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资源 >> 正文 >> 正文

倾听百年的声音杨雪二胡融合情境音乐会获

来源:二胡 时间:2023/4/21

百年回响传承展望

倾听百年的声音——杨雪二胡融合情境音乐会获得圆满成功

京城初霁,踏雪寻声。年12月1日,“倾听百年的声音”——杨雪二胡融合情境音乐会在西城区第一文化馆缤纷剧场如期而至。音乐会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北京市西城区第一文化馆协办。项目负责人、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杨雪老师是国家艺术基金年度首批青年舞台艺术表演人才项目的获得者,她力邀多位作曲家及演奏家,使用上海国粹胡琴艺术收藏馆拥有百年历史的胡琴演奏,选取百年来不同时期的经典二胡作品,通过《百年序曲》《幸福回响》《舞动弓弦》《光明行》四个篇章,以独奏、重奏、齐奏与室内乐等多种形式塑造音乐中“流动的博物馆”,以百年之琴,讲百年故事,奏百年之声。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赵晓岩,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张嫄,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亚辉,民乐系副主任胡瑜,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副社长邢媛媛,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会长陈耀星等领导,李恒、杨光熊、张尊连、姜克美、严洁敏、薛克、董锦汉、陈军、赵戈、王晓楠、叶强、金玥、栾冬等音乐界前辈及嘉宾出席了此次音乐会。

传承——“声”生不息

步入前厅,“百年声响——民国胡琴展览”陈列着18把民国时期最有代表性、极具收藏价值的老胡琴。它们来自上海国粹胡琴艺术收藏馆,是蒋国粹先生花费数十年从全国各地收集而来的精品。不同年代、不同木质、不同工艺的老胡琴静立在那里,无声地诉说着背后的故事,宁静而美好的夜晚由此展开。

百年声响——民国胡琴展览

娓娓话语,缓缓琴思。从音乐会的缘起谈到胡琴千年、百年的发展历程,再至蒋国粹先生对于老胡琴保护与修复的经历,每一个篇章开始,杨雪老师都会用她精心准备的视频向观众分享她的思考与体会。采访、独白、对话交流,融合情境的形式让音乐会耳目一新。正如她所讲,“琴一定要发出声音,才能彰显它的生命力”。为此,她特别挑选了三把百年胡琴,并以最为合适的作品将其呈现在当晚的音乐会中。百年老琴与当代二胡的“问与答”,无疑是贯穿此次音乐会的亮点。在《百年序曲》篇章当中,杨雪老师包揽了全部三首作品的编配工作,她用龙头丝弦老琴演奏《良宵》,与二胡演奏家王娜一起拉开了百年的序幕,与古筝演奏家苏畅演奏的二胡与筝版本的《烛影摇红》引领观众倾听古声新韵。值得一提的是,在用镇馆之宝“灵芝头老琴”与笛箫演奏家艾鸿波合作的《二泉映月》中,她特别运用话剧的展现形式将背景屏幕一分为二,沉静的墨色映着两位演奏家不同角度的身影,融合、变换、交错,琴箫应和,水月同辉,悠远的琴声奏响二胡百年来的发展与传承。

龙头丝弦老胡琴

灵芝头民国时期老胡琴

《烛影摇红》作曲:刘天华编配:杨雪二胡:杨雪古筝:苏畅

从上世纪走来的音乐渐渐推进,《幸福回响》篇章表达了质朴而纯粹的民间心声。杨雪老师与扬琴演奏家刘音璇将《郿鄠调》浓郁的陕西风情与《丰收》的欢乐景象化为琴声展现眼前,在不断变化的舞台背景衬托下,描绘着“稻花香里说丰年”。而青年作曲家张诗乐全新编配的二胡与室内乐版本的《幸福的歌儿唱不完》则更加丰富了这份喜悦之情。作品由担任双千斤二胡独奏的杨雪老师邀请扬琴演奏家刘音璇、打击乐演奏家魏然、冯飘扬还有学生张祺曼、付薪羽一同演绎,以当代人的视角唱出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丰收》作曲:王乙二胡:杨雪扬琴:刘音璇

