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资源 >> 正文 >> 正文

暑假299元的音乐课程是陷阱吗争鸣

来源:二胡 时间:2025/6/22
又一年暑假到了,各个培训中心纷纷“祭出”大招,为招揽学生,出台一系列的招生优惠政策:暑期课程合计元、交费送乐器、包教包会……五花八门的宣传,让家长们感觉,学习音乐真的是很廉价了。这时候就有所谓的“聪明人”告诉家长:这都是骗人的把戏,从商业操作上来讲,这是低价引流,把学生吸引过来了,后期还有高昂的学费需要支付;从专业的角度讲,这是虚假宣传,一个暑假根本不可能让孩子学会一个乐器,入门都没有可能,更不要提学习演奏技巧了。这些话听起来都合情合理,也都情真意切,让我们不得不远离这些低价课程。但是对孩子们来说,这些暑假课程真的就是洪水猛兽,不可走近吗?我看未必。一、低价的课程给了很多孩子探索音乐的机会。音乐在我们目前的社会文化中尚属于稀缺品,我曾经在一个社团活动的课题中,对我所在城市中学进行一项调查,能够接触乐器并进行学习的学生不足调查学生总数的40%,这说明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尝试过乐器的学习,甚至除了学校的音乐课从来没有接触过其他音乐学习。原因多种多样,动辄成千上万的乐器价格让家长望而却步;专业学习需要每天五六个小时的练习时间,也让孩子望而生畏。而很多培训中心专门准备了为学生上课的乐器,并且提供免费练琴,不需要家长另外购置,只需要交一个学费就可以开始学习了。所以,暑期的低价课程最起码给孩子一个走近乐器、探索乐器学习的机会。二、低价的课程让学生有了培养兴趣的机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器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见过很多民间艺人,可以演奏出很好的音乐。阿炳并不是音乐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他的老师也不是二胡演奏家,但阿炳依旧把二胡拉得如泣如诉,将自己的人生境遇都揉进两根琴弦,让蛇皮哭诉生活的艰辛和苦难。我们并不奢求每一个人都成为演奏家,但是给孩子提供一个接近乐器的机会,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不必说元的课程没有好老师,也不必说元的课程教学水平低下,我们不能追求各个孩子都去找音乐学院的专家教授去学习,这不现实,更不科学。一般学生需要的是去接触、去尝试乐器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沉淀素养,在学习中产生兴趣。三、学乐器可以增加学生情感表达方式。当音乐作为一种美育形式存在时,技能只是情感表达的手段,情感表达才是最重要的追求。学生学习一个乐器,一个暑假确实学不到什么技术,更不用说什么成熟的演奏。但他们却因此增加了一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我们不仅仅可以唱、可以跳,还可以用一件乐器表达喜怒哀乐,这才是学习乐器的真正意义所在。尤其对一些演唱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这更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从这里可以重新去追求音乐的魅力。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会降低教育水平或放松人才品质的追求。“双减”只是要减去低效、内耗的培养方式,让学生在健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双减”政策下,很多学生暑假不再奔忙于各类学科培训,从“内卷”的学业中脱离出来,不再深陷题海,这些空闲时间完全可以给他们带来另外一个维度的发展。党中央提出学生培养的“五育并举”,是要学生全面发展,消除学历“内卷”的“剧场效应”,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而美育依旧是我们需要大力加强的短板,我们的音乐教育无论广度和深度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元的暑期课程可以让学生有机会真正走近乐器、走近音乐课程,给他一个新的兴趣点。通过学习他可以提升自己感受美的能力,丰富自己表达情绪的手段,做一个会发现生活美、热爱生活的人。如果真的如聪明人所料,元的课程结束了,孩子依旧想继续学习,正常的学费恐怕也称不上是“陷阱”。就算是,一个快乐幸福的“陷阱”,跳进去,我也心甘情愿。宋宏群/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