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介绍 >> 正文 >> 正文

父亲的二胡

来源:二胡 时间:2022/6/20
北京治皮肤病的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403/8810613.html
?

父亲走了一年多了,

是笑着走的,

很安详。

一次偶然的煤气中毒带走了他,

留下了满堂儿孙,

完成了他的使命,

去跟他的父亲汇合。

在他咽气儿的那一刻,

他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不用再为儿女们操心了,

他终于完成了他的使命。

父亲一辈子为儿女们奔波,

不曾停歇。

父亲的那把二胡,

陪伴了他一辈子,

二胡是他人生最拿得出手的骄傲,

曾带给了他无数的欣慰。

身为农民,

却有这么一个让街坊四邻都羡慕的一技之长。

每年下半年,

他的二胡会随着他走遍方圆几十里地的红白喜事。

悠扬的二胡声带着使命,

抵达每个乡亲的心中,

迎来了一对对新人,

送走了一个个乡亲。

时而欢快,

时而忧伤,

二胡里奏出了父老乡亲的酸甜苦辣,

总是替红白喜事的当家人表达着恰如其分的情绪。

父亲就是用这样的手艺,

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父亲像大多数农民一样不善言谈,

深沉的近乎木讷,

却能对儿女们的情况了如指掌。

父亲是一个不怎么勤快的人,

作为农民,

不能称为一个合格的庄稼汉。

但是对于二胡,

却非常的敬业,

说是当成了自己的专业也不过分。

沉浸在二胡中的父亲是幸福的,

二胡能消除父亲生活中大部分烦心事。

一把二胡在手,

犹如无人之境,

悠扬的曲子缓缓飘出,

角色不知不觉的代入。

那是一种享受二胡带来的意境的快意,

也是一种自我成就的满足,

让周围的人不忍打断。

谈不上事业,

却可以说成是营生。

一个农民,

能把自己的爱好当成是营生,

在当时也算是一种成就。

没有过多的炫耀,

只有不断的应承。

他跑遍了四邻八乡,

跑遍了每一个村子的角落,

悠扬的二胡声在乡村的每个角落长久回荡。

二胡和唢呐,就成了乡村红白喜事的标志,

凡是有唢呐和二胡响起,

必有红白喜事发生。

见多识广的父亲相当的宽厚,

从不与别人发生矛盾,

最多在感到不公时说几句狠话,

却从未落到实处。

他的四个儿子也被他教成了没有棱角的老好人。

见不得别人有困难,

经不住别人软磨硬泡。

这成了一家人的软肋,

倒也有很多便利之处,

家里有事情,

街坊四邻会不请自来。

他们明白,

跟这家人打交道吃不了亏。

等岁月催得他老人家德高望重,

他却从没有架子,

总想着能为乡亲们再多张罗几年。

因此,总是拿着那把二胡,

跟一帮老伙计在县城茶馆里热闹,

主要是练练他的手,

别因为时间长了把手艺丢了。

每次母亲都不让去,

怕年龄大了腿脚不灵便,

他总是不声不响就溜了。

回来的时候,

脸上的表情显得心满意足。

母亲连问都不问,

看脸上的表情就明白,

肯定又去茶馆热闹去了。

晚年这样的日子看似如意,

却让母亲心里七上八下,

年龄大了腿脚不灵便,

父亲不回来,

母亲那颗悬着的心就放不下来。

父亲到老都没有离开他心爱的二胡,

二胡随着他成了这个家的功臣。

他总是时不常地拿出来拉一拉,

保养保养,

时刻保持即战力。

父亲走了,

带走了他心爱的二胡,

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眷恋,

但气数已尽,

他明白,

他的父亲,

我的爷爷想他了。

他走之前表现出的豁达,

是儿女们不曾预料的,

确实他早就想好的。

按照他自己的话,

活过八十,多活的就是赚的。

一辈子自由惯了的人,

不愿意过被人伺候的卧床老头。

无需交代什么,

儿女们对他那份心思猜的透透的。

一家人和和睦睦,

互相帮衬着过日子,

把该照顾的照顾好,

把该出的力气使出来。

他不说,我们早已洞悉所有,

这大概是儿女们跟父亲的默契吧。

父亲一辈子谨小慎微,

像蚂蚁一样,

一点一点,

堆积了一个家。

如今,这个家越来越壮大,

成了他最大的骄傲。

如今,每每想起父亲,

首先想起的,

是那把被岁月浸泡已久的二胡。

那不只是一把二胡,

那是一个家庭多年来的倚仗,

是一个家庭走过悠悠岁月的见证。

思源思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