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发展 >> 正文 >> 正文

想练赛马拿去不谢学乐理玩二胡

来源:二胡 时间:2023/4/9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69820.html
文章较长,请注意眼睛保健。欢迎收藏。

退休后,恋上了二胡曲《赛马》。

自娱自乐能玩儿一曲有模有样的《赛马》,那是怎样滴牛逼!可是因为《赛马》性子急、“跑”太快,追她的难度不小,所以恋(练)归恋(练),直到今天,激动人心的《赛马》也只能驰骋在心里……

在练习《赛马》的过程中,不同的人,“难点”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练习的“难点”也是会变化的。通过练习,难点可以转变成非难点;随着练习速度的提高,非难点也可能会变成难点,有些慢速练习下的难点在快速练习时,可能又变得不那么难了……

《赛马》的演奏速度,曲谱常常省略不标,一般是拍/分钟。演奏家可达到拍/分钟以上。《赛马》是2/4拍的曲子,但是练习时可以把《赛马》改为4/8拍,这样,练习时比较容易把握正确的音符时值(节奏)。练习时,一定要有节拍器来辅助练习。《赛马》最慢的练习速度一般是60拍/分钟(2/4拍),等于拍/分钟(4/8练习节拍时)。慢速《赛马》的练习难度并不比快速《赛马》(≥拍/分钟,2/4拍)的练习难度低,有些方面甚至更高。

练习《赛马》,一定要从慢速开始,逐步提速。首先可朝拍/分钟这个可“上台”表演的最低要求努力。这个过程对于业余二胡人来说,至少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

几十年前,无人辅导,想自练某独奏曲,碰到“快弓”,肌肉僵硬,运弓不能,反复多次,百般无奈……愤而弃琴,直至退休。每每想起,唏嘘不已:如果当时有人指导我以慢练的“诀窍”,当会是多么地幸运!

《赛马》练习要注意“弓毛与弦要贴实”,特别要注意换弓或换弦时,务必保持紧密“贴弦”,不要瞬间虚贴!全曲贴弦压力最大处,当是开头的四小节的起弓(赵寒阳大师称其为“喷弓”)处;贴弦力度较轻处应该在那几个具有弹性的连顿弓处了。

本文设定的练习“难点”为“快弓难点”,仅指:从某个速度(数值大小因人而异。通常可认为是:≥拍/分钟)开始,右臂或按指就发僵的地方以及快速换把处;运弓至难点处,肌肉僵硬,无法运弓,或音准、清晰度严重失度。否则,不认为是练习的“难点”。

下面,按我对几处难点的相对难易程度的感觉,按照“从难到易”的顺序,叙述如下:

a.连顿弓后的一段快弓:

提示:拉弓起弓。

本句中,前三小节每一小节中的第二拍是难中之难。

①第二拍中的外空弦“3”音。难在换弓(推弓换拉弓)的同时,还要反向换弦(推內弦换拉外弦)。练习时,瞬间贴实外弦(快速换弦的术语是“撞弦”)比较困难,有“来不及”或“够不着”的感觉。练习要点是:拇指食指捏弓要松弛,中指(不要主动发力)在小臂、手腕前送、外旋趋势的带动下外顶弓杆,同时拉弓。

再强调一下,快弓练习时右手拇指、食指捏弓要松弛;其他所有手指换弦时都不能主动发力。手指如果主动发力,后果会很严重:导致整个右臂、甚至全身紧张!同样地,左手手指也要放松,特别是拇指不要紧张(翘起、下勾、紧夹),否则影响按指。

顺便说一句,第二小节接第三小节是正向换弦,这里的正向换弦基本没有什么难度。

②第四拍中的第一个“5”音。此处容易莫名其妙地停顿、“卡壳”。解决的办法是:从意识到动作都主动去“强奏”这个“5”音(这也是乐句本身的要求)。还有一个“辅助”办法:在“卡壳”之前的那个音(这里是高音“1”)处,主动地瞬间停止运弓(就像军人练习走正步时,腿踢在空中的暂停),训练自己对节奏和弓子的控制力。控制能力强了就不易出现停顿的情况了,“5”音就比较容易练习了。

③第六拍中的“2”音。二指可能抬不起来或抬指迟缓不从容。问题可能是因为手型没有“立”起来。正确的左手手型(立起、虚握鸡蛋)到处都有讲解,这里分享一个立竿见影的秒懂、秒管用的手型立起、方便抬起二指的方法:把食指(一指)立起并且靠到琴弦上!对,是“靠上去”,不是“接近”,除非保证手型不会倒下来。

在第五拍末尾“1”音推弓结束处停顿一下(“走正步”练习),控制一下弓子和节奏,是拉好其后音符的过渡练习方法。

一定要“放松”,特别是运弓手腕的放松。即使是在慢速练习时,也要有快弓手腕的动作意识,而不是一昧地使用胳臂。“放松”这种状态不是学会的,是在不断反复练习中练会的。某段快弓“放松”的合格的标志是什么?这一段快弓好听,拉得很轻松、胳膊不累!

b.结尾处的快速换把:

提示:推、拉起弓皆可,可依习惯确定。

句末由高音“3”到高音“5”的快速换把,对于初学《赛马》者是一个恐怖的“鸿沟”,有许许多多习练者在这个换把处被迫“降速”。其实,这里的难度没有我们感觉的那么大,只是这里更需要以下我们听滥了的两点和一个“诀窍”:

①不断提高你的辨音能力。高音“3”到高音“5”这个小三度音程,你能够听多准,你就能够拉多准。

②配合听力,反复练习,直至换把距离“习惯成型”。

③一个诀窍:换把奏完高音“5”后,右手腕必须是“左凸”的!所以我们在准备开始换把用推弓奏高音“5”之前,心里要清晰大声地叫喊:“(手腕)往左!(使劲)推弓”!这样,快速换把时弓向就不易错乱啦!切记:“使劲”是为了让弓序别乱,并吻合谱句中高音“5”要求的强奏,并不是用拙力,弓速越快,动作应该越灵巧。其实,练到快速、熟练时,全是手腕的“节奏动作”,是非常轻松的。

在这个快速的换把练习中,与其说要保证高音“5”的清晰准确,不如说首先是要保证弓序弓向的快而不乱。

c.拨弦之后的一段反复演奏两次的快弓:

提示:弓毛紧贴外弦是本句练习要点。

第一个“2”后、最后一个“2”前,各有一个正向换弦;中间每个“2”的前、后,都正向换弦,全句一共有六处正向换弦。

本句的练习要点是:第一次换弦后,弓毛就要借助小臂和手腕外旋的力量(中指不要主动发力)紧压在外弦上不要放松,直到(!!!)最后一处换弦时!那么乐句中內弦的“2”音怎么办呢?好办!中指无名指“正向勾”一下弓毛即可。再强调一下:练习本句时,在主观意识上,一定不要有将弓毛离开外弦的想法!

上面的换弦并不是本句的难点,掌握“窍门”熟练后,这里的换弦动作还是一个小小的炫耀和享受。难点是,中速的“”三个音!“”在慢速时一点也不难,在快速时反而觉着比中速更好拉,当然,中速“”拉不好时,快速“”是含糊不清、每个音的时值是失控的。除了“慢练”和“渐快变速练”外,这里分享两个“辅助练习”法:

①把两处“”中的“1”或“5”,特别是后一个“1”或“5”拉得夸张一些,对于整句的流畅,特别是“”的“不犯卡”是有帮助的。另外,在上述“夸张”的音符后,可以运用本文上面说过的“走正步”练习法,即:停顿一下,这样可以练习对弓子的控制力,“”之前也暂时缓冲一下。

“”中的后一个“3”,因受其后“2”音的影响,容易犯“压弦不实”的毛病,所以“后3”处也可以来个“走正步”练习,保证“后3”音的推弓压弦实在,练习了控制力的同时,节奏也会练得比较从容。

②反复练习“”中的“35”,即练习“5535……”,注意“3”是推弓,“5”是拉弓,弓向不能乱,练习停止时,看弓子是不是停在正确的位置上。特别注意,不要把“535……”奏成弓法错乱的“553……”。可以从最简单的“5”(停顿)“5”(停顿)……开始练起。(建议把这个练习看成一个好玩的小“游戏”,而不要去想什么“苦练基本功”)

快速运弓,主要是手腕动作,不要使用大臂,小臂的动作也是不明显的。动作的“轴心”应该在小臂中部。

熟练后,再参考以上方法练习“2”。或这么练习:

仅供参考。兴来随手,不整请谅。

d.三处节奏型完全相同的十六分音符串:

图一图二图三

快速练习上述三组音符串时,有两个“难点”,一是音符时值难均匀等值,二是音符难以奏得清晰,无“颗粒性”。攻克难点的手段是:

①音符时值均匀性分步练习法:

先练习分弓、熟练后再练习“半”连弓,最后练习连弓。手边无印刷体资料,就发一个我当时练习的笔记片段吧,很简单,应该都能够看得懂的。

练习笔记欠整洁,请原谅。

②把音符奏得清晰具有颗粒性:

方法:高抬指!!此处手指如离弦近,对快速按指并无帮助,反而会使得发音模糊不清晰。无论分弓或是连弓,这里都应该强调高抬指弹性按弦的练习,这样,不仅按指来得及而且还能保证发音清晰具有颗粒性。

特别地,练习“图二”小节时,为了按指的轻松方便、音符时值的均匀一致,无论分弓或是连弓,按“1”音的一指(食指)都不要保留在弦上,即“1”音不使用“保留指”;“2”音可以使用保留指(中指)。另外,三指按“3”音时注意下探,因为此处“3”音发音容易偏低。

草原风语:

希望本文对同样喜爱并认真坚持练习二胡曲《赛马》的朋友们会有所启发。让我们以“马”会友,享受人生。

主要出自自己练琴感受的文字,片面和不足在所难免,有些地方甚或存在谬误。如能承蒙指教,幸莫大焉。

马儿啊,你慢些走,我要把你迷人的步态看个透。《赛马》许多“迷”人的地方,在“慢练”当中将“露出马脚”。通过日积月累、从容得法的修炼,心中的《赛马》终将会跃然而出,在我们自己的双手间驰骋!

深切缅怀黄海怀先生!

(全文完)

附录:《赛马》曲谱推荐版本

提示:CG定音降E调更具草原风味。

上面曲谱中,有几处弓指法可变:

外弦“3”可改为內弦三指按音。后面一个“3”可改用外空弦音。曲尾可改变弓法如下:

红圈內祛除连音线,“3”音用推弓;

红圈至蓝圈之间所有弓向变向;

蓝圈內用拉弓(至左半弓后再奏颤音);

绿圈內取消“回弓”,不奏颤音,推弓强收结束。

还有一种常见的《赛马》结尾,顺便写出:

可不换把,三指直接下滑按高音“5”。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