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二胡 >> 二胡图片 >> 正文 >> 正文

泉州先生王鼎南潜心创作用音符对话乡土

来源:二胡 时间:2023/8/6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781298.html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781298.html

94岁的王鼎南,弹起钢琴来仍然很帅气。(木票摄)

人物简介

王鼎南,祖籍南安,年生于印尼泗水。儿时随母亲回国求学,定居泉州。从小喜爱音乐,痴于写作,年考入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师范学校、中学、文艺宣传队、剧团、文化馆从事教学、作曲及群众文艺工作。从事音乐创作60余载,先后出版《香满天下都是情》和《海峡风月有深情》两部乡土音乐歌曲创作专集。其中创作歌曲《海峡风月有深情》荣获中国音协新中国成立50周年优秀作品奖(最高奖);闽南语歌曲《唱块咱厝的歌送给你》《正月点灯红》获年首届“施琅杯”中华闽南语歌曲电视大赛十大金曲奖。原泉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泉州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记者吴拏云

王鼎南早年工作照(林达鑫翻拍)

(王鼎南先生的)音乐创作继承了我国民族音乐中以旋律作为音乐思维的基本方式这一优良传统,也就是善于在“线”性旋律方面上下工夫。在我国民族音乐中,旋律为乐曲之魂,是音乐之本,王鼎南先生在其音乐创作中善于根据音乐形象塑造的需要,根据不同的题材、体裁、形式、风格,采撷、融合不同特征的旋律于自己的音乐创作中。

——《海峡风月有深情·序》王耀华(福建省音乐家协会主席、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1.先生您祖籍是哪里的?据说您小时候就迷上了音乐,是这样吗?

王鼎南:我祖籍在南安洪濑四都前窑村(今称前瑶村)。我是年农历七月二十三出生于印尼泗水的,父亲早年便在印尼经商。我大约在三四岁时随母亲回国,定居泉州,先是租住在市区通政巷的元祥苏大厝(苏廷玉故居),后买房在镇抚巷。住在元祥苏大厝时,我家邻居住的是泉州嘉礼戏(提线木偶)师傅谢有土及其儿子谢祯祥。因为两家紧邻,关系十分亲密,我小时候常捧着碗去谢家蹭饭吃。谢有土师傅在家时会排练嘉礼戏,所以他家锣鼓声不绝,偶尔还会传出悠扬婉转的嘉礼戏唱腔。我当时就对这些音乐充满好奇。后来,我家搬到镇抚巷时,因为离中山路极近,每晚都能听到嘉礼戏和布袋戏表演时传来的音乐声,特别是压脚鼓低沉而富有韵律的响声让人心神荡漾。几乎夜夜枕着这些乐声入梦,所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形中,也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了音乐的种子。

2.在成人之前,您有没有授业之师?如果有,请介绍师承情况。

王鼎南:到了就学年龄时,我是在通政小学读书。不久,抗战爆发。我家早年经济来源主要是靠侨汇,抗战之后海外邮路被封锁,侨汇中断,生活陷入困窘之境。母亲不得已,只好带着我回到祖居地南安洪濑四都的前窑村。我也转学到了洪濑四都小学。当时小学校长很重视文艺,请了不少泉州名师去学校里任教,譬如吕文俊、王爱群、詹晓聪等。我记得那时吕文俊老师是担任教务主任兼戏剧导演,王爱群则是音乐老师。由于喜爱音乐,我对音乐课向来情有独钟,上课都很专注。

小学毕业后,我回到泉州城就读于泉中中学,高中则就读于培元中学。巧的是,我小学时的音乐老师王爱群先生这时也到泉州培元中学任教,我又成了他的学生。由于我个头较小,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上课时与王爱群老师基本算是“面对面”了。当时中学音乐老师没有教什么乐理,只教唱歌。王爱群老师教我们音乐时,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首《花非花》。这首歌取词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杂言古诗《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由黄自先生作曲,采用的是五声宫调式。作曲家采用传统的“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将这首古诗以歌曲的形式重现,声声悦耳,非常好听。后来有一次,王爱群老师在泉州闽南语歌剧《赤叶河》中扮演一位老贫农,他全程以男中音演唱,其抒情、浑厚的泉州歌谣风格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虽然王爱群老师没有对我进行过单独指导,但是他对我少年时代的音乐梦影响巨大。那种声音,那种对音乐的执着,还有他洒脱的个性,都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加深了我对音乐天地的向往。

所以我在初中、高中时,并没有学什么正统的音乐或者高深的乐理,但在那时我对音乐更加感兴趣了,也爱上了唱歌。当时条件十分有限,我们在学校没法学到钢琴、小提琴之类的乐器,我就自制了一把乐器——二胡。为了学会口琴的分解和弦的吹奏法,把嘴都磨破、吹烂了。还有一段时间,我对唱歌痴迷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晚上自修课上完时,就在家旁边空地对月引吭高歌。

3.年您考入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自己在这一时期的音乐成长之路?

