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图片 >> 正文 >> 正文

乐器二胡,律动倾听,那弦上的沧桑

来源:二胡 时间:2023/5/3

二胡--是中国著名的拉弦乐器,分布较广,在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着“东方小提琴”的美誉!

相传,二胡起源于中国唐代,当时主要于西北部的少数民族流传,二胡又称二弦胡琴,唐代有诗云“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宋朝时,胡琴又被改名为“嵇琴”,相传是嵇康所制,故更名为“嵇琴”。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弓弦约起迈向成熟的阶段,源自蒙古、西域的马尾胡琴和前朝的嵇琴、轧筝相融,形成了新颖的胡琴。

二胡的构造简单,主要分为琴筒、琴杆、琴轴、和琴弓。

琴筒多为中空的多面体,以扩大音量,且有一侧以蟒皮为膜,可产生良好的共鸣之音。

琴杆是二胡的躯干,起着上下联动的作用,两根琴弦也附着于琴杆之上,琴弦分为两种,一种是金属弦,以银弦为最佳。另一种是丝弦,易断裂,大多选用金属弦。在琴杆顶端有上下两个琴轴,上轴缚绞内弦,下轴缚绞外弦。

琴弓由弓杆和弓毛组成,弓杆竹制,弓毛则选用马尾,以白色马尾为上品,弓毛置于两根琴弦之间。

演奏时由于弓毛会贴着琴筒在二弦之间摩擦,为避免“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情况,演奏者需在琴弦经常摩擦的地方滴上松香,用来减少、避免对琴筒的摩擦,当滴上的松香摩擦损耗之后,需要重新填补。

松香,遇火融化滴于琴筒上

二胡经过历代人的改进传承,有十部传世之作,分别是为《二泉映月》、《良宵》、《听松》、《空山鸟语》、《寒春风曲》、《月夜》、《流波曲》、《病中吟》、《三宝佛》、《光明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

在历代二胡名家之中,有位神级人物--“瞎子阿炳”,阿炳本命华彦钧,正一派道士,由于眼疾失明之后专心于音乐,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多首民间乐曲,但遗憾的是保存下来的只有《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曲。

其中《二泉映月》一曲甚是悲凉,听曲因便可窥华彦钧凄苦一生。

直至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目前,二胡的演奏水平也处于飞速发展时期,演奏大师们借鉴了西方演奏弦乐手法,二胡得以在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院校崭露头角,犹记得在美国的音乐大厅,一位中国人演奏二胡时的惊奇之技,婉转到根本不可想象的音调,几乎非人力所能达到之激昂,将东方神韵用一把二胡展现的淋漓尽致,西方听众难以自制的起立致敬!

另外,在许多城市有很多所谓的“民间艺人”在街头演奏二胡,并且与时俱进的在身亲放着用于收款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