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图片 >> 正文 >> 正文

视频明理胡同城乡小胡同讲出大道理

来源:二胡 时间:2023/1/26
HR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zgpos.com.cn/fengshang/sscl/20210206/863.html
02::00

“我最怕有些宣讲员就是念念报纸读读文件,把这件事应付过去。‘明理胡同’里一个小马扎,让大家坐下来,先从形式上去解决这个问题。”11月28日,淄川区将军路街道办机关干部陈锋说。干部坐上小马扎,让老百姓一下子就觉得干部们不是那么高高在上了,而干部们也能有机会近距离听取老百姓的诉求。

遍布淄川城乡的“明理胡同”“明理亭”“明理广场”,不但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形式更加新颖,而且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平台。

这个“小马扎上的理论宣讲站”,如何不落入形式上的套路,让老百姓喜闻乐见?11月27日开始,记者连续两天对淄川区“明理胡同”进行了探访。

“懒皮窝子”变“明理胡同”

“我们村的‘明理胡同’就在前面,用咱们老百姓的说法,以前那里是个‘懒皮窝子’,就是闲人聚集的地方。自从我们把小马扎放在那里之后,‘明理胡同’的宣讲就开始发挥作用了。”11月27日,淄川区七里村村委委员司维娟告诉记者。过去,一些村民跟村干部交流少,自从有了‘明理胡同’,这种情况改变了很多。

“也不是直接不交流,是没有时间交流,我们村干部每天事情都很多,没事也不会上那个地方去。有时候,部分村民也不理解、有疑惑,不知道村里整天在忙些什么?”司维娟介绍,以前村里有很多工作,比如正在进行的人居环境整治,过去,一些村民不愿参与,认为是瞎折腾。

“现在,我们通过每周的宣讲,把村里的工作全部向大家说明,大家也理解我们了。起码知道这是在干啥、为啥要这样干了。”司维娟说,过去村里干点工作,说闲话的多,通过“明理胡同”的交流,这种闲言碎语少了。

“我们并不是简单地设立一个‘明理胡同’就算完事了,我们也在精神文明实践中去发现这样的阵地。”司维娟告诉记者,他们村还有一个“明理卫生室”。

“来这里看病的村民不少,有时候,我们就会在一起拉呱聊天,一来二去,谁家有啥问题,我都会帮忙解决。”七里村村医孙莲英告诉记者,自己是村里评的“好媳妇”,所以大家有了什么事情,就喜欢找她来帮忙。

“其实,这也是给社区干部和村干部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渠道和机会。有些基层干部很少跟老百姓交流,而且即便有交流,也会有一些距离感。我发现村干部宣讲的时候,效果最好。”陈锋告诉记者,“明理胡同”的小马扎作用很大。

“别小看这个小马扎,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座位。这是一种姿态,这让作为宣讲员的村干部,跟老百姓坐到了一个水平面上,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为居民需求服务

“我们感觉一周练两天,太少了,我们还想加一天。周日再加一天吧?”这天,淄川区南苑社区居民高绪海找到了社区居委会主任刘兵,提出了要求。

原来,高绪海是社区的京剧爱好者,他们二十来个人,原来一直在家里唱戏。“在家里唱了八年了,一开始不知道扰民,总以为白天在家里唱戏,大家没啥意见,但第九年,邻居终于找来了。”高绪海跟记者说,大家立即开始另找地方唱戏。

夏天还好说,找个公园或河边就能练上半天,但到了冬天,问题就来了。“天太冷,拉二胡的伸不出手来啊。”

好在居委会给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给戏迷们在南苑社区居委会办公楼内找了间屋子。因为社区的社团多,比如还有合唱团、舞蹈队,大家不可能都在一起练习,就每个团队一周分配了两天。

高绪海他们最近有个活动,需要给一位戏迷开个“小灶”,加紧练习一个唱段,这就需要加上一天。“正好这间练习室星期天没人使用,我们申请一下。”当天是社区“明理亭”宣讲日,高绪海向刘兵提出了大家的一个要求。

“没问题,我给你们一把钥匙,周日你们直接来就行。”刘兵告诉记者,冬天到了,“明理亭”已经从室外搬进了室内,现在高绪海他们开展活动的地方,也是“明理亭”的活动场所。本来都是周五活动,这样一来,又加上了周日。“咱们这‘明理胡同’并不仅仅局限于讲政策,戏剧、合唱、舞蹈,都是明理宣讲的形式,主要是为了聚拢人气,而且还让大家觉得喜闻乐见,不死板生硬。”

在淄川区东升社区,居委会党总支书记靖永阁跟记者说了这样一件事:社区内有个早市,是附近居民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地点。但是长久以来,附近一直没有厕所。

“有时候早市上的商贩就会在居民楼前面方便,去年我来咱们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组织了几次‘明理胡同’宣讲。有一回,宣讲完毕,老党员车胜新就跟我谈起了这个事。”刚刚接手社区工作,这些具体的情况,靖永阁不是很熟悉。有了“明理胡同”这条沟通渠道,一些信息反馈得更快了。