王鼎南:我年高中毕业,后来先到石狮梅林小学去当了几年教师。年在音乐梦的驱使下,我考入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当时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的系主任是留法归来的陈洪教授,他早年是上海音专的教务长,很有名气,后来南京师范学院成立音乐系后就把他请来任系主任了。声乐老师则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黄友葵教授,我有幸成为黄友葵声乐班的学员。黄友葵老师教声乐有一特点,她不教其他的,就是教你怎么“呼吸”,也就是在演唱时怎么调整呼吸。因为这“呼吸”是唱歌的灵魂,你如果气息不好,是永远唱不好歌曲的。后来我在做声乐教学或者培养合唱团时,都非常重视对年轻人“呼吸”的调整。

没进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之前,和进了学院以后的变化是很明显的。我刚开始对于自己的演唱是很有自信的,认为自己唱得还不错。一些江浙的同学也都抱着和我一样的想法,没进琴房时就亮起歌喉,炫耀自己。但在上完专业的声乐课后,大家都不敢唱了,因为唱的方法不对头,所以都胆怯了。大概要训练了一年左右才敢再完整歌唱。在学院声乐班时,我发现来自福建的学员只有我一人,其他都是江浙一带,以及南京和上海的。而且上海的学员音乐素养明显高出其他地方的一大截,他们玩起键盘来很溜,当我们的老师也绰绰有余。为了追赶他们,我就十分刻苦地学习。我主修的是声乐,但在南京时有一回扁桃体发炎得很厉害,必须手术。结果手术后我的声带受损。于是我便留意学和声对位、学作曲,为以后作曲打下一些基础。

学习音乐,基础非常重要,决不能好高骛远。尤其是声乐更是如此,你如果连气息都不会调整,唱的方法不对,声音就会坏掉,那学啥歌都不行。

王鼎南仍坚持阅读与创作(木票摄)

王鼎南(左一)与著名钢琴家刘诗昆(中)在一起谈创作(林达鑫翻拍)

4.您开始创作始于何时,第一首歌曲是哪支?

王鼎南:我创作是从年开始的。年10月,我被分配到安溪一中教音乐。年初晋江地区要办文艺汇演,安溪文化局组队参加。当时我就写了一首《采茶山歌》,是女生表演唱。这首《采茶山歌》是我汲取安溪的茶歌来编写的;还有一首《老两口唱萍州》为男女对唱,“萍州”指的就是安溪大坪。两首歌曲报送上去后,《采茶山歌》获得了创作及演出奖(最高奖),后来选送至省里参加汇演,也得到了文艺汇演的优秀奖(最高奖)。从此我开始重视起写歌。

年至年间,我又创作了两首比较成熟的歌曲:一首是《县长下乡来》;一首是《工厂来了三个姑娘》。《县长下乡来》这首歌后来还发表在了上海市音协主办的全国发行的歌曲月刊《上海歌声》上。当时众多音乐大家都竞相要把自己的作品登载在该音乐刊物上,所以发表一次是极不容易的。《县长下乡来》是一首“男声领合唱”歌曲,创作它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那时正好在提倡干部下乡,我从《人民文学》上看到一首诗叫《县长下乡来》写得颇为真切,觉得这个题材非常好,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歌。这首歌采用的是歌谣风(即民谣风),发表在《上海歌声》后,就被上海歌剧院相中,拿去演唱,并由上海唱片公司灌录成唱片在全国发行。后来,该歌还被选作上海献礼国庆十周年的十首推荐金曲之一。

《工厂来了三个姑娘》这首歌反映的是当时国家工业在发展的状态,这是一首男女声表演唱,表演上形式较新,采用的是通俗手法。这首歌也在《上海歌声》上发表。之后马上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拿去录制成男女声小合唱(由中央广播合唱团演唱),作为“每周一歌”播放,在音乐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5.听说您长期以来钟情乡土音乐的南音、民歌的学习,并运用于自己的音乐创作当中,是这样吗?

