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搭配音乐听,陪同你看完这篇文章)说起杭州,没有人不知道国家1元人民币上著名的西湖,不仅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光西湖里面就有多处公园景点,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还有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在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什么时候去看西湖,是最好的?这个问题,苏东坡也没有答案。晴天无浪时,他说:“水光潋滟晴方好”;烟雨成帘时,也说:“山色空蒙雨亦奇”;大雪之后,更是赞叹:“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雪湖。”也许,杭州的美不是一眼看到底的惊艳,就像斟茶讲究的七分满,国画讲究的留白,让人存了一份余味在心中。这份余味,就是春夏秋冬,风雨雪晴,日与月与夜。“西湖十景”其实不是“景”,而是时间。柳浪闻莺交响曲还未进门就看到门口的牌匾:“柳浪闻莺”,光这块牌匾就代表了南宋临安府最大的御花园。就像蒋勋在《爆破西湖》书中写道:“我走出校门,在湖边的草地上躺了一个下午。一条一条柔细的柳浪,在春天的风里翻覆飞扬,春天摇漾,这么柔软,像一条细细长丝。”“躺久了,好像懵懵懂懂,似睡非睡,恍惚间满耳都是莺声,轻细的呢喃啁啾,也像初春蚕口刚吐出的新丝。”再在春光柳浪里的莺声中醒来,岂不美哉!”走进去后到了“闻莺阁”,没想到走进去才别有洞天。草地舒绿充满生机,而草地另一头是西湖,岸边柳树疏密有间,那天正好秋风习习,风吹晃着柳树,所听所见,既是“柳浪”也可“闻莺”。走在西湖的随便某个亭子、某条路上,总有一二老人拉拉二胡,唱唱西湖山水,吹一曲枉凝眉还是梁祝。当风声柳声,莺声曲声,合奏起来,混着太阳洒给世间的光芒就像一片浩大的春光。这便是柳浪闻莺给初来乍到的我展现的地真正的魅力。平湖秋月泼洒温柔百度百科对它的注解是:“每当清秋气爽,西湖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题名‘平湖秋月’。”那天去的是下午,西湖岸边的景色开始浓郁,叶子变成落日黄,却深浅不一,远处又尚有青绿的叶子。当阳光一道一道射在湖面上,纷黄骇绿的色彩浸染湖里,像一幅水彩画。但我印象中的“平湖”,是晴日白天的西湖,纵然“无月”可赏,却足够令人心胸荡漾。岸上树叶斗艳,蓝色湖面上却无风无浪,沉静得涟漪都舍不得晕开。正如像海子的诗中写道:“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西湖小路刻画寓意继续走在西湖的小路上,而我有个小小的习惯,每次去一个地方都会观察地板上的纹路设计,而我发现西湖的每一条道路上都有着不同的雕刻花纹,经过了千年的日月洗礼却掩盖不住他们栩栩如生的模样。每一块板砖的不一样都在讲诉一个故事或者一则寓言,或代表着一种寓意和象征,桥边的狮像就是西湖敞开大门里的侍卫,保护着美丽的西湖独有的美好,保护这世间的“天堂”突然想起王维的这首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如果时间足够,会走得更慢一些,更深入幽赏西湖春色。西湖娇羞女子走到西湖,让第一次来西湖的我懂得什么叫淡妆,虽是通向西湖的地方,但还不是真正的西湖。秋天的湖面温柔,两岸绿意,不像其他季节有色彩的妆点,但又不是完全素颜,有些许的绿和花色的红点缀。这是见大家闺秀前,小家碧玉的丫头,已让人心动不已。一路春光,湖山相互呼应,时间长久累积的人文,使西湖如此特别。两岸垂柳绿树,湖面晴时,泛着微微的蓝色,这是西湖浓妆艳抹的美,很容易捕捉。但是偌大的湖面,似乎又没有太多的亮点,游船如织,却也不是你想捕捉的西湖泛舟。一条苏堤,一条白堤,几首千古名句,几段治湖佳话,早已让西湖跟他们再也分不开说西湖”美“,最出名的还是苏轼文豪描写的诗句,至今朗朗上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实在是个“美人”春光易虚度,不如早相逢此次游走杭州西湖,有一些时刻觉得离古人很近。看到湖心亭想起张岱那篇《湖心亭看雪》,有种穿越时空的相逢。去看西湖的秋天,也许和那晚张岱去湖心亭看雪是一样的心情,就像“见说归去应有路,拟作闲人过此生”你看过哪里的风景让你着迷的?要不要说来听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