很快,靖永阁协调市政、住建等部门,解决了厕所问题。

“‘明理胡同’的宣讲还注重对群众生活技能的培训,根据时令特点开展防止煤气中毒、安全用电、防暑、防溺水等方面的培训,讲解健康养生等知识。”靖永阁告诉记者,今年疫情期间,他和社区志愿者在路口执勤,一个失独家庭的老两口,专门下水饺给他们送来。

“他们经常来参加咱们‘明理胡同’的宣讲。我知道,这些宣讲没法解决啥大问题,但起码让他们能感到安慰。”说到这里,靖永阁停住话头,看向了别处。

“明理亭”及时化解纠纷

“那些人在街上挖的那条沟可不行,下面的大石头空隙太大,一下雨,或者车压上去,咱们的路可就塌了。”当天下午,记者来到柳泉社区居委会的时候,正巧碰到居民李忠厚给社区党总支书记蔺桂霞提意见。

“好,我一会就去找施工负责人,一定让他们把这个问题处理好。”蔺桂霞跟记者介绍,李忠厚是社区里的一位老党员,经常向居委会反映这样一些问题。“我们通过‘明理亭’每周五固定的宣讲时间,跟居民沟通交流。除了宣讲,也让居民把自己的烦心事、忧心事都说出来。”

蔺桂霞跟记者说,柳泉社区是一个城市老旧社区,多年来一直没有物业管理,去年,为了解决没有物业管理的问题,社区引进了一个物业公司。“我跟物业公司说,先服务后收费,不能上来就收钱。多少年都没有物业,大家伙肯定不习惯,凡事要慢慢来。”

结果物业服务了一阵子之后,临到收费时,果然出了问题。有些居民确实不愿交物业费,而且还有人在‘明理亭’牵头进行签名,抵制收取物业费。

“我们去年正好开始推行‘明理胡同’的宣讲,大家经常聚集的那个小亭子成了我们社区的‘明理亭’。我们召集大家,在‘明理亭’反复说明,居民们也认识到了小区确实是需要物业入驻。”蔺桂霞说,通过这样疏导和讲解,大部分人都同意物业公司进驻,‘明理亭’的沟通交流,及时避免了一场“社区不愉快事件”。

淄川区及时整理区里出台的新政策、制定的新措施、基层好的经验做法等,编印《中国之治的淄川故事》书籍,内容涵盖疫情防控、精准扶贫、村级财务、乡村振兴、社区治理、脱贫攻坚等热点内容,总结“淄川经验”,解读“淄川行动”,叙写“淄川变化”,让群众愿意听、听得进、听得懂。协调民政、人社等部门,编印4期《淄川区民生政策宣讲手册》,涉及1100余个民生问题,配发到“明理胡同”,成为群众了解政策、享受政策的“百科全书”,推动便民惠民的政策落到实处。

说着,蔺桂霞带领记者来到柳泉社区办公楼的活动室。这天,柳泉社区合唱团的几名成员正在这里活动。看到蔺书记来了,大家赶忙起来让座,还即兴来了一段“汇报演出”。

“现在到了冬天,我们‘明理亭’的宣讲活动准备搬到室内。哪里人多,咱们明理宣讲就讲到哪里。”蔺桂霞跟居民们说道。

“把群众凝聚起来跟党走”

淄川区将近年来涌现出的“山东好人”“四德标兵”“感动淄川人物”“热心大妈”“好婆婆”“好媳妇”等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纳入到宣讲队伍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同时,还组织民间文艺爱好者、致富能手等“土专家”“土秀才”“土演员”等乡土人才,通过文艺节目、现场说理等方式宣讲,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明理胡同’的建立,探索了一条理论大众化的‘绿色通道’,让党的方针政策得到宣传推广,让党的声音传到群众耳畔,让公共政策化于百姓心中,把百姓宣讲工作在基层落到实处,把党的关怀送到百姓心田。”

中共淄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向坊告诉记者,淄川区依托“明理胡同”,在全区村居党员干部中开展“读学传做”活动,读原著、学思想、宣讲传、带头做,营造全民“读理论、学理论、传理论”的浓厚氛围。同时,围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针对基层群众对党的理论政策需求热度高、群众身边宣讲阵地少、理论宣讲和群众生产生活连接贯通不畅的实际,立足理论宣讲让老百姓走过来、坐得住、听得懂,以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为重点,率先在全省建设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明理胡同”,进一步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10月23日,淄博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大众化现场观摩会在淄川召开,推广“明理胡同”经验做法。“明理胡同”宣讲选入《山东省基层宣讲100法》,被推荐为中宣部2019年理论宣讲工作先进集体。

“如今,‘明理胡同’已经在淄川区全面开花。通过群众身边的宣讲志愿者用大白话说天下事、用百姓话说百姓事,让乡亲们围坐在一起了解国家大事、谈论乡村变化,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学习了理论、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干劲,知事明理、凝心聚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明理胡同’探索了一条走出办公大楼、走进胡同、走到群众身边的理论大众化‘红色通道’。”白向坊表示。

“有疑惑必回答,有需求必服务。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白向坊希望“明理胡同”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平台,通过全民志愿服务,实现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被服务者的目标,在最后一公里上,把群众凝聚起来跟党走。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磊 李波 通讯员 闫盛霆 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