王鼎南:闽南风情之类歌曲更多是汲取泉州南音、戏曲、民歌的元素来创作的。我从来不主张生搬硬套某些旋律,而主要是学习和运用其旋法和风格,如作品《乡愁》的合唱总体是具有南音风格的,但我没有搬用其典型的曲韵,包括其长韵、中韵或短韵,而是根据曲情需要给予变化。如《乡愁》中有段以“La”为主音的长韵,因接下去需转调由“La”进入“So”音,因此通过曲中变化音而由F调转入G调;又如《洛阳桥》独唱中有一段汲取南音《走马》的典型节奏,以烘托歌词中“脚步声”的跫音;《海峡风月有深情》是闽台歌谣风,更多是运用闽台民歌的五声音阶的音调和风格;由李灿煌先生填词的合唱曲《南音情》则更多根据曲情需要,运用南音的中韵与长韵的一些旋法,使乐曲风格更具“南音”的特征与情趣;而《闽南三月雨》是汲取闽南民族音韵写成的,闽南风十足。

在一些闽南语歌曲创作中,我一方面研究台湾地区一些成功的闽南语歌,一方面更着重在“推陈出新”上,让闽南语歌曲更口语化、歌谣化,在歌唱性和可听性上多做文章。同时也尽力传承闽南民歌、民间音乐的精华。有时,要写乡土歌曲,但苦于缺少现成的精炼的词,不得已只能在生活中寻觅。为写《海丝路上走来蟳埔女》一曲,我去向蟳埔女黄丽咏求教蟳埔女的打扮与装饰,她说:“蟳埔女头顶簪花围,被人们称为‘头顶花园’,但是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挂饰。小女孩耳朵上是那耳当仔配,新娘子耳朵上是那丁香仔配,老阿婆耳朵上是那倒吊挂的耳当仔配……”我如获至宝,直接把这些写进歌词中去。

6.您后来创作的歌曲还取得过什么样的成绩,拿过哪些奖项?

王鼎南:我与福建省文联诗人陈侣白合作创作的《海峡风月有深情》,这首歌写的也是闽南题材。这首歌荣获省五一工程奖,后又获中国音协新中国成立50周年优秀作品奖(最高奖);我独立创作的《侨乡女》获中国音协新中国成立50周年作品入选奖。

年,我与小女儿王萍萍合作创作的闽南语歌曲《正月点灯红》,获年首届“施琅杯”中华闽南语歌曲电视大赛十大金曲奖;同时,我作词、作曲的《唱块咱厝的歌送给你》亦获首届“施琅杯”中华闽南语歌曲电视大赛十大金曲奖。当时这个赛事的评委囊括众多国内顶尖的作曲家,如王世光、赵季平、徐沛东、李海鹰等。《正月点灯红》不仅流传于泉、厦、漳地区,还传至国内的台湾及海外的东南亚等地,影响广泛。

但是我觉得我们音乐人写歌,一定不要抱着想要获奖的心态去写。因为一首好歌需要的是人生感触,需要的是真实体验,要能真正唱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光拿奖而不能打动民众的歌曲,只能是徒有虚名,迟早会被历史所淘汰。

创作的歌曲《唱块咱厝的歌送给你》《正月点灯红》获年首届“施琅杯”中华闽南语歌曲电视大赛十大金曲奖,此为奖杯。(林达鑫翻拍)

王鼎南的作品与手稿(木票摄)

7.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李焕之曾为您首本乡土歌曲专集题词,当时是什么情况?

王鼎南:我在安溪工作时间比较长。年,安溪县委、县政府举办全国范围的名茶“铁观音”歌曲大奖赛,县委宣传部要求我负责策划和协调工作。这样的全国性歌曲大奖赛是年10月后的首次,音乐界的许多名家纷纷投稿。从当年4月至8月,一共收到全国30个省市的歌词稿件首,歌曲首。这次大奖赛先由省音协的词曲作家进行初评,再将入围作品送至北京请中国音协组织著名词曲作家进行终评,可以说评奖过程十分严谨。担任评委会主任的李焕之先生既是当时的中国音协主席,又是咱厝人(祖籍晋江池店)。而评委则包括李群、龚耀年、陈奎及等名家。我由于是大奖赛负责人之一,为避嫌,没有投稿参评。评委会在北京连续工作四五天,最终评选出了一组作品,后来编写成一本专集《飘香的歌》。当时我也到了北京,还去李焕之在北京的住处拜访他。李焕之先生平易近人,又是咱家乡人,所以我们见面时感觉格外亲切。

