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书法作品,一眼看上去就舒服?
为什么有些书法作品,掛起来才觉得真好?
为什么有些书法作品,尽管字写得不错,但整体着泛味?
为什么有些书法作品,摇头晃脑觉得好看,有些越晃觉得很恶心?…
可能你还有更多的为什么。
究其原因,除了的文化修养,喜好,艺术品鉴差异以外,书法作品中的“眼是否感动你才是关键,因为任何艺术就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感受”。
什么是书法的“眼?
通俗一点讲,就是书法作品的亮点与着眼点。好比一个二胡协奏曲,其二胡的演奏是亮点,钢琴,小提琴是配合,是衬托二胡的亮点。二胡就是眼。当然,眼是需要衬托的,衬托不好,眼也不灵。红花须有绿叶衬托才美。一个好书法作品肯定有一个博你眼球的亮点,其艺术感染力,潜意识与你产生共鸣,让你感到艺术享受,在艺术眼睛对望中说说话。
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无非就是从结字、笔意、章法、留白、钤印几个维度去观察,品鉴。尽管所谓专业人士,与一般的普通观众欣赏点有所不同,着眼点不一样,但寻找享受艺术美的感觉是一样的。更而况专家之间的眼点也常常南辕北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尽相同,正因为不同,书法的魅力才渊源传承。
那么书法“眼如何欣赏品鉴呢,能否举例说说?
中国书法结构造型有其基本原理,掌握这个原理,汉字结构造型的变化,就会触类旁通,就会有文意和情志,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
书法眼“有好多种,与各人的文化背景,喜好习惯,鉴赏兴趣,侧重点等各有不同,但尽管有所不同,大凡也就可以归纳以下几个眼。
一是字眼:
在书法全部过程中,结字造型就是“字眼”的基本功。想追求结字生动有神采,必须四有:有看点,有品味、有格调。那么,除了要围绕书法空间造型、书法空间分割、书法空间关系以外,还必须在继承前人的前提下,探索一下如何在作品中造“字眼”,有“字眼”的字,才有生气,才有看点。
“字眼”是什么?是字里边的空间关系,也是单字加强疏密的结果。包括收放、大小、长短、宽窄、向背等等,这些关系构成“字眼”的要件。结字“谋略”有“奇谋”,“平正”有“险绝”是字眼亮点。就像文章有“文眼”一样,下围棋有“棋眼”一样,是精彩、生死存亡所系。
如王羲之《圣教序》中几个字,看了特别养眼,在整篇作品中,光彩夺目。
看了《圣教序》,再如米芾的《蜀素帖》中这几个字,眼气十足,其中宵“、“南、“谢等字是米芾做眼最精的标志之一,凡后人追学临摹者,傍人一看,会自然道出米字风格也。
再比如宋黄庭坚《松风阁诗》“雨”、“鸣”、“石”、“適、“斧”等几字,如斧砍石,干脆利索,结字内紧外松,虽驰骋纸面,欲跨栏而出,破壁而去。
不妨鉴赏一下宋米芾《苕溪诗卷》、元赵孟《洛神赋》、明文征明《醉翁亭记》等作品中某些字写得特别有靓,不仅有美感,而且有动感,古今往来追慕效仿,形成千古共识。略选部分一些如下:
当然不是说这些典范作品中其它字写了不好,而是作者有意无中做了字眼,把某字写得或殷实丰满、或纷彩贯虹、或势吞泻洪。随着你的鉴赏兴趣和个性爱好,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二是章眼“
书法作品的章法十分重要,是作品最大的亮点,往往有些作品,看第一眼就舒服,这是心灵感应在唤醒你的默契。
明张绅《书法通释》云:古人写字正如作文,章法、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故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
王右军《快雪》、《兰亭》,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通俗地讲,章法是书写者,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让观赏品鉴者望一看留足驻步,产生心灵感应的内心激活。
王铎也是章法做眼的高手。民国海派书画大师吴昌硕在《孟津王文安草书卷》诗中吟道“眼前突兀山险巇文安健笔蟠蛟螭。波磔一一见真相直追篆籀通其微。有明书法推第一屈指匹敌空坤维。”
从吴昌硕的鉴赏的目光词语中可以看出,王铎草书作在吴昌硕眼中地位很高,他的草书在笔法、结体、章法和墨法上均有所创新,尤其在章法的字字间联系、行行间空间、款字及钤印等形式的技法上,独具匠心,让吴昌硕产生共鸣。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第一大事,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可见董其昌也做“眼”高手。
当代书法家,启功,赵朴初,周慧珺,沈尹默,高式熊,杨再春,田英章等,他们作品的作品在章法上十分讲究。无论放在单字看,还是掛起来整体看,或者当今流行的手机上看,均十分俊美。以下作品“眼”点能让你产生艺术共鸣涟漪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说说你的感受。
(下列作品,不分先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