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资源 >> 正文 >> 正文

建水二日游5结束篇为小建水大旅游

来源:二胡 时间:2023/7/1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年8月28日,建水燕子洞――昆明,公里。

为一个县级城市写了四篇游记,在笔者退休后自驾的余篇游记中,还是独一份。

笔者感觉足矣,再写就管不住手,得罪人的文字会秃噜出来。谁知老伴不同意:“我们交换意见的那些不写啦?怎么也要有个结尾吧,闲着也是闲着,不许偷懒!”

聆听老伴亲切和蔼的话语,笔者像是打了鸡血,复精神抖擞,接着码字。

朋友们知道吗,一个笔耕不辍的退休老头后面,必定有一个办事严肃、要求严格、监督严厉的退休老太。

思来想去,不想打哈哈,那就为建水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写点看法建议作为结束篇。倘若建水旅游部门的朋友路过看到并能举一反三,那这篇文字就算物超所值了。

建水之行不过两天时间,但我们似乎看到建水旅游业发展的未来:小建水,大旅游。

放眼全国,像建水这样旅游资源丰富的县级城市并不是很多。

此次短暂的建水之旅,我们先后参观游览了7.5个景区景点(碗窑村是路过,只能算半个),其他来不及参观游览的景区景点还不少,比如米轨小火车、文庙、鸟市、指林寺、古井、学政考棚、文笔塔、曲江温泉、纳楼长官司署、真武宫、绵羊冲度假村、土主庙、玉皇阁及崇文塔、天缘桥、小桂湖、福东寺等,遗憾多多。

再访建水,是我们的真心愿望。

同时我们真切感觉到,建水旅游业,也有值得反思和改进之处。

27日车进老城区时,我们的第一印象很不好,感觉这个滇南小县城各方面还是很落后,道路狭窄、交通混乱、部分建筑破旧、环卫一般,市政建设参差不齐,其中管理是主要问题。

当晚从紫陶街打车回客栈和第二天自驾去燕子洞,均经过新城区,又感觉新城区的道路交通、市政建设,民居商厦、环境绿化,都可与内地同等行政级别的城市媲美。

笔者的意思当然不是排斥老城区,相反,笔者认为,像建水这样矢志发展旅游的城市,老城区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问题在于,我们怎么把老城保护好、利用好。在这方面,仅西南三省就有很多榜样,比如四川的阆中、贵州的遵义、云南的腾冲。

两日的参观游览,笔者感到建水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要真正达到小建水、大旅游的目标,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上心、下功夫,尤其是建水老城的保护利用不可懈怠。

其他景区景点、包括仅仅路过的碗窑村,没有亲身体会,不敢草率置喙,笔者仅就亲历过的团山民居、双龙桥、朝阳楼、临安古城、紫陶街、碗窑村、朱家花园、燕子洞等几个景区景点,谈点我和老伴的看法建议。

朱家花园堪称一流,不足之处是宣传没跟上,大有生在边陲无人知的委屈。

燕子洞很有特色,洞内钟乳石密集之处的灯光布置比较到位,为游客着想的配套服务设施也不错,但流经燕子洞的泸江却显得暗淡无光,如果两岸再添置一些灯光,也许上下景致融合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双龙桥建筑堪称雄伟,可周围的配套设施建设几乎没有,给人以“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误解。

团山景区的称谓需要统一,现在又是“村”又是“寨”又是“民居”,比较乱,从尊重历史和传承的角度看,改回“寨”的称谓似乎更为贴切,也符合古城的气质(详情请参阅《建水二日游(1)团山民居和双龙桥》)。

虽朝阳楼的宏大与古城的简朴不太成正比,但毕竟是有历史有故事的老地方,开放式的景点也惠及国内外游客,可景点的管理没跟上,比如原本就不甚宽阔的门洞里,居然还有围着小桌子打牌的,个别人还光着膀子。