后来我计划出自己的第一本乡土歌曲专集《香满天下都是情》时,就拿初稿去给李焕之先生阅示,并请他题词鼓励。李焕之先生不仅给我题写了“用汗水培育芳草,为乡土奉献赞歌”的勉词,还另题了一幅颜真卿名句“寒花护月色,坠叶占风音。兹夕无尘虑,高云共片心”相赠。李焕之先生为人儒雅大度,真是音乐人的榜样。

8.您是中国音协会员,又曾在泉州市音协任职近20年,也担任过市音协主席。这期间发生过哪些难忘的事,另外您为推动泉州音协的发展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王鼎南:大概是上世纪70年代初,我去福州出差,并到位于仓山区的福建师范学院音乐系宿舍,拜访该系副主任王耀华教授。王教授见我钟爱音乐,在创作方面又略有成就,便介绍我参加中国音协。令人感动的是,当时中国音协的申请表在省音协办事处,王教授为了让我尽快加入中国音协队伍,特地踩着自行车载我到位于西洪路凤凰池附近的省音协办事处去拿申请表。那条路很长,大约骑了将近两个小时,到达时王教授已经大汗淋漓……这件事至今难忘。

我参与泉州市音协工作是个巧合。市音协成立于年,首届主席是施定其老师,他还是当时的泉州市文联副主席。那年我还在安溪文化馆工作,施定其主席认为我长期在文化一线工作,对群众文艺很有热情,就积极地拉我进入市音协。后来市音协换届,我就被推选为第二届音协主席,接着又连任了一届。市音协的两大方针是“出人才”和“出作品”,所以我担任音协主席后主要抓两项工作:一是组建泉州合唱团;二是编印内部刊物《闽台歌谣》。

泉州合唱团年创建,我任团长,副团长有邓诗绵、柳元英、陈春莹,林志红担当常任指挥。为提高演出水平,先是邀请来陕西师范大学音乐系陈其明教授担任客座指挥,后又聘请著名指挥家秋里来泉开讲座及排练,接着还邀来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陈明恩教授为团员进行培训。泉州合唱团的建立,使我们能把历届音乐专业毕业的人才组织起来,这其中包括很多高校和中小学的音乐老师。我认为,创建泉州合唱团对于扩大市音协影响、活跃泉州艺术、培养泉州年轻音乐人才是很有帮助的。在这里,我也要深深感谢曾经支持帮助过协会的领导与单位,以及合唱团的团员同志们。因为有了他们,才有泉州合唱团的那段辉煌。

《闽台歌谣》年创办,最初是以报纸的形式,年后改为杂志,最初是季刊,后改为半年刊。不管是闽南,还是台湾,很多古老歌谣都已佚失。所以我们想通过《闽台歌谣》来搜集、整理、保存闽、台两地的优秀传统歌谣,同时也刊登一些闽台两地拔尖的作曲家、词家的稿件,推动闽台音乐的发展。

年与李焕之(左一)、词家陈奎及(右一)于北京李焕之家中合影。(林达鑫翻拍)

年3月参加新春交响音乐会,与郑小瑛、吕思清等音乐家联袂献演。(林达鑫翻拍)

李焕之为王鼎南题词(木票摄)

9.60多年来您在音乐上奋楫笃行,尤其致力于闽南语歌曲创作,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王鼎南:闽台一家亲,两岸民众习俗相近,血脉相连,更深层次还体现在语言(闽南语)的相通上。闽南语歌曲大规模流行于宝岛台湾,其因是众多台湾人原为闽南籍,他们在思念故土时就会哼起闽南调,是以闽南民歌小调在台流衍。后来,现代音乐人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如《牵阮的手》《一定会成功》《爱拼才会赢》《车站》等,它们用词很美,特别具有乡土气息,也特别能反映两岸人民的心声。我很欣赏这种具有乡土情怀的歌曲,它们具有“根”的力量,是有生命力的存在,所以我一直很重视闽南语歌曲的创作。

我的闽南语歌曲处女作叫《闽南人的脚步》,歌词灵感来源于晋江一位诗人写的同题词,读后我不由想起闽南有句俗语叫“行路要有好步数”,是以在填词时我一开头就写道:“闽南人的脚步,步步是好步数……”并以流行歌曲的手法完成。这首歌由陈鹭鹭首唱后,受到大家欢迎。一次泉厦漳联办赛事,主会场即以此歌为开场曲。接下来我不断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6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