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前景 >> 正文 >> 正文

上过音乐学院,为什么会创作出享誉世

来源:二胡 时间:2023/3/6
中科医院专家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每次听完阿炳二胡拉奏的原版《二泉映月》,就仿佛看到那个怀抱胡琴、身背琵琶,流落到民间的音乐奇才。

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寒风刺骨,阿炳在妻子董催弟的陪伴下依然来到无锡惠山桥上,那是他最熟悉的地方。此时此刻,月照水,水映月,阿炳想到了自己的过往,想到了命运是如此捉弄自己,不禁悲从中来,手上的二胡声又一次响起,宛若天籁。

桥上的行人行色匆匆地打阿炳眼前路过,却很少有人驻足停留。在那个年代,行人当中又有几个是富足的呢,人们一定惊叹于阿炳那高超的琴技,却又都是在为了自己的生计奔波而忙碌,顾及不到阿炳的存在,更无心欣赏阿炳那优美动听的琴声。

阿炳并没有因为行人的无动于衷而停止演奏,依然在一遍又一遍重复着那动听而又凄婉的曲子,好比在讲述一个动听又耐人寻味的故事一样,那是来自阿炳心灵的呐喊,娓娓道来,如泣如诉。

凄婉而又动听的旋律中,阿炳仿佛回到了从小长大的地方“雷尊殿”,仿佛看到了那身为道观观长的父亲,往事历历在目。

此时,阿炳如释重负,这样他的心里会好受些,置身于琴声中,阿炳忘却了一切烦恼,忘却了疲劳、忘却了寒冷,忘却了行人的熟视无睹。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不知道多少个日夜、多少个春夏秋冬,阿炳用二胡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而抒发着这些情感,这也是他最喜欢的旋律。久而久之,这些熟悉的旋律烙印在了阿炳的心里,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曲调,也成为了阿炳经常拉奏的曲目之一。

一位音乐学院学生偶然发现了阿炳经常拉奏的曲子,觉得非常动听,就问阿炳曲子叫什么名字,阿炳说是自己随意拉奏的,没有名字。于是,那位学生就学会了该曲。

在音乐学院同样被一位教授发现学生拉奏的曲子之后,就找阿炳去录音,用当时的钢丝录音机录下了以《二泉映月》为名的这首二胡曲,立即得到民乐界的喜爱和认可。并且因为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偶尔儿一次到音乐学院的拜访,听到该曲后,由此而轰动世界。

也许阿炳自己都不会想到,自己随意创作的旋律居然这么打动人心,令这么多人喜爱。除了个人特殊身世和对音乐上的天分和领悟,一方面还应该归功于阿炳那身为道观观长的父亲。

阿炳的父亲华清和精通多种乐器的演奏,尤其精通琵琶和二胡的演奏,因此,小时候对阿炳在练琴方面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据说,阿炳常常在寒冷的冬天天还不亮就开始练琴了,手上练出了厚厚的老茧,练习吹笛子的时候父亲让阿炳站在迎风口吹。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道观观长华清和既是阿炳的父亲,又是阿炳严厉的音乐教师,使阿炳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音乐基础。

因此,阿炳虽然没有上过音乐学院,但是,音乐功底深厚,二胡技艺更是炉火纯青,以自身悲惨而充满坎坷的人生经历创作出了最能代表传统音乐的代表作品《二泉映月》。

阿炳的一生命运多坎坷,我们同情阿炳的遭遇,同时,也为他那对悲惨命运顽强抗争的个人魅力所折服。这就是命中注定吧,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时候,无论我们怎么样去精心规划自己的人生,都抵不过一场命运的安排。

阿炳后来虽然眼睛瞎了,但是,内心是光明的。因为《二泉映月》,让我们知道了瞎子阿炳,也因为阿炳,让我们记住了阿炳创作的堪称传统音乐之巅峰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