉浸于这种“风起云飞”的独特场景之中,开始琢磨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大风歌》的博大情怀。起先,他尝试运用古筝协奏曲方式来谱曲,经过反复排练,舞台演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总觉得还缺了一点什么味道,自己一时也说不上来。后来在与唢呐演奏家左翼伟的交流之中,张晓峰顿时豁然开朗,似乎找到了新的灵感,何不试水唢呐的方式演奏,那嘹亮、高亢、辉煌、大气的声音,与直抒胸臆、雄豪自放、踌躇满志、焦灼惆怅的诗歌风格是那样的高度吻合。字斟句酌的读,字里行间的抠,张晓峰反复吟诵,不停琢磨。“这首诗语言质朴、风格雄劲,凝聚着对帝业和故土的感情,表达了刘邦既能创业又能守业的豪迈气概。”张晓峰喃喃地说。于是,那唢呐协奏曲《大风歌》的乐曲构想,在他的脑海里逐渐清晰:领衔的唢呐位置,配以大型民族管弦乐队的协奏,最终形成美妙动听、气震山河的协奏曲,让全场观众如痴如醉!对这位今年88岁老人来说,复杂的总谱完全是一个个音符手写出来的,可见其花费了莫大的心血。对《大风歌》进行“二度创作”,使得唢呐协奏曲演奏更加和谐完美。著名唢呐演奏家左翼伟对总谱仔细把握与研究,一个片段一个片段地过堂消化。整个作品高音运用多,手法变化多,尤其是结尾前的华彩章节,他使用循坏换气法,把一个高音吹的悠长悠长,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品的大气磅礴,这是其他器乐所难以企及的。还有旋律上的多样变化,如用唢呐模仿人的朗朗笑声,这些艺术手法的灵活运用,给传统唢呐注入了新的魅力。说起作曲家张晓峰与演奏家左翼伟两位民乐大师的合作,那还是民乐界友好传承的一段佳话。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张晓峰作曲的《山村来了售货员》,成为那个时代的“音乐符号”。年,左翼伟学吹着这首《山村来了售货员》考上部队文工团。后来,携带着这首唢呐独奏曲,他下基层部队哨所演出,吹遍了陕甘宁青一带。上世纪八十年代,左翼伟回到上海,与张晓峰相见恨晚,并开启了艺术合作交往。在他的独奏音乐会上,张晓峰特意为其“量身定做”,谱写巴乌独奏《竹楼情》,可见两位艺术家的心灵默契。唢呐协奏曲《梁山随想》,是著名民乐家张晓峰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左翼伟演奏最多也最得心应手的作品之一。这首气势恢宏的《梁山随想》,吹遍了海内域外。年这首地域鲜明的唢呐协奏曲,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吹响,全体观众起立欢呼,左翼伟连续谢幕三次。年,在南京举办的张晓峰个人作品音乐会上,压台之作就是唢呐协奏曲《梁山随想》。年4月,左翼伟在南京举办的第三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上,张晓峰亲临祝贺,并上台赠送由张晓峰题写的著名二胡艺术大师闵慧芬的赞语“左翼伟在台上一站,就是一条好汉”,一时成为民乐界的一段佳话。一位88岁高龄的老艺术家挑战自我,负重前行,一年之内谱写出《怒沉》《大风歌》两首令世界首演并广获好评的唢呐协奏曲,也让其合作伙伴左翼伟的演奏技艺不断升华,体现了两位艺术家永不休止的携手创新。唢呐与乐队《怒沉》乐曲,根据《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谱写而成,以评弹艺术家徐丽仙的唱腔为原型,用细腻多变的叙事性手法,来描写杜十娘在投江时复杂心理与痛苦的经历。一声“丽调”,一曲《怒沉》,以深沉、悲壮而柔美的“丽调”韵味,演奏取得圆满成功。唢呐声声,民乐悠长。两位艺术家可谓“宝刀不老”,一个耄耋,一个花甲,但是他俩不服老,年轻态,进入新时代下又有了新的合作意向。在朝着民乐巅峰的道路上,将不停地跋山涉水,艰难攀登。演奏家介绍/左翼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