紫陶街是建水旅游的金字招牌之一,也是建陶展示交易中心,应该突出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儒雅,并为八方慕名而来的游客提供一个可以了解建陶历史、欣赏艺术作品、在温馨放松的环境中选购心仪商品的高雅环境。笔者亲历后发现,晚上黄金时段去紫陶街的绝大多数人,并非游客而是食客,因为紫陶街最火爆最吸引人的,不是建陶是烧烤(详情请参阅《建水二日游(3)夜逛紫陶街路过碗窑村》)。这一“挂陶头卖烤肉”的景象,令人惊诧和不解,难道长此下去必“自毁长城”的辩证因果,有关部门会不懂?为建陶发展和建水旅游业的长久计,建水旅游部门非下决心将将喧宾夺主的烧烤夜市迁出紫陶街不可。

至于古城管理和建水旅游业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还包括:

古城及周边地区大街小巷的卫生要讲究,尘土飞扬不好;市政管理要制度化,不能当街卖烧烤,烟熏火燎地污染空气;古城满大街几乎都是服装和小商品,让游客半天找不到合适的餐饮店铺。这个现象也让人费解,总不能让外地游客整天梭米线吧。对比一下四川各地的旅游景点,最不发愁还舒坦的就是吃;要多修建一些中高档次的旅游饭店,别让人一提起建水住宿就头痛;古城饭馆食铺要讲卫生,比如古城名气不小、还拿“央视‘味道’拍摄点”做噱头的临安饭店,饭菜味道姑且不论,桌子地面油腻腻的,苍蝇横飞,服务员那双又收票又拿碗又擦围裙又抓各种佐料的万能手,看着就让人倒胃口;建水的景区门票制度要改革,不能搞“一国两制”和“省外70岁划界一刀切”。

关于这个现象,笔者想多说几句。建水(包括云南其他一些地方)的景区门票制度值得商榷,外省游客70岁以上免票,60―69岁须购全票,而持有本省老年证(60岁以上)的游客免票。这一规定除存在“地方歧视主义”的嫌疑、有悖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外,也不睿智。你想啊,人家千里万里到你这一亩三分地来花钱赏景开心,食住行景(景区门票)四大花销,景这一项撑死也不到四分之一。再财迷一根筋,孰大孰小、孰多孰少,这两笔发展账和经济账,总不会算糊涂吧?就算不在乎回头客,难道也不怕人言可畏的口口相传,让更多的仰慕者望而却步?

巧了,因为要经常回昆明看望照顾老太太,我们夫妇在遵纪守法走正式程序的前提下,经过暂住证、常住证,最后都办了当地的爱心卡和老年证。在建水旅游期间,除了第一个景区团山民居我们老老实实掏钱买票外,剩下的景区统统使用老年证免费之。作为外省游客,我们被“70门票政策砍了一刀;作为云南省老年证的持有者,我们被”自家人“的庇护政策喂了好几根棒棒糖,但相比之下,再多的棒棒糖,都无法抵消那一刀的的痛。对于现在的国内游客来说,钱真不是问题;而对于建水(以及其他同类做法的地方)旅游业的长久发展而言,真不是钱的问题。

其实,我们切身感受到,建水老百姓是非常淳朴、热情、热爱生活的。有一件小事,给我们短暂的建水之行,留下了温馨的记忆。

那日,我们从朱家花园出来,顺风传来美妙的歌声。我们循着歌声找去,发现在一处古老走廊,聚集着一群老头老太,一根笛子一把单弦两把二胡两把月琴伴奏着十几张嘴,把《黄梅悠悠》这首外省的地方曲目,唱得是声情并茂,委婉悠扬。可能是单弦和月琴的作用,再加上滇南口音,我们居然还听出了云南花灯的韵味。这些热爱唱歌的建水老同志们很是热情,不仅与我们交流互动,还专门找出一份歌单送给我们,美妙的歌声和友善的交流,很让人感动和感慨。这首歌我们没听过,笔者回来用手风琴拉出来,真的很好听。

瑕不掩瑜,此次建水之行感觉良好,让我们对建水旅游的印象和潜力,由小觑转变为赞叹。

至于本文中“不打哈哈”的一己之见,恐也是管中窥豹,偏颇难免,还望各位看官、尤其是建水朋友海涵。

小建水、大旅游,加油!

建水团山民居

建水双龙桥

建水朱家花园

建水瓦窑村商业街路边的展销品

建水燕子洞

建水朝阳楼

作者简介:

李国章(网名:巴厘海风、巴厘海风杂货铺),退休前任经济日报高级记者,在经济日报工作22年,曾先后3次共13年常驻印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