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历史
二胡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拉弦乐器之一。关于二胡最早的记载是在宋朝,称二胡为胡琴或南胡。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称“马尾胡琴随汉车。”这是最早关于胡琴的文字记载。根据史书记载,二胡的前身可能是“奚琴”(稽琴),在唐代的北方奚族,用竹片夹在两弦之间磨擦而发音的叫奚琴。到了公元十一世纪,宋代音乐理论书籍《乐书》有关于奚琴的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善其制,以竹扎之,至今民间用焉。”在《元史·礼乐志》有这样一段文字:“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有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明代尤子求《麟堂秋宴图》所绘的胡琴图与现在的二胡很相似,即卷颈龙首,二弦,用马尾拉奏,并置有千斤。唐宋时期凡来自北方或西北方的拨弦乐器均称琴,再向前推春秋时期,许多乐器无具体名称,统称琴。那么琴为什么加一“胡”字,据传说,黄河以南的民族称北方民族为胡人,这个拉弦乐是北方传来的,认为是胡人制造,所以称胡琴。为什么又称为二胡呢?因为是用二根弦拉奏,所以又称二胡。二胡在明清时代的民间就广为流传。近百年来,中国的许多民间艺人(如瞎子阿炳等)不断在演奏上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已今非昔比,大大向前迈了一步。尤其一代宗师刘天华先生大胆地对二胡进行改良和创新,使二胡的演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刘天华的十大名曲至今仍久演不衰,是各类艺术院校的二胡必修教材。二胡简介
二胡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码和弓毛九个主要部分组成,多用于民间丝竹音乐演奏或民歌、戏曲的伴奏。教师介绍
宋佳:现任中央民族乐团二胡、中胡演奏员。
自幼习琴,曾受到国家一级演员陈耀兴,刘长福,刘湘的教导。自考入中央民族乐团工作至今,多次随中央民族乐团参加在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等举办的国家级大型音乐会;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进行交流演出;
参与演出“泱泱国风”、“国风绕梁”、“印象国乐”等大型系列主题演奏会;以及惠民音乐会“中华雅韵”系列主题音乐会。曾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CCTV15《风华音乐》的录制,现担任中国儿童中心兴趣培养部二胡教师、海淀区中关村小学二胡教师、北京市嘉铭中学二胡教师等,朝阳区中学以及北京市特殊教育学院中任二胡教师,在多年的二胡教学中,学生考级通过率%。学习“二胡”的优势:
“二胡”是一个大众乐器,轻便好携带,老幼皆宜。
入门快,只要掌握好姿势和方法,一年内即可演奏简单的曲目。
展示度高,优势非常可观。
培养孩子自信心,人才稀缺,参加演出机会多。
《二胡启蒙课程》以讲解乐理知识、结合听、唱、学弹儿歌为主。增加学生对二胡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二胡学习兴趣及对美好事物和音乐的审美情趣。亲子课《二胡与打击的碰撞》二胡与打击的碰撞亲子课程,能很好的解决家长在陪同孩子练琴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教授孩子们学习二胡的同时,同样教授家长们打击乐的基本内容,让孩子们觉得可以跟家长共同来学习,以此来增进亲子的互动,以及家长陪伴的辅助性。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强烈兴趣,也度过一段亲子互动的美好时光,增进亲子关系。《二胡启蒙课》上课时间:
周三17:00-18:00
亲子课《二胡与打击的碰撞》上课时间
周日8:00-9:00/10:20-11:20/13:30-14:30/14:40-15:40
周三18:10-19:10/19:20-20:20
宋老师咨询
供稿:中国儿童中心兴趣培养部
编辑:夏兴楠、焦红亮
审核:邵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