《幸福的歌儿唱不完》作曲:苏安国编配:张诗乐

双千斤二胡:杨雪扬琴:刘音璇

二胡:张祺曼付薪羽打击乐:魏然冯飘扬

展望——声启未来

倾听《回响》,更看今朝。在《舞动弓弦》篇章中,杨雪老师携手王娜、邸琳、艾鸿波、魏然等多位演奏家,深情演奏由青年作曲家李陆源为本场音乐会特别创作的二胡与民族室内乐作品《回响》,以此致敬传统,更期待未来。而由杨雪老师改编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和青年作曲家李博禅为本场音乐会特别编配的二胡与扬琴、大阮版本的《丝路拾光》,则充分体现了二胡的多元魅力。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与时偕行的音乐,将以其最大的包容性共鸣每一个时代特有的精神与风貌。

《回响》作曲:李陆源;二胡:杨雪中胡:王娜大阮:邸琳;笛箫:艾鸿波打击乐:魏然

《丝路拾光》作曲:李博禅;二胡:杨雪扬琴:刘音璇大阮:邸琳

固守传统,追逐时代。最后,她以二胡音乐传承者的身份再次登台,为观众带来第四篇章《光明行》。音乐总监陈欣若老师特别为百年老琴量身创作的二胡与民族室内乐《百年》,引用《二泉映月》的主题片段,以起、承、转、合,表达了“传统”历经百年岁月淬炼后凝结出的沧桑之美。定弦音高比其他民族乐器高小二度的百年胡琴与箫、扬琴、古筝、中阮、打击乐相呼应,以奇妙的疏离之美,感叹着经典的历久弥新。

继承经典,再谱新章。“因外国人都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证其误”。年刘天华先生创作的一曲《光明行》,振奋无数人心。而今,杨雪老师再次携手刘音璇、艾鸿波、邸琳、魏然、冯飘扬与弓弦舞二胡重奏组,一同演绎由青年作曲家李博禅重新编配的二胡与室内乐版本的《光明行》,再现当年的恢宏气势,鼓舞每一位奋斗者无惧艰险,勇往直前。

正如一位乐友在音乐会后创作的诗中所写:

一线清风动二弦,

勾丝满手搊新篇。

胡琴两股万千调,

笛阮箫筝共续传。

雅乐良宵扬国粹,

遗风映月润心田。

好将一曲光明调,

散作人间大地莲。

《光明行》作曲:刘天华编配:李博禅

听见历史,看见传承。器与乐、乐与人,在光与景的映衬下带领观众于胡琴的百年历史中往复穿梭。音乐会在体裁、形式、手段等方面进行的大胆尝试与创新,是对创造性转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呈现。多媒体多维度的展现方式,对于现场配合有着很高要求。为此,演奏家不停磨合,台前幕后的工作者反复练习,舞美、灯光师不断调整,每一个人都付出全部心血,力图以最佳效果再现历史声音。杨雪老师也特别登台向观众分享她的心声,她向母校中央音乐学院、国家艺术基金,以及院领导、系领导、科研处,艺术总监章红艳教授、艺术顾问也是自己的导师严洁敏教授、音乐总监陈欣若副教授、导演王慧副教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她也向蒋国粹先生再一次表达了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他将21把老胡琴带至北京,无偿用于音乐会的展览与演奏,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够近距离接触百年胡琴,倾听历史的声音。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百年前的作品扎根时代土壤,演绎出那一代人的心声与期望;而今的作品更应以中华文化为底蕴,以音乐为表达,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同步伐,奏出属于新时代的乐章。此次音乐会中,杨雪老师对经典作品进行改编,用两部首演力作向观众传达她对于二胡音乐守正创新的理解与探索,用一段段亲身经历讲述作为一名教育者、演奏者,更作为一名传播中国民族音乐的奋进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成干事创业的动力和实践。怀抱琴声,心向光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奏出每一个实实在在的音符。

供稿: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文:高欣然;图:博雅音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