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5日,上海的《文汇报》刊登了一条不寻常的广告。这是一条引起轰动的广告。因为这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第一条在中国报纸上刊登的外商广告。值得注意的是,报纸上的三块手表,还不是照片,是手绘的。
而且有意思的是,广告上刊登的「雷达表」,要在四年后才进入中国市场。哎呀!真是看得到,买不到啊。时任瑞士雷达表中国区副总裁郑世爵后来回忆:「当时中国还没有完全开放,但是我们意识到了中国市场的广阔,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毫无疑问,雷达表相当聪明地运用了营销理论上的「第一品牌」概念——在没有竞争者的情况下,用较少的资源和时间建立很高的知名度。
在广告刊出的三天内,上海有人以上到黄浦区的商场里去询问「雷达表」——其中很多人还不知道,当时一块雷达表的价格,相当于上海一名普通工人20年的工资收入。当天晚上,上海电视台也播出了雷达表的广告,而且还是英文播出,只是配上了中文字幕。
因为还没有完全开放,很多人的思想还比较保守,所以当时很多人都在问:《文汇报》胆子怎么那么大?
其实在《文汇报》之前,上海的另一家报纸已经「第一个吃了螃蟹」,给《文汇报》壮了胆。
那就是率先恢复商业广告的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
报纸刊登广告这样稀松平常的事,对当时的中国报纸而言,却无异于天方夜谭。
其实报纸刊登广告,本来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从鸦片战争之后,中文报刊开始大量涌现,广告自然是报纸营收的最主要渠道。
年的除夕,解放日报社正在开编委会,《文汇报》的一位副总编打「春节期间,两报能否出内容相同的单页联合版,这样能让平时很辛苦的夜班编辑部轻松过个年?」
在当时电视还不普及,报纸也没几张的年代,时任解放日报社总编辑的王维,不同意这个建议:「春节是读者看报的好时段,不能出单页!」
但是,会上马上也有人提出要算算「经济账」:《文汇报》出单页,我们出四个版,不是吃亏了?
王维一拍桌子:怕什么?我们不能用商业广告收入来弥补吗?
一句话说得简单,但会议室里的其他人都面面相觑——那个时候还没有一家报纸敢恢复商业广告。《解放日报》居然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整个上海只有一家广告代理公司,叫「上海广告装潢有限公司」,这家公司被允许代理国内媒体的广告,别无分店。
但以当时的市场环境,就算只有一家,依旧是无米下炊。当时,专门出差去北京,游说中央报刊能够接受刊登广告——中央报刊肯刊登,地方报纸才敢动啊!
但是中央报刊没有一家敢先摸石头过河。
时任解放日报社广告部经理的彭寿龙回忆,当时找到了上广装说可以刊登广告,对方激动万分,在最短的时间里就拉来了足够《解放日报》春节假期版面使用的商业广告。
1月28日,《解放日报》的版面上破天荒出现了上海工艺美术工业公司和上海食品工业公司的拳头产品,舞台刀枪、二胡三弦、佛手味精、幸福可乐、十全大补酒等一批广告。
当时,像这样的广告每条大约收费在元左右,不久就调价到了每条元。这个价钱是什么概念?当时上海的人均工资仅每月40元左右。
但即便如此,在《解放日报》开了头炮之后,其他商家蜂拥而至——刊登广告的那几家商家的商品迅速脱销。
那家上海广告装潢有限公司在之后的八年时间里,营业额一直是同行业全国第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