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无锡日报」
这个东北小伙,只身开车从沈阳来到无锡,只为追寻自己的民乐梦——年轻的笛箫演奏家赵鑫,在与同样年轻的无锡民族乐团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着自我提升和民乐传承创新的新路径。
■机缘巧合遇见丝竹
赵鑫在5年级时才接触到竹笛。他清楚地记得,那是一天午休的时候,偶然听到体育老师的吹奏,悠扬空灵的音色吸引了他。之后,一有机会,他就去“偷听”。听得多了难免被发现,“老师没有责怪我,反而问我,有没有兴趣学竹笛。”赵鑫说,这一遇见就再也没有放下。他跟着老师学吹竹笛,午休、放学后,只要一有时间,他便“曲不离口”。
虽然起步比别人晚一些,但是天赋加上刻苦的练习,赵鑫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习半年后,他参加了全国儿童业余组的比赛,拿到了全国大奖。小学毕业,他进入沈阳音乐学院附中,有机会接触到刘森、李镇、马迪、张延武、詹永明等大师,向他们求教。
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毅然决然地只填了沈阳音乐学院,“虽然有点冒险,但当时就是这样的想法,锚定一个目标。”赵鑫说,那一年,他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被沈阳音乐学院录取。
入学后,他跟随张科威老师学习,还加入了沈阳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现更名为北方民族乐团),担任竹笛首席,“大学的乐团,让我接触了不同方式的演奏和不同乐器之间的协作。”同时,张科威老师推荐他去请教中央音乐学院竹笛博士生导师戴亚教授,进一步精进笛艺。在年东方文化艺术院举办的戴亚竹笛大师研修班上,他与全球竹笛学子切磋技艺,并脱颖而出。
■为了梦想奋力前行
毕业后,赵鑫选择在沈阳师范大学附中做一名老师,希望通过教学实现国乐的传承。他不断创新,力求找到更好的教学方式,找到突破国乐的各种边界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个性化的教学应该能让他们学到更多。”于是,他完成了一系列的教研课题,其中,《在民族乐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的研究》被纳入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序列。
这期间,他也在不停反思,这样就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他还想尝试更多实现民乐发展和传承的路径。此时,师兄给他发来了无锡民族乐团即将成立的消息,“开始有犹豫,后来就决定报名了。”他说,丝竹之声最适宜的生长土壤在江南,这些年来,他练习过、演奏过无数关于江南的乐曲,却没有真正亲近过这片土地。于是,他背上行囊,自己开着车,跨越了多公里,来到无锡,加入了无锡民族乐团。
■民乐传承有计可施
“无锡拥有千年文明,能传承古今,也能融汇国际潮流。”赵鑫说,在这样的城市所组建的优秀团队中工作,与他传承国乐的初心不谋而合。
加入民乐团的近一年时间里,他收获不少,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演出几十场,排演了不同的作品。他说,印象最深的是刚刚完成首演的大型交响史诗《光明行》,这部作品汇集了著名指挥家叶聪、青年作曲家罗麦朔、著名二胡演奏家邓建栋、著名琵琶演奏家杨靖等大师。在与他们的合作交流中,赵鑫受益匪浅,“比方说叶聪老师,我们排练几个小时,他一直是饱满的状态,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能与他们合作,我很受鼓舞。”
他告诉记者,民族器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无锡民族乐团开展了多场音乐会和惠民活动,这是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举措。而他作为民乐团的一分子,将继续提升自己,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添砖加瓦。
“可能在业内人眼里,年轻的乐团意味着基底不够深厚,但在我看来,这意味着我们有无限的活力和闯劲,我们可以没有束缚地去创新和突破。”赵鑫说,无锡民族乐团肯定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以此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韩玲)
人物简介
赵鑫,无锡民族乐团笛箫演奏员。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辽宁省乐器协会会员,无锡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多次斩获国际、省市级民族器乐大赛重要奖项及优秀指导教师荣誉。-09-:00:00:赵鑫:丝竹雅乐笛箫情千回百转觅知音/enpproperty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